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完结小说大明男儿(徐子青汪惜)_大明男儿徐子青汪惜免费完本小说
军事历史《大明男儿》,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军事历史,代表人物分别是徐子青汪惜,作者“徐相公”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小说《大明男儿》的时代背景为明朝,叙述了一群热血男儿保家卫国,除恶安民的故事。文中既有报国豪气,也有儿女情长;从街头巷尾到大漠边关,从庶民百姓到帝王将相,故事曲折动人。作品继承了传统侠义精神,文学性强,真实而富有感染力,是值得一读的好网文。…
正在连载中的军事历史《大明男儿》,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徐子青汪惜,故事精彩剧情为:二个值哨的军士在在甲衣外罩着棉袍缩着脖子,带着厚棉帽笼着手,来回走动着驱寒。“徐把总,这么早啊!”其中一个刘姓兵向徐子青打招呼。“二位兄弟受冻了,这里比我们老家冷多了。”徐子青说…
大明男儿 精彩章节试读
塞北的冬天,雪野茫茫,寒风凛冽。
清晨,徐子青登上柳泉县城北面城墙的哨楼。
二个值哨的军士在在甲衣外罩着棉袍缩着脖子,带着厚棉帽笼着手,来回走动着驱寒。
“徐把总,这么早啊!”
其中一个刘姓兵向徐子青打招呼。
“二位兄弟受冻了,这里比我们老家冷多了。”
徐子青说。
“徐把总,你这身上的披风是我们汪家的小姐做的吧?
看这式样,看这手工,多好看咧!
穿着也暖和吧?”
被一个汪姓兵笑着说道。
他是汪小姐湾里的,跟汪小姐还是自家人。
“哈哈!
是的。”
徐子青笑着应道。
“我们么时候能够回家呀?”
刘姓兵问。
“这个,也不是我能定的。”
徐子青停顿片刻回答。
“当初可是跟我们说只要解了京城之围就放我们回家的,京城围解了5个月了,又把我们调到这远的地方。”
刘姓兵满是哀怨。
“我几天前见了总兵大人,私下也问了这事,总兵说朝廷正在组建新的卫所军,组建完了就可以让我们回家。”
徐子青说。
三人不再说话,默默地望着远处城外模糊的雪野。
不时有风呼啸着刮上哨楼,吹得哨楼的顶板嘎吱作响。
京城保卫战大捷后,徐子青他们随追击、驱赶瓦刺军的明军来到了塞外边地榆泉县,一待就是两个月。
榆泉县是大同府北面离瓦剌人最近的边陲县。
居民近二万人,有种地的,有放牧的,还有商贾百业。
徐子青带六百骑兵、三百步兵驻扎该县县城。
榆泉县城西北二十里有小岗镇,驻明军三百骑。
榆泉县城东北十七里,有曲河镇,驻明军三百骑。
两镇一县成三角布局,互为支援,由徐子青统一节制。
三镇后七十里的大同,驻明军五千为依靠。
在哨楼上瞭望了一会,徐子青随换班的哨兵下了岗楼。
晌午时分,派出去巡视的哨队派回两骑快马向徐子青报告,朝廷派去瓦刺谈判的刘大人正在回榆泉县的路上。
徐子青忙叫人通知伙房,准备膳食,自己和县令冯士良出北门相迎。
出城二里,刘大人及两名随从在一小队巡哨骑兵的护卫下缓缓而来。
徐子青和冯县长上前施礼、寒喧后,一众人等回到城内。
“数日来,总算吃到了一口我大明口味的饭菜。”
吃完饭,刘大人感慨地说。
“边防小城,无好饭菜,还请大人见谅。”
冯县长说道。
“无妨,无妨!”
