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日记本李默赵小峰热门完本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外卖小哥日记本(李默赵小峰)
最具实力派作家“黑道大帝”又一新作《外卖小哥日记本》,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李默赵小峰,小说简介: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小说《外卖小哥日记本》,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李默赵小峰,文章原创作者为“黑道大帝”,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这就是上海,奢华与平凡仅一窗之隔。手机提示音响起,又派来了两个顺路单。李默瞥了一眼,其中一单的送达地点让他微微一怔——浦西大学城,他的母校。绿灯亮起,他拧动电门,汇入车流…
阅读最新章节
午后的阳光炙烤着柏油路面,蒸腾起阵阵热浪。
李默穿梭在车流中,额上的汗水不断滴落,在头盔内沿积成一小滩水渍。
他刚刚送完一单到陆家嘴的高层办公楼,此刻正赶往外滩附近的一家网红茶餐厅取餐。
红灯亮起,他停在一排豪车中间。
左侧的保时捷驾驶座上,一个戴着墨镜的年轻男子正跟着音乐节奏轻轻点头,完全没注意到旁边这个浑身汗湿的外卖小哥。
李默抹了把脸,感觉到汗水己经浸透了他的后背。
这就是上海,奢华与平凡仅一窗之隔。
手机提示音响起,又派来了两个顺路单。
李默瞥了一眼,其中一单的送达地点让他微微一怔——浦西大学城,他的母校。
绿灯亮起,他拧动电门,汇入车流。
不知为何,心跳突然加快了。
取餐过程还算顺利,虽然茶餐厅里挤满了排队等候的食客。
李默挤到取餐台前,报上取餐号。
忙碌的服务员头也不抬地指了指旁边的等候区:“578号还没好,等着吧!”
墙上时钟指向下午两点十七分。
李默焦急地看着时间,这两单都有超时风险。
尤其是送往母校的那一单,显示必须在三点前送达。
五分钟后,餐品终于准备好了。
服务员将两个包装精美的纸袋递过来,语气匆忙:“578和579号,快点啊,己经有点晚了。”
李默一把接过纸袋,小跑着冲出餐厅。
他将餐品仔细安置在保温箱中,跨上电瓶车,打开导航。
最优路线显示需要经过延安东路隧道,但电动车禁止通行。
他只好选择绕远路,从南浦大桥过江。
这意味着至少要多花二十分钟。
“该死!”
他低声咒骂,却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上海的交通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刚上路不久,他就在一个十字路口被堵住了。
前方似乎发生了小车祸,两辆车擦碰,车主站在路中央争执不休,后面的车辆排成长龙,鸣笛声此起彼伏。
李默看了一眼时间,焦虑感越来越强。
他尝试从车缝中穿行,但空间太窄,根本无法通过。
最终,他决定绕道而行,虽然那会花费更多时间。
穿梭在 smaller 的街道上,他凭借这几个月来对上海的熟悉,找到了一条相对畅通的小路。
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路面形成斑驳的光影。
这里比主干道安静许多,行人也少,偶尔有几个老人坐在路边长椅上闲聊。
终于到达南浦大桥引桥时,己经下午两点五十分了。
李默知道第一单注定要超时,只能希望第二单能准时送达。
上桥的坡道很陡,电瓶车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江风迎面吹来,稍微驱散了些许炎热。
从桥上俯瞰,黄浦江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江面上游轮缓缓行驶,留下长长的波纹。
两岸的高楼大厦构成壮观的天际线,展示着这座国际都市的繁华与现代。
若是往常,李默会稍稍放缓速度,欣赏这美景。
但今天他无暇顾及,只想尽快过桥。
下桥后,他加速驶向大学城方向。
第一单的超时通知己经到来,系统自动扣除了部分配送费。
李默苦笑一下,继续赶往第二个地点。
母校的大门渐渐映入眼帘,那些熟悉的建筑让他心头涌起复杂的情感。
不过半年时间,却仿佛己经过去了很久。
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走在林荫道上,说说笑笑,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曾几何时,他也是其中一员,对未来充满憧憬。
送达地点是计算机学院的实验楼。
李默停好车,取出餐品,小跑着进入大楼。
空调冷风扑面而来,瞬间凉爽了许多。
走廊里静悄悄的,暑假期间,只有少数实验室还在使用。
“东区307室。”
他看了一眼订单详情,走向电梯。
站在307室门前,他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衣服,轻轻敲门。
“请进!”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李默推开门,瞬间愣住了。
实验室里,他的大学导师周教授正和几个学生讨论着什么。
而站在门口接餐的,居然是——“杨雨薇?”
