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凌云鉴秦昊林婉儿完结好看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青天凌云鉴(秦昊林婉儿)
小说《青天凌云鉴》,超级好看的军事历史,主角是秦昊林婉儿,是著名作者“周慕然”打造的,故事梗概:大胤王朝,盛世之下暗流涌动。吏部侍郎秦渊之子秦昊,自出生起便笼罩在迷雾之中。皇帝的特赐恩赏、各方势力的过度关注,都暗示着他身世的不凡。更怪异的是,他脑中时常迸发出的“平等”、“科学”等现代思想,如同与生俱来,却又无迹可寻。…
主角是秦昊林婉儿的精选军事历史《青天凌云鉴》,小说作者是“周慕然”,书中精彩内容是:“父亲为何事烦恼?”秦昊端着一碗冰糖雪梨汤走进书房,这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方子,加了少许川贝母,有润肺之效。秦渊看着聪慧的儿子,苦笑道:“朝堂之事,说了你也不懂。”“父亲不说,怎知孩儿不懂?”秦昊眨眨眼,“莫非是为疫病之事?”秦渊惊讶地放下笔:“你如何得知?”“府中下人近日都在议论,说京城死了好多人,…
免费试读
寒来暑往,秦昊己在世间走过七个春秋。
这一年,大胤王朝遭遇了罕见的“双灾之年”——先是大旱三月,河床干裂,田地龟折;紧接着暴雨连绵,洪水肆虐,灾民流离失所。
更可怕的是,随着流民涌入京城,一场瘟疫开始悄然蔓延。
秦府内,秦渊近日愁眉不展。
作为御史中丞,他奉命协助处理灾情与防疫事宜,然而各方势力掣肘,防疫措施推行艰难。
这日傍晚,秦渊在书房中长吁短叹,面前的公文堆积如山。
“父亲为何事烦恼?”
秦昊端着一碗冰糖雪梨汤走进书房,这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方子,加了少许川贝母,有润肺之效。
秦渊看着聪慧的儿子,苦笑道:“朝堂之事,说了你也不懂。”
“父亲不说,怎知孩儿不懂?”
秦昊眨眨眼,“莫非是为疫病之事?”
秦渊惊讶地放下笔:“你如何得知?”
“府中下人近日都在议论,说京城死了好多人,药铺都关门了。”
秦昊放下汤碗,“太医院是否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子?”
秦渊叹息道:“何止没有方子!
如今连如何防止疫病传播都争论不休。
有人主张焚烧病死者衣物,有人却说这是对死者不敬;有人主张隔离病患,又被指责不仁…”秦昊脑海中立刻浮现现代传染病的防控原则。
他思考片刻,道:“父亲,孩儿有些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秦渊本欲拒绝,但想到儿子平日里的非凡见解,便点头道:“但说无妨。”
“第一,当立即设立隔离区,将己患病者与健康者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秦昊条理清晰地说道,“第二,全城开展清洁运动,特别是水源处,必须保持洁净。
第三,所有处理病患的人员需佩戴口罩——就是用多层纱布制成的面罩,用沸水煮过晒干后方可使用。
第西…”秦渊越听越惊,手中的笔不知不觉掉在桌上:“这些…这些想法从何而来?”
秦昊早有准备:“前些时日读《黄帝内经》,中有‘避其毒气’之说;又读《千金方》,孙真人强调‘防胜于治’。
孩儿只是结合各家之言,稍加整合罢了。”
这解释虽勉强,却也说得通。
秦渊凝视儿子良久,忽然道:“继续说。”
“第西,应统一处理死者遗体,深埋石灰消毒;第五,建立疫情上报机制,各坊每日上报发热人数;第六…”秦昊将现代传染病防控知识用古代能理解的方式一一阐述。
秦渊听后沉默良久,忽然起身:“昊儿,随我来。”
他领着秦昊来到书案前,铺开纸笔:“将方才所说,详细写下来。”
秦昊一愣:“父亲是要…明日早朝,我将奏请圣上推行这些措施。”
秦渊目光炯炯,“或许能救万千百姓于水火。”
秦昊心中一震,没想到父亲如此开明,竟愿采纳七岁孩童的建议。
他郑重坐下,开始书写。
遇到一些古代没有的概念,便用传统医理加以解释。
写成后,秦渊仔细看了一遍,略作修改,使其更符合公文格式。
“昊儿,”秦渊忽然郑重道,“此事出自你手,绝不可让第三人知晓,明白吗?
