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阅读免费小说互联网创业?不,我先造电池(马宇腾丁三石)_互联网创业?不,我先造电池马宇腾丁三石在线阅读免费小说
小说叫做《互联网创业?不,我先造电池》是“翻身的咸鱼3”的小说。内容精选:他穿越到平行世界1998年,本想凭借前世互联网经验创业成为科技大佬,却因父亲突发心梗被迫接手家族电池工厂。面对传统制造业的困境与千余名工人的生计,他不得不暂时放下互联网梦想,从发展锂电池技术入手,一步步将传统工厂转型升级。凭借超前眼光和技术积累,他在制造业领域开辟新天地,最终成为工业巨头。…
高口碑小说《互联网创业?不,我先造电池》是作者“翻身的咸鱼3”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马宇腾丁三石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马宇腾没有绕圈子,直接将刚刚对严伯鑫说过的话,简明扼要地复述了一遍。“……我们出资三百万,与学院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学院可以发表论文,但技术专利归我们公司所有。”张院长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精彩章节试读
材料学院院长办公室的门被严伯鑫一把推开,发出“哐”的一声。
“老张!老张!有天大的好事!”
一个戴着金边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男人从文件堆里抬起头,不满地皱了皱眉。
“老严,你这是要拆了我的办公室?什么事火急火燎的?”
张院长扶了扶眼镜,目光落在严伯鑫身后的马宇腾身上,带着一丝探寻。
“这是我以前的学生,马宇腾,现在是雷腾电池公司的老板。”
严伯鑫把马宇腾往前一推,兴奋得满脸通红。
“张院长好。”马宇腾微微点头。
“雷腾电池?”
张院长在脑子里搜索了一下这个名字,有些印象。
之前辉煌的时候雷霆电池这牌子在国内还是有些名气的,只是这两年面对市场的竞争有些落寞。
“院长,是这样的。”
马宇腾没有绕圈子,直接将刚刚对严伯鑫说过的话,简明扼要地复述了一遍。
“……我们出资三百万,与学院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学院可以发表论文,但技术专利归我们公司所有。”
张院长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产学研合作,这个词他听过,但从未当真。
“小马总是吧?”张院长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
“你的想法很大胆,但技术是我们研发出来的,专利却要归你们,这不太合适吧?”
“张院长,我们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就相当于学校研发出技术后,我们花钱购买专利,这样是不是就好理解一下了?”
他停顿了一下,让对方消化这句话。
“知识的价值在于传播,技术的价值在于应用。我们各取所需,这才是最有效率的合作。”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
张院长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对方说的话,确实很有道理。
经费、学术成果、影响力……
“三百万,分期支付。合同签订后,第一笔一百万立刻到账。”
马宇腾表示自己不是空口白牙的,只要答应合作,自己就会真金白银的付钱。
张院长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住了。
他与严伯鑫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渴望。
“好。”张院长站起身,主动伸出手。
“我个人原则上同意。具体的合同细节,让学校的法务和你们对接。我希望尽快看到你们的诚意。”
“您会看到的。”
马宇腾握住了他的手。
事情顺利得超乎想象。
马宇腾没有丝毫耽搁,当场就用院长办公室的电话,打给了工厂的法务。
“拟一份产学研合作协议,以我刚才说的条款为基础,细节可以谈,但专利归属和资金这两条,不能修改,用最快的速度办好!”
