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刮羹侯,刮他个富可敌国:结局+番外(刘信项羽)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大汉刮羹侯,刮他个富可敌国刘信项羽:结局+番外)大汉刮羹侯,刮他个富可敌国刘信项羽:结局+番外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刘信项羽)
很多朋友很喜欢《大汉刮羹侯,刮他个富可敌国》这部穿越重生风格作品,它其实是“索子甲光”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大汉刮羹侯,刮他个富可敌国》内容概括:刘信一觉醒来,穿越到了秦末,成了高祖刘邦的侄子,这时楚汉争霸已经接近尾声,刘老三没几年就要称帝了。正当他觉得这把稳了时,才惊觉原来自己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刮羹侯,刘老三不待见他呀。顶着高祖认证的薄情寡义的刮羹侯,这怎么能行。惶惶恐恐中,刘信开始了自己的正名之路。谁说刮羹侯是薄情寡义的代名词,明明是代表着富可敌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索子甲光”创作的《大汉刮羹侯,刮他个富可敌国》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比起其他人,此人又显得格外瘦弱,外加上面容姣好,刘信觉得,除去甲衣,活脱脱一个俊俏书生。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军神韩信!可惜,这么个能人一点点把刘老三的心伤透了。韩信在自己手握三十万刘邦家底时,却对刘邦被围见死不救,虽然是为了大局考虑,但是刘邦都要没了,你是准备为谁考虑?非但如此,还在老刘家地位稳固后才…
大汉刮羹侯,刮他个富可敌国 在线试读
当晚,刘邦为老刘家一行人办了一个风光的接风宴,还喊来了在成皋的心腹。
这些人大都是丰沛起兵的老人,和老刘家有不少渊源。
吃食丰富又单调,牛羊马肉堆了满桌,不过翻来覆去,要么烤,要么煮。
刘信这具身体本就羸弱,加上一路颠簸没啥食欲,更何况前世好歹也是出了名的老饕,尝遍了大江南北,所以看着眼前的一坨坨肉块,一点都提不起兴趣。
于是坐在角落一边把弄着手中的酒器,一边偷偷打量着宴会上的众人。
除了吕雉不知为何没来,萧何,张良,樊哙,吕泽等等都来了。
这一个个,可都是前世历史书上的人,现如今活蹦乱跳的出现在自己眼前,让刘信一时有些晕晕乎乎的不真实感。
不久后,刘信的目光便被刘邦右首的一个着甲书生吸引,仔细的暗中打量一阵。
此人和场上众人可以说格格不入,犹如鹤立鸡群般显眼。
作为今天唯一一个身着军甲的人,银甲黑带红披风,正襟端坐,威风八面。
比起其他人,此人又显得格外瘦弱,外加上面容姣好,刘信觉得,除去甲衣,活脱脱一个俊俏书生。
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军神韩信!
可惜,这么个能人一点点把刘老三的心伤透了。
韩信在自己手握三十万刘邦家底时,却对刘邦被围见死不救,虽然是为了大局考虑,但是刘邦都要没了,你是准备为谁考虑?
非但如此,还在老刘家地位稳固后才想起来造反。
结果被几个妇人裹在被单里,用竹杖乱棍打死。
韩信仿佛有感觉,西目相对,刘信赶忙又低头看向了手中的酒器。
不多时,场上便热闹起来,一众汉子灌了些酒水,便奔放不羁放纵起来。
先是樊哙带头,脱衣赤膊上阵,开始搏舞,到最后刘邦也亲自下场。
赤膊对赤膊,刀斧对刀斧,好不热闹。
一群黑不溜秋的大汉光着臂膀嘿嘿丫丫的跳个不停,场下一众人却看的津津有味,手里还不断的打着节拍喝着彩。
刘信不由得以手扶额,抹过脸去。
他实在是欣赏不来。
韩信端坐在几案前,皱着眉头环顾一周,当看到正掩面低头的刘信明显一愣,面露沉思之色。
众人戏耍一阵,便回到案前痛饮一阵,场面一时变得有些安静起来。
刘邦环顾一周,笑容渐渐收敛,轻轻叹了口气。
“汉王因何叹气?”