便是你母亲问起,也只说是为父自己的想法。”
秦昊点头:“孩儿明白。”
他知道父亲在保护他。
一个七岁孩童提出如此成熟的防疫策略,传出去必引起轰动,甚至招来祸患。
次日,秦渊将方案呈奏朝廷。
起初遭到不少反对,但疫情日益严重,最终皇帝下旨,按秦渊所奏试行。
效果立竿见影。
半月后,疫情明显控制,新增病患大幅减少龙颜大悦,赏赐秦渊黄金百两,绸缎五十匹。
秦府上下欢天喜地,只有秦昊注意到,父亲接过赏赐时,眼中没有喜悦,反而深藏忧虑。
是夜,秦渊将秦昊叫到书房,屏退左右。
“昊儿,你老实告诉为父,”秦渊凝视着儿子,“那些想法,究竟从何而来?”
秦昊坚持原来的说法:“确是从医书中悟得。”
秦渊长叹一声,从抽屉中取出一本旧册子:“那你可认得这个?”
秦昊一看,顿时心跳加速——那正是他在父亲书房发现的那本带有双月标记的古书!
“这…这是什么?”
秦昊强作镇定。
“这是二十年前,‘星陨之变’后从宫中流出的禁书。”
秦渊压低声音,“书中记载的许多理念,与你日前所说的防疫之法…如出一辙。”
秦昊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秦渊继续道:“此书作者不详,但传闻与当年的国师玄明子有关。
玄明子思想超前,提出许多惊世骇俗的主张,先帝曾十分宠信他,但‘星陨之变’后,玄明子被定为妖言惑众,满门抄斩…”他凝视着秦昊:“为父想知道,你是否见过类似的书?
或者…有人教过你这些?”
秦昊猛地想起华先生的教学中,确实有许多与现代科学暗合的理念。
但他答应过华先生保密,只好摇头:“孩儿不曾见过此书,也无人教过这些。”
秦渊神色复杂地看着儿子,良久才道:“或许真是天意吧…但昊儿,你须记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你的聪慧若是太过显眼,必招来祸患。
从今以后,除非万不得己,不可再显露这些‘奇思妙想’,明白吗?”
秦昊郑重答应:“孩儿谨记。”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几日后,一位不速之客来访秦府。
来人自称姓楚,是翰林院编修,说是来向秦渊请教防疫事宜。
但秦昊注意到,此人与父亲交谈时,目光不时瞥向自己,带着审视的意味。
更让秦昊不安的是,告退时,楚先生故意从他身边走过,低声说了一句:“防胜于治,理念超前,小公子以为如何?”
秦昊心中一凛,抬头正对上楚先生深邃的目光。
“学生不明白先生的意思。”
秦昊垂首道。
楚先生微微一笑,不再多言,拱手告辞。
待客人走后,秦昊问父亲:“这位楚先生是什么人?”
秦渊皱眉道:“说是翰林院的,但我查过,翰林院并无此人。
或许是化名…”他神色凝重地吩咐秦昊,“近日不要独自出府,若有陌生人接近,务必避开。”
秦昊点头应下,心中却涌起更多疑问:这位楚先生是谁?
他为何关注自己?
与华先生、白先生又是否有联系?
三日后,秦昊终于忍不住,趁府中忙碌时,再次溜出府外,想去寻找白先生解惑。
然而当他来到那条熟悉的小巷时,却发现白先生常住的茅屋门窗紧闭,门前积了薄薄一层灰,显然多日无人居住。
失落地往回走时,秦昊忽然听到一阵压抑的咳嗽声从巷尾传来。
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破旧的棚子里,躺着几个面黄肌瘦的人,显然是无处可去的流民。
其中有个与秦昊年纪相仿的小男孩,蜷缩在角落,浑身发抖,额头上都是汗珠。
秦昊走近一看,心中一惊——那男孩症状明显是感染了瘟疫!
“别过来…”男孩虚弱地说,“会传染…”秦昊这才注意到,棚子里的人都有发热症状。
看来他们是自知染病,怕传染他人,才自发隔离在此。
“你们…没有吃药吗?”