李默脱口而出。
女孩转过头,同样露出惊讶的表情:“李默?
怎么是你…”眼前的杨雨薇比大学时期更加成熟知性,长发束成马尾,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却依然掩不住她的出众气质。
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化为困惑。
“你…在送外卖?”
她不确定地问。
李默感到一阵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勉强笑了笑:“暂时性的。
你的外卖,请签收。”
周教授闻声走来,认出了李默:“咦?
这不是李默吗?
毕业后就没你消息了,原来在做配送行业啊?”
实验室里的几个学生也好奇地看过来。
李默认得其中两个是他低年级的学弟,此刻他们眼中的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让他如坐针毡。
“周教授好。”
李默硬着头皮打招呼,“我只是临时做这个,正在找合适的工作。”
杨雨薇接过外卖,轻声问:“你不是去了星云科技面试吗?
我以为你肯定能进呢。”
李默惊讶地看着她:“你怎么知道我去面试了?”
“林浩告诉我的。”
杨雨薇解释道,“他说你在一家配送相关的公司工作,没想到是真的…送外卖。”
她的语气中没有轻视,但李默还是感到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他强装镇定:“面试没通过。
所以暂时还得做这个。”
周教授拍拍他的肩膀:“找工作不容易,别灰心。
我记得你毕业论文做得很好,那个基于机器学习的配送路径优化算法很有意思啊。”
李默勉强笑了笑。
那篇论文确实获得了优秀评价,但现实是,他如今正在亲身实践最基础的“配送路径优化”——如何抢时间、抄近路,避免超时被罚。
“谢谢教授,我还得去送下一单,先走了。”
李默不想多留,匆匆告别。
杨雨薇却跟了出来:“我送送你。”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走廊里,气氛有些尴尬。
“你不是在北京读研吗?”
李默打破沉默。
“回来度暑假,跟周教授做点项目。”
杨雨薇说,“你呢?
住在哪里?
还好吗?”
“还行,浦东那边,跟人合租。”
李默简短回答,不愿多谈自己的窘境。
走到大楼门口,外面天色突然暗了下来。
远处传来隆隆雷声,一场午后的雷阵雨即将来临。
“要下雨了,”杨雨薇担忧地说,“你没带雨具吗?”
李默摇摇头:“没事,习惯了。”
他停顿了一下,终于问出那个一首萦绕在心的问题:“你…什么时候回北京?”
“下个月中旬。”
杨雨薇看着他的眼睛,“李默,你真的还好吗?
如果需要帮助…不用,我很好。”
李默打断她,语气比预期中要生硬些。
他缓和了一下态度:“真的,我挺好的。
祝你研究生顺利。”
说完,他快步走向自己的电瓶车,仿佛逃离什么一般。
刚发动车子,雨点就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
这场雨来得又急又猛,瞬间将他的衣服淋透。
后视镜里,他看到杨雨薇还站在楼门口,望着他的方向。
李默拧动电门,冲入雨幕之中。
雨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也模糊了那双注视着他的眼睛。
接下来的几单,李默心不在焉。
他不断回想起刚才与杨雨薇相遇的场景,回想起她眼中的惊讶和同情。
这种同情比轻视更让他难受,因为它提醒着他如今的处境有多么不堪。
雨越下越大,街道上的积水己经开始淹没车轮。
在一个路口,为了避开突然冲出的行人,他猛打方向,电瓶车失控滑倒,连人带车摔在水洼中。
一阵剧痛从膝盖传来。
李默挣扎着爬起来,发现裤腿己经被划破,鲜血混合着雨水流淌下来。
电瓶车的前灯碎裂,保温箱中的餐品散落一地,显然不能再送了。
他呆呆地站在雨中,看着这狼藉的一幕,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
路人匆匆走过,偶尔有人投来好奇的目光,但没有人停下脚步。
在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无暇顾及他人的不幸。
李默一瘸一拐地把电瓶车推到路边,检查伤势。
膝盖上的伤口不小,需要处理。
他拿出手机,想要上报事故并请个假,却发现手机屏幕也在摔倒时碎裂了,触屏失灵,无法操作。
“操!”
他忍不住爆粗口,狠狠踢了一脚己经损坏的电瓶车,却只引来更多疼痛。
雨继续下着,仿佛永远不会停止。
他浑身湿透,受伤,被困在路边,与平台失去联系。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就在他不知所措时,一辆出租车在旁边停下。
车窗降下,杨雨薇的脸露了出来。
“李默!
你没事吧?”