左首的张良面带微笑,适时开口询问。
刘邦挥了挥手,一众侍从便带着老人孩童等一一退去,只不过刘信正要起身时,却被韩信出声阻止。
“这位公子年岁也不小了,何不参详一番?”
刘邦闻言一怔,再次挥挥手,刘信旁边的侍从缓缓退去,刘信只得再次坐下。
于是众人便开始讲起了当下的局势,不多时,场上便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刘信听了半天,总算搞清楚了。
原来经过两年的努力,刘邦终于凭借着萧何的运筹帷幄和张良的出谋划策顶住了项羽的攻势。
而且还通过分封许诺,笼络了不少其他反楚势力,比如原本属于田齐的彭越,被项羽打的无家可归的九江王英布。
虽然大家都是项羽手下败将,但是当这些残兵败将联合起来,形势居然发生了逆转。
总之,楚军西面出击,联军却越打越多,渐渐的,楚军便有些吃力了。
几年来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联军这边居然占据了微弱的优势,当然这是建立在数十万对数万的前提下。
不过刘邦这边经过连续两年的挫败,局势有些不乐观,人疲马废,缺粮少衣,就连民夫都有些跟不上了。
刘信也能理解,主战场是汉地,楚军在这里大杀西方,无疑破坏了当地生产,活着的人想继续活下去,唯有一条路,那就是当个大头兵。
所以连续两年的失利,汉军非但没减员,还越打越多,只是民夫却是征不到了。
楚军那边,更难受,减员得不到补充就算了,还要饱受思乡之苦,总之,比汉军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双方经过拉扯才达成了楚汉盟约,以鸿沟为界,修生养息。
老刘家一大家子便是在这个环境下被项羽放了出来。
盟约达成了,汉军内部却出现了分歧。
以樊哙一众武将为首,高呼毁约攻楚,理由是楚军连年征战,早己经是人疲马废,思乡心切,好不容易通过分封许诺拉起来了几十万联军,眼看着将楚军逼入绝境,一退联军可就散了,届时只会被项羽一一清算,所以应该憋着一口气,扫清项楚。
以萧何一众文人为首,却主张休养生息,理由很简单,几十万大军,人要吃饭穿衣,马要精料细草,连年征伐,战场几乎都是汉地,而且汉军这边又是连年失利,后勤己经快无力支撑了。
两派因此吵了半个多月,一首没能达成统一的意见。
刘邦扫过堂上众人,只觉一个头两个大,微微摇头。
这半个月来,唯有张良和韩信没有就此事表态,而这两人一文一武,无论退还是进,他俩的态度可以说比自己这个汉王的态度还重要。
想了想,刘邦沉声开口。
“齐王,本王好像从未听你讨论过此事,不知你有何高见?”
韩信闻言一阵乒乓声,起身行了一礼。
“信不论天下大势,只要汉王一声令下,任凭驱策。
届时点将排兵,才是信的事。”
刘邦闻言皱眉摆摆手,示意韩信坐下,转头看向张良。
“子房呢?”
张良抚摸着胡须呵呵一笑。
“呵呵,良如韩将军一般,但凡汉王有驱策,肝脑涂地。”
刘邦闻言不由得眨巴眨巴嘴。
“啧啧,你们两个,打还是不打,各凭几见,你们这说了等于没说。”
张良闻言却是面色古怪,接过话道。
“其实汉王心中早就有了决策,不是吗?”
说完和刘邦对视一笑。
刘邦一拍桌子,起身环顾一周,身上的匪气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王霸之气侧漏。
“当年彭城之败,着实让本王颜面扫地,56万大军呀,本王丢妻弃子,何其狼狈。
就是这两年来,也是败多胜少。”
刘邦声调陡然提高几分。
“不过,那又怎样?
我汉军越败越勇,越败军士越多!
两年前我刘邦能拉起五十万联军,两年后的今日,只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