刘大人忙说,“此乃边镇,战乱不休,时值隆冬,此等饭菜实属佳肴也。
只是……”刘大人略作停顿,然后说:“先帝还在他境,每日北望故土……不说了。”
刘大人眼中似有泪光。
饭后,刘大人带着两名随从继续着返京之路。
入夜,冷清的月光照在榆泉城内。
徐子青坐在军营的营帐内,徐喜狗、徐业启两人来访。
“秀才,白天朝廷刘大人回来了,他去瓦刺没有接回来前皇帝啊?”
喜狗问。
“傻瓜!
如果你现在做了皇帝,你愿意把位子还给你哥吗?”
徐业启说。
“也是啊,当皇帝几舒服啊,哪个不想当皇帝啊!”
喜狗若有所悟地说。
“一定不能在外面讲这些话。”
徐子青说,“传出去会有麻烦的。”
“可是我不明白,刘大人先前去的时候说是也先派人来要朝廷去接人的,廷廷派人了他为啥不放人呢?”
喜狗说话的声音小了些。
“刘大人只是一个六品官,带着两个人两手空空去接人,你当也先是吃草的羊?”
徐子青说。
“不说这个了,我们准备去查哨。”
“帝王将相的事,你个小百姓哪里懂得。”
徐业启对喜狗说,“讲讲秦红玉,你和秦红玉睡了没?”
徐业启一下子来了精神。
“秦红玉昨日晚上给我做了羊肉泡馍,真好吃。”
喜狗说。
“你除了吃泡馍,吃了别的馍没?”
徐业启猥琐地笑着。
“你是不是天天想你媳妇的馍?”
喜狗说。
“我是想,我不像你现在天天有馍吃,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徐业启说。
“你们正经点,一谈这个就来劲。”
徐子青说,“喜狗你要遵守营规,在营里操练五天才能休一天,这个规矩不能破。
还有要注意兵和乡民的关系,不能有不好的事惹出来。”
“嗯,我听长辈的。”
喜狗点头。
“秀才,我跟你讲啊”,业启接着说:“你还是童子伢,你不懂,我要多教教你,你是不知道,在女人的身上想多快活有多快活……查哨了。”
徐子青站起来,打断了徐业启的话。
徐喜狗因为中过箭,左臂还是受到一定影响,他的饭量大,总比别人要多吃一碗饭才能饱。
徐业启现在是哨长了,便推荐徐喜狗到伙房当了伙头军。
喜狗经常出去采买,认识了一个叫秦红玉的女子。
城墙上,梆子声声。
从北面巡视到南面,围墙外的积雪在月色下有些刺眼,北风呼啸,旷野迷茫。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徐业启像是自言自语。
“还有二十八天就过年了,过完年要能回去就好了,我还能带个媳妇回去。”
徐喜狗说。
三人默默站了一会,感觉寒气难耐,才回到了营里。
腊月二十一,榆泉县里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
这天早饭后,徐子青决定亲自带一队人马巡视一遍边界。
瓦刺人大败不久,加之大明和瓦刺如今在谈判之中,另据探马和碟子的消息,徐子青判断瓦刺人近期不会大举侵犯,但不排除有靠近边境的部落劣性复发骚扰边民,所以此次巡视也是对瓦刺人的警告。
雪中的草原,有凛冽的风吹过,有羊群在觅食露出雪面的冬草。
徐子青带着队伍先到了曲河镇。
他把队伍停在镇外,带着己当哨长的余老兵进了镇子。
镇子里人来人往,打年货的、走亲访友的、修补房屋的、杀猪宰羊的,一派忙着准备过大年的景象。
接到报告的三位哨长匆匆迎出来,向徐子青抱拳行礼。
徐子青下马,回礼。
然后问了镇里一些情况,叮嘱过年也要警惕瓦刺军骚扰,不可放纵饮酒等话语。
三位哨长答应着,想请两人进营内喝酒,徐子青说镇外还有队伍,告辞而出。
队伍沿实控边界向小岗镇方向行进。
离小岗镇约莫七、八里地时,徐子青发现两里外有马队打斗,还传来哭喊声。
不待徐子青发话,余老兵己令全哨展开做好战斗准备,一起迎上去。
走到近处,发现是一队百余骑的明军包围着一伙瓦刺人,明军把瓦刺人紧紧地压在一个小包围圈里正枪刺刀砍。
瓦刺人里只有二十余名男人,拼命抵抗。
不一刻,二十多名瓦刺男人都被砍翻在地,另有十余名妇女和三个小孩在惊恐地哭喊。
徐子青发现带领这一哨明军的是他曾经的哨长邱福贵。
“邱哨长,这是怎么回事?”