她撑开伞,快步下车走来,看到他膝盖上的伤口和散落一地的餐品,顿时明白发生了什么。
“你怎么…”李默惊讶地看着她。
“我担心下雨天你送餐不安全,就想跟着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杨雨薇解释道,语气中带着歉意,“刚才看你状态不太好,果然出事了。”
她看了一眼他的伤势,果断决定:“得先去处理伤口。
帮我把他扶上车。”
后一句是对出租车司机说的。
在司机的帮助下,李默被扶进出租车后座。
杨雨薇对司机说了一个地址,然后拿出纸巾帮李默按压伤口止血。
“其实不用这么麻烦…”李默试图拒绝,但被杨雨薇打断了。
“别逞强了。
伤口需要处理,否则感染了更麻烦。”
出租车在一家药店前停下,杨雨薇快速下车买了消毒药水、纱布和绷带。
然后他们来到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杨雨薇坚持要在这里先处理伤口。
“你先去洗手间把伤口清洗一下,然后我帮你包扎。”
她将买来的药品递给李默。
十分钟后,李默回到座位,膝盖己经清洗干净。
杨雨薇小心翼翼地为他消毒、上药、包扎,动作熟练而轻柔。
“你还会这个?”
李默有些惊讶。
“实验室待久了,难免有些小伤小碰,自学了点基础处理。”
杨雨薇微微一笑,“好了,暂时这样,但最好还是去医院看看,可能需要缝针。”
李默看着被包扎好的膝盖,低声道:“谢谢。
今天真的…很感谢你。”
“举手之劳。”
杨雨薇招手叫来服务员,点了两杯热咖啡,“你先暖和一下,等雨小点再走。”
窗外,雨势似乎小了一些,但依然淅淅沥沥地下着。
咖啡馆里放着轻柔的音乐,与外面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杨雨薇轻声问:“现在可以告诉我,到底发生什么了吗?
毕业后的李默可不是会轻易放弃的人。”
李默望着杯中升腾的热气,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他讲述了自己这半年来的求职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拒绝,经济上的压力,不得不选择送外卖维持生计,以及昨天星云科技的面试失败。
“我以为至少能进二面的,”他苦涩地说,“但他们问的那些新技术,我大部分都没接触过。
这半年为了跑单,根本没时间学习。
就像是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忙越穷,越穷越忙,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
杨雨薇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
“有时候我在想,也许我应该回老家去。”
李默继续说,声音低沉,“至少那里生活成本低,压力不会这么大。
但又不甘心,读了这么多年书,最后还是得回去…而且,老家根本没有互联网相关的工作机会。”
他说出了那句压在心底很久的话:“有家的地方没工作,有工作的地方却没有家。”
杨雨薇凝视着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
她轻轻搅拌着咖啡,似乎在思考如何回应。
“李默,还记得大学时你说过的话吗?”
她终于开口,“你说你要在上海闯出一片天地,要开发出改变人们生活的应用。”
李默苦笑:“年少轻狂罢了。
现实比想象中残酷得多。”
“我不认为那是轻狂。”
杨雨薇语气坚定,“我记得你的论文,那个算法真的很出色。
周教授今天还提起,说那篇论文的水准甚至超过了许多研究生的工作。”
她向前倾身,目光灼灼:“你为什么不再尝试一次呢?
不是漫无目的地投简历,而是有针对性地准备。
我可以帮你,北京那边有些资源,至少可以给你一些指导。”
李默惊讶地看着她:“你为什么…要帮我?”
杨雨薇微微一愣,随即笑道:“老同学互相帮助,需要理由吗?”
窗外,雨不知何时己经停了。
阳光穿透云层,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咖啡馆的玻璃窗上,雨滴如同珍珠般滑落,每一颗都折射着七彩的光芒。
李默看着眼前的杨雨薇,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是他在迷茫中的一线希望。
不是因为她能提供什么资源,而是因为她让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模样——那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青年,而非如今这个只为生存奔波的外卖小哥。
“我得回去了,”李默站起身,“电瓶车还得处理,还有平台的订单…我陪你一起去。”
杨雨薇也站起来,“至少帮你把车送到修车点。”
李默想要拒绝,但看到杨雨薇坚定的眼神,他知道反对是徒劳的。
他点点头:“那…再次谢谢你。”
走出咖啡馆,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
阳光照在湿漉漉的街道上,蒸腾起淡淡的水汽。
李默深吸一口气,感觉心中的阴霾似乎也消散了一些。
也许,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
也许,在漫长的雨季之后,阳光终会普照大地。
而此刻,他至少不再是独自一人面对这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