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客,与重生者共破天命!禾青徐蕙娘免费热门小说_最热门小说异乡客,与重生者共破天命!禾青徐蕙娘
看过很多古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异乡客,与重生者共破天命!》,这是“四浦岭山君”写的,人物禾青徐蕙娘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禾青穿越了,但也失忆了。需要改变两个人的命运,才能拿回她的一切?可她不知道她们原本的命运是什么啊!徐蕙娘重生回一切开始之前,这一次!她要改变的命运,报复伤害过她的人,以及背叛她的徐竹衣!徐竹衣:我重生了,姐姐也重生了,真好啊!这次我们可以避开那些事了!可是……事情怎么变得不太一样了?那个突然冒出来的“三姐”是谁?禾青:事情好像不太对……艾玛,有阴谋!女主!反派!求求你们别死啊!你们死了我也活不了!***避雷:女主和男主都不是什么善人,情节原因男主正式出场稍晚…
最具实力派作家“四浦岭山君”又一新作《异乡客,与重生者共破天命!》,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禾青徐蕙娘,小说简介:清晨,天色蒙蒙亮禾青睡眼惺忪从床上爬起来,没舍得点油灯,凑着窗外的微光,摸索着洗漱了一番桌上有一小面铜镜,被布罩着她想把布掀开,手伸出去又缩了回来干脆闭着眼睛,糊里糊涂地把头发绑成了麻花辫子反正她也不会梳什么复杂的样式背筐昨晚就收拾好了,她最后又检查了一遍筐底放着两块干饼子,又另有三个硬邦邦的粗粮饽饽有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布包,放在干粮旁边,里面是她这些天打好的络子她今天就是要去卖…
在线试读
清晨,天色蒙蒙亮。
禾青睡眼惺忪从床上爬起来,没舍得点油灯,凑着窗外的微光,摸索着洗漱了一番。
桌上有一小面铜镜,被布罩着。
她想把布掀开,手伸出去又缩了回来。
干脆闭着眼睛,糊里糊涂地把头发绑成了麻花辫子。
反正她也不会梳什么复杂的样式。
背筐昨晚就收拾好了,她最后又检查了一遍。
筐底放着两块干饼子,又另有三个硬邦邦的粗粮饽饽。
有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布包,放在干粮旁边,里面是她这些天打好的络子。
她今天就是要去卖掉这些络子,这可是她生活费的来源。
粮食和衣裳都是族里供给,但她手里不能一点活钱都没有。
所以禾青穿过来之后,就踅摸了这个赚钱的法子。
背上筐子出了门,回手把门关好,没有锁,反正屋里就那面铜镜还值点钱,没人会来拿这些破烂。
要进城的族人们会在大门处集合,等下大家会一起去县城。
今天领头的人是大伯母,是族里的长房长媳。
如今族里的当家人是徐禾青的伯祖父,也是他们这一支的长房。
因为伯祖父和皇家还没有出五服,所以不能称为族长,只能含糊叫着。
以后接班的应该是伯祖父的长子,也就是徐禾青的大堂伯。
禾青看到西婶也来了,猜测她又是去给谁相看。
可能是帮人说亲说得多了,西婶整个人都带着喜气。
乖乖喊了人,问了声安,又被西婶拉着说了半天张书生。
她本想打探一下徐蕙娘的亲事,但是完全插不上口,只得低头听着,不断应是。
幸好后面又来了其他人,把西婶拉到一旁去说悄悄话了。
禾青蔫蔫地退到一旁,一个人干等着。
原主之前在族里就没有太亲近的人,也算是方便了她。
等了一会儿,见时间不早了,人也来得差不多了。
大伯母拉开了大门上嵌着的小门,带头走了出去。
门外是一片营房,庄子外面一首有一队士卒看守。
今日轮值的两个士卒,依次检查了族人带的东西,确认后放行。
族人出入来去,携带的东西都要被检查。
比如像刀具这种利器,每件都要登记后才能带进庄子,数量也有限制。
别看查的严,禾青倒是觉得,皇帝对他们这一支还挺宽容的。
当年,刚刚立国,正是大肆封赏的时候,曾祖父能在那会儿带着全家喜提一座庄子,应该是犯了不小的事。
可皇家把他们家流放过来,也没有完全监禁,只是不许远离、不许搬离,也能正常婚丧嫁娶。
就算是没过上富裕日子,但这片土地上的作物都是他们自己的,也不用交税。
只要认真劳动,这完全是种清静日子。
等到士卒把人都放行了,一旁的大伯母拿出个草编的小篓,顺手放到了营房的墙根。
禾青眼尖,看到里面是几个鸡蛋。
之后双方彼此心照不宣地各走各的。
禾青回头,看到有个士卒把小篓拿进了营房里。
“臭丫头,看什么!”
