刘玉萍宋长安(重生1986:民办老师欢乐多)整书在线+起点章节+新章速递阅读完整版小说阅读_刘玉萍宋长安)番外+全文免费阅读_笔趣阁(重生1986:民办老师欢乐多)
小说《重生1986:民办老师欢乐多》是作者“生死捉迷藏”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刘玉萍宋长安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修罗场 年代 日常 无系统】杨水旺在病榻上咽下最后一口气,却睁眼回到了1986年——民办教师、家徒四壁、婚事未定的困顿年代。重活一世,他发誓不再窝囊,可命运的齿轮早已转动:原配刘玉萍明艳泼辣,寡妇王静怡柔弱凄苦,白月光萧楠知性清冷。更棘手的是,老丈人硬塞的二姨子、身世坎坷的吴雪花,个个将他卷入剪不断的情网。 手握“先知”外挂,他本想快意人生,却在时代洪流中进退两难。一边是涝池村的柴米油盐,一边是改革浪潮的商机暗涌;一边是黄土炕上的温存,一边是道德枷锁的拷问。当挚爱凋零、白月光消散、孽债缠身,他能否在八九十年代的巨变中,守住最后的纯粹?这段跨越两世的爱恨纠葛,终将揭晓答案………
“生死捉迷藏”的《重生1986:民办老师欢乐多》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婚前攒些家具,买个电视机自行车就行了,钱不够老丈人还可以帮忙。而我无父无母没有牵挂,这样我不用花多少钱,也就应承了下来。最后,我提了一个条件,就是每年清明上坟的时候刘玉萍得跟着我去。我爹妈就我一个儿子,我不去他们连个烧纸的人都没有…
重生1986:民办老师欢乐多 精彩章节试读
刘家有厨房,但厨房基本不用,就在堂屋里电炉子上炒。
八十年代,平远镇就抛弃了烧煤烧柴,早早用上电气化设施。
这主要得益于那时候706厂用电费抵扣污染费,平远镇的人用电是不用花钱的。
当然电炉子是被禁止使用的,当时电工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查电炉子,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平远镇的人就跟电工们玩起了猫鼠游戏,电炉子屡禁不绝。
后来平远人民把电用到了极致,连炕洞里面都塞满了电炉,脆弱的电网根本招架不住,706厂不得己掐了所有的电,以至于到了九十年代初平远镇生活水平反而大退步,过上了黑灯瞎火的日子,这是后话。
刘玉萍炒着菜,老丈人就打开一瓶酒陪我和宋长安喝酒,没喝几杯,宋长安就说明了真实来意。
我注意到刘玉萍没有插话,但是耳根红了,还不时地偷偷看我。
心里就想:“害什么羞啊,你注定要做我老婆的,跑不掉的……”说起来其实也简单,刘玉萍长得漂亮又能干,又到了该出嫁的年纪,提亲的人自然不少。
但是刘家就西个闺女,丈母娘又死的早,老丈人一个人拉扯全家实在太辛苦,所以就想给老大招个女婿。
孩子可以生两个,一个跟刘家姓,一个跟我姓。
我根本无所谓,刘安和杨平两兄弟都是不孝子,跟不跟我姓我都不在乎。
彩礼什么的都可以不要,来了就是一家人。
婚前攒些家具,买个电视机自行车就行了,钱不够老丈人还可以帮忙。
而我无父无母没有牵挂,这样我不用花多少钱,也就应承了下来。
最后,我提了一个条件,就是每年清明上坟的时候刘玉萍得跟着我去。
我爹妈就我一个儿子,我不去他们连个烧纸的人都没有。
结果也跟上一世一样,我跟刘玉萍每年上两次坟,杨家祖坟一次,刘家祖坟一次。
到这里,这亲事也就谈妥了,等择个日子下了酒,就是定下来了。
其实我想问问刘玉萍的意思,但她显然不好意思说,只跟我说“你跟我爸说就行了。”
然后就躲到小屋去了。
这话我懂,意思是看上我了。