徐子青问。
“这一队瓦剌贼人,想偷袭我边境,被我发现正予以剿灭。”
邱哨长答。
“可这好像是瓦剌百姓啊?
还有女人和小孩。”
徐子青说。
这时一名被砍伤的瓦刺男人从地上挣扎着坐起来,用汉话对徐子青说:“将军!
你们这边要过年了,我们与小岗镇的人商议好,来做生意,这位军爷带人抢了我们的货物,还追杀我们。”
“放肆!”
丘哨长怒喝一声,下马抢上前对着这名瓦刺人的脖子狠狠地补一刀。
瓦刺人扑倒在地,瓦刺女人和孩子们又大声哭喊起来。
“邱哨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们和瓦刺人正在互通使节谈判,你掠杀瓦刺百姓,恐又挑起新的争端,有违朝廷旨意。”
徐子青气愤地说。
“徐把总,他们就是一群装成百姓的瓦刺军或者惯匪,你看这些男人个个都带有刀,非军即匪。
再说,瓦刺人杀我百姓,抢我女子牛羊,何止千万,今日我就是要为大明百姓报仇。”
邱福贵强辩道。
徐子青鄙视这个无赖式的邱哨长。
当初邱哨长被免职调离,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他通过拍马屁送礼又官复原职。
在上司面前,他是个奴才,在下级面前,他专横跋扈,贪财无道。
“那这些没带刀的女人孩子也算兵或匪?”
徐子青怒火上升,脸色冷下来。
“瓦刺人男女老幼全都是兵,你应该听说过。”
邱福贵强辩。
“邱哨长,瓦刺人不道义,我大明不能不讲道义,杀人越货的事总是不该做的。”
余老兵大声说。
“这样,我今天给徐把总一个面子,三个小伢和他们的妈我放掉,其她女人你们挑两个,剩下的女人我都带回去,我会送给守备刘大人定夺。”
说到刘大人,邱福贵一脸的牛逼。
“今天的事,我会依规矩向刘守备报告。
我也正告你,下次若有此事,休怪我翻脸不认人。”
徐子青冷漠着脸,眼带杀机看向邱福贵,“有违良心之事做多了,总会有报应的。”
刘守备喜欢女人,邱福贵言外之意很清楚,他抢的瓦刺女人会送给刘守备几个的。
在邱福贵的命令下,三匹马,三个瓦刺女人和他们的孩子被扔在原地,其他的马匹、女人、货物被邱福贵席卷而去。
此时, 天空飘起鹅毛大雪。
徐子青看着倒在地上的马刺人,其中一个十几岁的大男孩,身下一大滩鲜血,还没有断气,身体还在抽搐,稚嫩的脸上充满着惊恐和痛苦。
“他们也是一条命啊,也有父母兄弟啊!”
徐子青在心里叹息一声,不忍再看下去,拉转马头,大喝一声:“回营!”
大雪纷飞,天地一片混沌。
当晚,徐子青写了一份简报,把自己当天所见到的情况记叙了一遍,第二天派了两个兵交给了驿站,送往大同里的刘守备。
他召来几个哨长,叮嘱要加强镇子的巡视,以防瓦刺人报复。
过了几天,负责打探消息的谍子送回来消息,被掠杀的瓦刺人中有一位瓦刺部落首领的家人。
那位首领很震怒,说要血洗小岗镇,为家人报仇。
徐子青立即派人分别告知曲河镇和小岗镇,需加强防范。
小说《大明男儿》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