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门小说排行榜三国:我能召唤群英(宁诚宁思远)_三国:我能召唤群英(宁诚宁思远)完结小说免费阅读
主角是宁诚宁思远的军事历史《三国:我能召唤群英》,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军事历史,作者“一个爆趟推努角”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架空朝代各个顶级人物,自诩皆为当今第一流,殊不知,在他们不知道的另一个时代,有一批真正璀璨史河的英雄们,在宁诚的召唤下,来到这一世。在三国时代各为其主的英雄们,这一世有了共同的主公辅佐,将联手共创大业。…
小说《三国:我能召唤群英》是作者“一个爆趟推努角”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宁诚宁思远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只是他才重生第二天,对当今朝代擢拔士子的方法还不了解,只是凭感觉猜出来与他那时举孝廉的仕途之法相去甚远,因此才一直在旁静观,“若非你父诚意相请,似你这般纨绔子弟我是万万不会收留的。”这话是闻金熙跟宁诚说的,可目光一直看着正前方,眼中都是鄙夷之色。闻金熙心里是明白的,凭着自己的名号,眼前架子摆的越足,…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书房内,先前还内心高亢誓要统一天下的宁诚此刻也得乖乖站立在父亲大人一旁,如同一只乖巧的小猫,
当然,这只是表面乖巧。
书房里还有高坐正位上,脸上面无表情须眉已经张狂的要飘到天上的教书先生。
宁父名礼,自然懂得十分的人情礼仪,一盘足足五百两雪花纹银已经整整齐齐摆放在案几上,算是对儿子天天旷课目无师长的赔罪,也算是新出的束修之礼。
教书先生大名闻金熙,是江南西路九州六十八县最有名的大儒,门下桃李无数,其中官位最高者的已经做到了侍郎的位置,其他如知州知县更是有许多。
官场就是人情世故,闻金熙的学生在官场就代表着江南西路这一势力。可以说,巴结上了闻金熙,若是考取了功名,日后在朝中自然有人提携。
这也是宁礼不吝重金也要让儿子拜入其门下的原因。
闻金熙人如其名,闻到钱的味道就欣喜,不过此时他也得端着大儒的架子,表面上不能对眼前这黄白之物露出太多的兴趣。
不过目光下意识瞥向银子的动作还是让站在宁诚身后的曹操瞧了个清楚。
曹操虽是枭雄,更是一代文坛大家,眼睛里更瞧不上这位道貌岸然的大儒。
只是他才重生第二天,对当今朝代擢拔士子的方法还不了解,只是凭感觉猜出来与他那时举孝廉的仕途之法相去甚远,因此才一直在旁静观,
“若非你父诚意相请,似你这般纨绔子弟我是万万不会收留的。”这话是闻金熙跟宁诚说的,可目光一直看着正前方,眼中都是鄙夷之色。
闻金熙心里是明白的,凭着自己的名号,眼前架子摆的越足,宁府给的银子就会越多,
区区五百两,打发叫花子呢。自己那几个得意学生每年的冰敬炭敬也不止这些。
宁父只能小心赔笑道:“都是犬子惹得先生不高兴,今日特向先生赔罪了。”
闻金熙听罢不为所动,目光仍旧直直的注视着前方。
只是宁诚突然大喊道:“赔什么罪,这种酸腐文学就算学到了又有什么用处,靠着迂腐的文字也保不了天下太平。”
一石激起千层浪,宁诚这句话已经不是在藐视先生,而是藐视整个天下取仕的方法。
闻金熙骤然生怒,目光恶狠狠的看向这个十七岁的少年,
他正是靠着宁诚口中那套酸腐文学混饭的, 所有的名声利益也是宁诚口中所谓的酸腐文学带来的。
宁礼心里大骂儿子不识大体,又急着想消了闻金熙心中的怒气,一伸掌竟要打在宁诚脸上。
没想到一掌伸过去,手腕却被人扼在了空中,宁诚冷冷的站在原地,身后曹操宽厚的手掌已经抓紧了宁礼的手腕,让他动弹不得。
曹操看重父子间所代表的孝道,但更看重君臣之礼。
他已经把宁诚当成了君主,自然不会任由旁人折辱。
哪怕那人是他爹都不行。
宁礼先前精力只顾的闻金熙一事,等曹操从宁诚身后站出来,才擦觉到书房还有第四个人的存在。
等到宁礼被扼的吃痛喊叫时,曹操这才放下了手。
转头看向尚有怒气的闻金熙,淡淡说道:“这世间文学,确是太迂腐了些。”
闻金熙怒极反笑,讥问道:“汝是何人,也敢大谈文学,可也有功名在身,也会做些文章词句?”