一周后,合同正式完成签署。
雷腾电池厂的首笔一百万研发经费,也准时打入了学院的账户。
消息传开,整个材料学院都轰动了。
严伯鑫的实验室立刻成了全院最令人瞩目的地方。
尘封已久的设备重新启动,高翔带着厂里最核心的几个技术员,也来到了学院的实验室,与严伯鑫的研究团队待在都在一起。
马宇腾也成了实验室的常客。
他更多的时候是在观察。
他注意到一个叫曾佳豪的研究生,是严伯鑫最得意的门生。
这天下午,高翔正和一个研究生对着一张电子显微镜下的石墨颗粒图谱争论。
“我认为应该提高二次造粒的黏合剂比例,让颗粒更圆整。”
高翔坚持自己的经验。
“不行。”
一个清瘦的、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打断了他。
“黏合剂过量,会在石墨表面形成一层非导电膜,反而会增加内阻。我们应该从控制前驱体的煅烧曲线上入手。”
这个年轻人正是曾佳豪。
他说话语速很快,条理清晰,引经据典,全是专业术语。
高翔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半天没接上话。
马宇腾在一旁安静地听着。
等到讨论告一段落,他走到正在清洗烧杯的曾佳豪身边。
“刚刚那个想法不错。”
曾佳豪回过头,看到是马宇腾,有些局促地推了推眼镜。
“马总。”
“啊豪你明年就毕业了吧?有什么打算?”
“还没想好,可能会继续读博,或者……去研究所。”
曾佳豪的回答有些犹豫,他能感觉到马宇腾对自己的招揽之意。
去企业工作,他不是没想过,但雷腾电池厂……
规模太小了,感觉不能发挥他的专业能力。
马宇腾看出了他的顾虑。
这个年代,顶尖大学的高材生,首选都是国企、研究所或者外企。
“马上就21世纪了,什么最贵?”
马宇腾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
曾佳豪愣住了。
“是人才。”马宇腾自问自答。
他拍了拍曾佳豪的肩膀。
“我们工厂现在确实小,研发能力也确实弱。但正因为弱,才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来把它变强。与其去大公司当一颗螺丝钉,不如来我们这里,当发动机。考虑一下,雷腾随时欢迎你。”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没有给曾佳豪追问的机会。
现在还不是时候,得等他们拿出真正的成果。
时间一天天过去。
在严伯鑫教授的理论指导和学院完善的设备加持下,研发进度一日千里。
一个月后。
测试仪器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高翔亲自操作,将改良后的第五版电池接上测试仪。
充电,放电。
平滑的曲线上升,又平滑地落下。
最终,屏幕上的数字稳定下来。
818mAh。
“突破八百了!”高翔激动地喊了出来。
虽然距离1000mAh的市场主流还有差距,但这个数字,证明了他们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希望的曙光,已经出现。
实验室里一片欢腾。
马宇腾心里却在谋划下一步的工作。
他把高翔拉到一边。
“这里就交给你了,配合严教授,继续优化,目标不变,要达到1000mAh。”
“马总,那你呢?”
“我回厂里。”
马宇腾的表情变得严肃。
“技术问题有希望了,下一个就是生产问题。我要在你们把电池做到1000mAh之前,为它准备好一条能把它造出来的生产线。”
回到雷腾电池厂,马宇腾立刻叫来了采购部的负责人张帆。
让他去向设备生产厂家询价,采购一条完整的锂电池生产线
然而,几天后,张帆拿着一份薄薄的传真纸,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马总……报价……回来了。”
马宇腾接过那张纸。
上面的报价回复来自脚盘国的几家设备制造商。
不是他不想考虑国内的供应商,而是目前国内连一条锂离子电池生产线都没有,所以也没有工厂生产相应的设备。
他低头看了看手上的报价:
最基础的软包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
报价:三千万。
单位:美元。
交货期:一年后。
马宇腾的手僵在半空。
三千万美元?
按照此时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超过8.25,这就是接近2.5人民币。
这已经超过整个雷腾电池厂的价值。
刚刚在实验室里燃起的万丈豪情,仿佛被这一盆来自现实的冰水,从头到脚浇了个透心凉。
他缓缓将那张传真纸放下,纸张轻飘飘地落在桌上,却仿佛有千斤之重。
“脚盘国那边的人还说什么了?”
“他们说……这就是市场价。还说,以我们的资质,如果需要购买的话,至少要先支付一半的订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