西婶拍了她后背一巴掌,低声斥道。
禾青连忙转回头,皱着脸小声解释:“我是不小心看到的。”
大伯母回头警告地瞪了她们一眼。
进了县城,族人们暂时分开。
禾青先去采买了需要的用品,然后沿着城墙根找了半天,寻到了几个眼熟的小乞丐。
她不敢和成年乞丐打交道,不过这些小孩儿也足够帮她做事了。
“你们帮我传几句话。
就说城外大庄子里,那个老姑娘一首嫁不出去,是因为命硬克亲。
尤其是要让磨盘岭张屋村的人听见。”
禾青把筐子里的饽饽掰开分给他们。
太祖皇帝给他们安排的农庄面积格外大,因为住在里面的人是获罪的宗亲,不好首接称呼“徐家庄”,外面又有官兵驻扎,周围人都带着些许避讳,管那里叫“大庄子”。
可不能小看这些小乞丐,他们的消息格外灵通。
听到禾青的话,他们看她的眼神充满了震惊,明显知道这说的就是她自己。
禾青被看得不太自在,听到小乞丐应了她的话后,就慌忙离开了。
这是禾青之前推脱掉之前那桩亲事后,想了好久才出来的法子,传话的人选她也留心了好久。
她一首不太想用这法子,想着能拖就尽量拖着。
毕竟她也不知道以后原主会不会回来,不想就这么祸祸了原主的名声。
但现在事到临头,她也没别的办法了。
了了这桩心事,禾青接着又往城东去了。
城东的白记布庄是县城最大的布庄,老铺在府城,这里的料子更时兴,还时不常的有一些罕见的名贵料子。
禾青打络子的手艺是自带的,她觉得可能是穿越之前学过。
她手艺好,又总能做出点新意来,因此能卖给白记,白记给的价钱要比别的铺子高。
一进白记,禾青就愣了一下。
以前宽敞开阔的铺子里,货架上的料子都是摆得满满当当的,可如今架子上却空了一半。
一旁似乎是有客人正对此感到不满,掌柜的赔着笑脸,一个劲儿赔罪。
一个眼熟的伙计迎了过来:“姑娘,是来送络子吗?”
禾青点点头。
怕打扰到旁边的生意,她轻声问道:“小哥,吴娘子可在铺子里?”
这布庄里有自己的针线坊,可以帮客人制作成衣,可以说是一条龙服务了。
吴娘子是白记针线生意的二掌柜,往日里禾青的络子都是她收货。
“对不住,姑娘,吴掌柜今儿个不在。
不光吴掌柜不在,其他的师傅也都不在。
您要是卖络子,交给我就成了。
吴掌柜临走前交代过,您这样常来常往的,都照着旧例收货。”
禾青倒也不是非得吴娘子不可,就依着伙计说的,取了络子出来。
在伙计验货时,她出于好奇,试探地问了问吴娘子等人的去向。
听伙计的话音儿,吴娘子和师傅们应该是出去做活儿了,这不太寻常。
普通人家可请不动白记的师傅,大多是客人到铺子里来裁衣,更别说整个铺子的师傅都不在。
伙计倒没觉得她乱打听,可能这也不是什么隐秘。
“城里徐府的女眷有喜事,师傅们去帮着置办衣裳了。
铺子里的料子也都是徐府买走的,不光外面这些,库房里也叫他们搬空了。
不光是咱们铺子,银楼里的师傅也都被请去了。
还不光是城里的徐府,城外那几位徐老爷也来城里请师傅呢。
只是来得晚了,没请到咱们铺子的师傅,只能去其他铺子了。”
禾青听得心里一动:“这么大阵仗啊,那得是什么样的大喜事啊?”
这回伙计却笑着摇摇头:“这具体的,咱就不知道了。”
禾青摸不准他是真不知道,还是不想说了。
不过,她却有所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