宁诚心中暗笑,一个酸儒想跟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谈文学,你怕是不知道你对面站着的是何许人。
曹操一脸平静,“某平生也好读书著作,也做了些诗句文章。”
闻金熙自恃整个江南西路文学有名之人自己都很熟络,眼前人却看得陌生,断定这只是个装腔作势的小徒,不屑道:“既然如此,老夫不妨见识下你的学问。”
曹操今早与宁诚一同来到的书房,除了看地图之外,顺便翻看了些当世的书籍大作,
行内看门道,在曹操眼中,这一世的学问就是学风空疏且僵化,缺少活力像一潭发臭的死水。
“不如就写一些之前做的句子给老先生瞧瞧。”宁诚一边说着一边取来笔砚,反正看热闹不嫌事大,正好让这教书先生受气,自己也就不用拜入他门下读书了。
闻金熙仍旧一副不屑的神态,譬如村里看院的大鹅,仰着脑袋傲气十足。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这是曹操写在纸上的第一句,闻金熙只是低头瞥了一眼,鼻孔里哼出一句:“粗俗。”
只是后面的词句写出来时,闻金熙心中惊讶,表情终于严肃了起来,后背不知何时已是汗淋淋一片。
莫说自己这一代,就算从整个大商王朝开始算起,也没有哪首诗能比得过这一手。
诗结手停,曹操掷笔于地双目灼灼,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纵马驰骋,豪迈观海的年代!
“歌以咏志,先生既然一生都在做学问,某也想看看先生的大作!”
曹操的话有些咄咄逼人,听到话的闻金熙惊得一言不发。
跟曹操一比,自己给他提鞋都不配,拿出自己的诗来无异于自取其辱。
闻金熙只好一边装聋作哑,一边思考如何挽救颜面。
今天丢人丢大发了。
宁诚嘴角咧的像朵菊花,阴阳怪气道:“闻先生可是治世大儒,肯定也有名篇传世。”
宁礼早就看出了闻金熙的窘境,看来诗道上,这位名满江西的大儒要翻跟头了,
只是他还有疑问,“似这般词赋,能考上功名么?”
这句话点醒了闻金熙,他轻抚颔下长须道:“先生这诗做的好,可惜却无用处,我朝点录仕子从来不看诗赋的。”
宁礼就是一个商人,对诗赋一道从来不懂,在宁诚这位父亲心中,不能考取功名的学问都是没有用处的。
既然如此,还是得巴结闻金熙,宁礼大声喝斥曹操混入宁府欲行贼事,又吩咐下人唤来府中的护院要将曹操赶出去。
闻金熙坐在太师椅上,先前因为诗赋带来的郁闷情绪一扫而空,眼看着置自己窘境的曹操要被护院扫地出门,心里就说不出的畅快。
护院闻讯已经赶了过来,曹操看着这几个下人根本没放在眼里,
多年的戎马生涯锻炼出来的身体,对付这几个看家的小杂毛,曹操自信都不需要动家伙,
只是这毕竟在宁诚的家里,闹大了也不好收场。
几个护院一拥而上,要正义的以多敌一。
“住手!”宁诚一声怒斥,他横眉冷视那位高高而作的大儒,冷冷的说道:“先生既然要跟人比词赋,就别扯其他的东西。”
闻金熙这会儿反倒摆出了笑脸,在这位大儒眼中,宁诚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商人子弟,
对于宁诚,他是全然看不上的,“你一个连句子都对不工整的纨绔子弟也敢妄谈诗赋?”
“我当然不敢妄谈,只是对先生这种无赖行为可耻。”
说罢,宁诚捡起被曹操丢在地上的笔,沾了墨汁在写着曹操那首观沧海的白纸空处歪歪扭扭又写了四行小字。
跟曹操大气磅礴的隶书比起来,宁诚这字就像蚯蚓沾了墨在纸上滚出来一般,但内容却是掷地有声:
“拔剑舞中廷, 浩歌振林峦。丈夫意如此,不学腐儒酸。”
小说《三国:我能召唤群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