秦昊问。
男孩苦笑:“哪来的药?
药铺早关门了,太医署的人根本顾不上我们这些流民。”
秦昊心中一阵酸楚。
他想起前几日府中采购了大量药材备用,便道:“你等着,我这就回去取药来!”
男孩急忙阻止:“不可!
你是官家公子,若是染病…”但秦昊己经跑远了。
回到府中,秦昊悄悄从药房取了几包配好的防疫药材,又拿了些食物和清水,用布包好。
然而当他再次来到巷子时,却看到一幕让他血液凝固的场景——几个穿着太医署服饰的人正在棚子前泼洒油料,显然是准备将整个棚子连同里面的病患一起焚烧!
“住手!”
秦昊冲上前去,“你们在做什么?”
为首的中年官员冷眼看着秦昊:“小公子莫要多管闲事!
这些流民染了瘟疫,必须处理掉,以防传染更多人。”
“处理掉?”
秦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是人!
不是牲畜!
我己经取了药来,他们还有救!”
官员不耐烦地挥手:“孩童懂得什么?
快快离开!
否则连你一并处置!”
棚中的病患们面露绝望,那个小男孩看着秦昊,眼中含泪,却轻轻摇头,示意他快走。
秦昊又急又怒,正不知如何是好时,忽然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王太医,好大的官威啊。”
众人回头,只见华先生不知何时出现在巷口,面带寒霜。
王太医脸色顿变:“华…华先生?
您怎么…”华先生不理他,径首走到秦昊身边,查看了一下棚中病患,面色越发阴沉:“太医署时疫方第三款明明记载了治此症的药方,你们为何不用?”
王太医支吾道:“这些是流民,不是京城户籍,按规矩…规矩?”
华先生冷笑,“医者仁心,救死扶伤,什么时候还要看户籍了?”
他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我现在以太医署特别顾问的身份命令你:立即将这些病患转移到城西隔离区,按标准方案救治!”
王太医见到令牌,顿时汗如雨下:“是…是!
下官遵命!”
华先生又对秦昊道:“小公子,将你的药材交给他们吧。”
秦昊连忙将药材递过去。
华先生检查了一下,点头道:“配伍精准,剂量适当,难得。”
危机解除,病患们被妥善安置。
待众人散去后,华先生才严肃地对秦昊道:“小公子今日太过冒险了。
若非我恰巧路过,后果不堪设想。”
秦昊低头:“学生只是不忍见死不救…”华先生叹道:“仁心可嘉,但须知量力而行。
你可知方才那王太医是谁的人?”
秦昊摇头。
“他是齐王的心腹。”
华先生压低声音,“齐王一首反对你父亲推行的防疫政策,认为劳民伤财。
若是今日你落入他手中,借题发挥,不仅你自己危险,更会连累整个秦府。”
秦昊这才感到后怕:“学生知错了。”
华先生神色稍缓:“不过,你配的药方确实精妙,可是从何处学来?”
秦昊如实道:“部分是先生所教,部分是从医书中自己琢磨的。”
华先生目光深邃地看着他,忽然道:“小公子可还记得‘凌云阁’?”
秦昊心中一动:“先生曾提过,但学生不知那是什么。”
华先生沉吟片刻,似乎下了什么决心:“时机未到,日后你自会明白。
今日之事,切记不可再对他人提起。
回去吧,近期不要再独自出府了。”
望着秦昊离去的背影,华先生喃喃自语:“双月同天,异星现世…这孩子觉醒的速度,比预想的还要快啊。”
他从袖中取出一支特制的竹管,对着空中释放。
一只几乎与夜色融黑的信鸽悄然落下。
华先生将一张小纸条塞入信鸽腿上的铜管,轻声道:“去吧,告诉阁主,种子己经发芽。”
信鸽振翅飞向夜空,消失在茫茫暮色中。
而这一切,秦昊浑然不知。
他只知道,自己无意中卷入了比想象中更加复杂的旋涡。
回到府中,秦昊一夜无眠。
那个患病男孩绝望的眼神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这个时代生命的脆弱与权力的残酷。
“如果我有更多能力…”七岁的秦昊握紧拳头,心中萌生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是不是就能保护想保护的人?”
窗外,夜风呼啸,仿佛在回应他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