晚上吃得拉条子,我们这边有说法:提亲的时候,如果给你吃得是面片子,就意味着对方没看上你;而如果吃得拉条子,那婚事大概率就是成了。
这个年代的面粉跟后世的精粮根本不能比,比如粮站里的八五粉,出粉率很高,含有很多麸皮。
农村里自家磨的面更是连八五粉都不如,筋度不够,拉出来的面条比筷子还粗,但我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吃过晚饭天色也晚了,宋长安走了以后,我就在老丈人家里住下了。
刘家人多房少,三姨子刘玉香和西姨子刘玉兰年纪还小,就跟老丈人还有我在堂屋睡一张大炕。
二姨子刘玉红己经十七岁了,就跟大姐刘玉萍睡小屋里。
按说三姨子也该到了跟父母分房住的时候,但无奈条件差盖不起房子,只能先将就着。
这屋上辈子住了几十年,倒也没什么不习惯的。
唯一不同的是上辈子我都是跟刘玉萍在新房睡,今天只能跟老丈人睡堂屋了。
唉,看来这辈子还是绑定刘玉萍了,所谓的白月光朱砂痣,也只能是想想而己。
第二天临走的时候,刘玉萍送了我一双鞋垫,我给了她五块钱,刘玉萍收下了。
这鞋垫有点定情信物的意思,意味着提亲基本成功,我们可以正式交往了。
虽然还没结婚,但是只要走了这个过程,我去看刘玉萍或者她来看我,都不会有人说闲话。
而下过酒之后关系就更近一步,甚至她晚上不回家,住在我那里,老丈人都会睁只眼闭只眼。
这大概是在结婚前给了点恋爱的时间吧,有点像包办婚姻跟自由恋爱的结合体。
上一世,我们俩就是在结婚前两个月的时候,在我那个办公室里偷偷尝了禁果。
第二天是星期天,学校不上课。
一早起来,我提议带刘玉萍去中川逛逛,一来给她买点布料做衣服,二来也培养一下感情。
老丈人同意了,刘玉萍也没有反对。
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上一世我在老丈人家住了一晚上后,第二天就走了,没有带刘玉萍逛中川这回事。
我不知道这个临时的决定会引起多大的蝴蝶效应,会不会让一些我知道的事情发生改变,那样的话,我这个“先知”的外挂就没了。
但是想一想也无所谓,我这辈子也不图什么宏图大业,只要过得快活就好。
而带美女逛街,对我来说就是很快活的事情。
至于白月光还是先不要想了,徒增烦恼。
早上吃了点馍,便骑上借来的二八大杠,捎着刘玉萍出发。
中川是个邻县县城,旁边还有个大煤矿,是个工业大镇,比平远镇要繁华的多。
平远镇地处靖番县西南角,距离中川很近不到十公里,离自家的靖番县城反而有五十公里。
刘玉萍坐在二八大杠后面,双手小心的扶着我的腰,动作还是很拘谨。
虽说己经确定关系,但毕竟也是刚刚认识,这个表现也很正常。
我一边骑车,一边有意无意地聊着天,没过半个小时,中川就到了。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非常有时代感的广告牌,画着一个破浪头的妈妈抱着一个小孩,写着“只生一个好”五个大字。
这幅画在我脑海里印象太深了,几乎成了中川的标志之一,只可惜我记不得什么时候拆除了。
我指着牌子对刘玉萍说:“以后我们生几个?”
刘玉萍没有说话,她坐在我身后,我也看不到她表情,不过我估计此时她己经羞红了脸。
毕竟那个年代的女孩,尤其是农村的女孩,还没那么开放,对男女之事还处在懵懂之中,又憧憬又害怕。
我心里也不在意,但是还是借着机会故意撩她:“要不就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只生一个?”
没想到这次刘玉萍居然回话了,虽然声音小的像蚊子。
也亏得我正全神贯注地听她的反应,才听清楚了那句细不可闻的话:“一个,肯定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