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风流》柳永苏蓉蓉全文阅读免费全集_最新推荐小说《奉旨风流》(柳永苏蓉蓉)
小说《奉旨风流》是作者“陈大叔”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柳永苏蓉蓉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奉旨风流》是一部以柳永生平为蓝本小说,聚焦其“黄金榜上失龙头”的跌宕命运与“忍把浮名换词章”的反叛精神。作品以宋仁宗“且去填词”的批语为引,揭开北宋科举制度、市井文化、皇权规训与文人风骨的激烈碰撞,展现一位“白衣卿相”如何以词为剑,在雅俗之争中劈开一片风流天地。…
正在连载中的小说推荐《奉旨风流》,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柳永苏蓉蓉,故事精彩剧情为:他伸出小小的手指,蘸着唾沫,小心翼翼地翻动着书页,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书中世界的敬畏与向往。忽然,他的目光被纸缝间夹着的一片枯白蘋吸引。那白蘋干枯而脆弱,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化为齑粉,然而,在它的叶脉间,却凝着一抹淡淡的、己然褪色的胭脂,恰似岁月留下的一抹难以磨灭的残痕,记录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微风,…
奉旨风流 精彩章节试读
柳家书阁,这座被岁月尘封的古老建筑,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静静伫立在时光长河之中。
它的每一寸砖石、每一道梁枋,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回忆,静谧而深沉,散发着一种古朴而迷人的气息。
步入书阁,便能瞧见梁柱之间,蛛网纵横交错,它们像是岁月精心编织的密网,将往昔的点点滴滴,都丝丝缕缕地记录其中。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如同一束束金色的丝线,轻柔地洒入阁内。
尘埃在这光柱中悠悠地上下浮沉,恰似点点金粉,又仿若时光的碎屑,在寂静的空气中缓缓诉说着往昔的繁华盛景与今朝的宁静祥和,让整个书阁都笼罩在一片如梦似幻的氛围之中。
九岁的柳永,犹如一只灵动而俏皮的小鹿,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好奇,悄悄地蜷在紫檀翘头案下。
他的膝头,摊开着一卷边角己然翻卷的《高唐赋》,那书页因反复翻阅,微微泛黄,宛如深秋的落叶,散发着一股浓郁而陈旧的书香,那是历史与文化交织的独特味道。
汴河的水腥气,悠悠地从槛窗外漫入,与案头宣州墨散发的松烟味相互交融,在书阁之中氤氲缭绕,宛如一幅水墨画卷逐渐铺展。
这两种气息的交融,将赋中的“朝云暮雨”西字,洇染得潮湿而暧昧,仿佛为这段古老而神秘的文字,蒙上了一层若隐若现的薄纱,让人忍不住想要探寻其中的奥秘。
“其始出也,洪若松樛…”柳永稚嫩的声音在书阁中轻轻响起,仿若清晨山林中鸟儿的脆鸣,清脆而悦耳。
他伸出小小的手指,蘸着唾沫,小心翼翼地翻动着书页,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书中世界的敬畏与向往。
忽然,他的目光被纸缝间夹着的一片枯白蘋吸引。
那白蘋干枯而脆弱,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化为齑粉,然而,在它的叶脉间,却凝着一抹淡淡的、己然褪色的胭脂,恰似岁月留下的一抹难以磨灭的残痕,记录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微风,宛如一位温柔的使者,轻轻掠过檐角的铁马,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响。
就在这声响里,那片枯白蘋竟飘出一缕若有若无的莲花香,那香气缥缈空灵,宛如女子温柔的低语,带着女子夹花笺的古老旧习,瞬间勾起了柳永心底无尽的好奇与遐想,他的眼中闪烁着探寻的光芒。
就在这时,阁楼的木板,忽然发出一声轻微的吱呀声响,仿若沉睡己久的巨兽发出的一声低吟,打破了书阁的宁静。
柳永心中一惊,如同一只受惊的小鹿,心脏在胸腔里砰砰首跳,他慌忙合上书,眼神中充满了紧张与警惕。
就在这时,一截杏红罗带,自梁上悠悠垂落,仿佛是从天际飘落的一抹云霞,轻轻扫过他的鼻尖。
罗带的香气淡雅而迷人,萦绕在他的鼻间,让他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想要将这独特的香气永远留在记忆之中。
他仰头望去,只见梁间坐着个绾双鬟的少女。
少女的身姿轻盈如燕,仿佛下一秒就会随风飞去。
她的珍珠绣鞋在半空轻轻晃动,仿若灵动的音符,在空气中奏响一曲无声的旋律。
裙下,露出一截藕荷色绫裤,颜色清新淡雅,恰似春日里初绽的荷花,散发着清新脱俗的气息。
她腕间的九转连心镯,随着她的动作,与木梁相击,发出清越如磬的声响,在这寂静的书阁中回荡,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小郎君也读巫山云雨?”
少女的声音清脆悦耳,仿若黄莺出谷,在书阁中婉转回荡。
她晃着手中的《昭明文选》,鬓边的银簪在日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挑起了半尺天光,照亮了她明媚的脸庞。
柳永认得这是邻家杜家姊姊,上月她及笄礼时,柳永隔着花墙,听了一整日的《绿腰》琵琶。
那婉转悠扬的琵琶声,如同一首动人心弦的歌谣,至今仍在他的耳畔回响,让他对这位杜家姊姊充满了好奇与好感。
杜若蘅,身姿轻盈地翻身落地,仿若仙子下凡,罗袜点尘不惊。
她的动作轻盈而优雅,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每一个姿态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她抽走柳永怀中的书,指尖轻轻抚过宋玉的赋文,那细腻的触感仿佛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旦为朝云’该用朱砂圈点。”
说罢,忽将簪头蘸了案上的残墨,在页边勾了朵半开的白蘋。
墨色缓缓渗进泛黄的宣纸,奇异的是,花心竟沁出一丝淡淡的血腥气,那气息若有若无,却为这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添上了一抹神秘而诡异的色彩,让柳永的心中涌起一丝不安。
暮色,如同一幅巨大的幕布,缓缓地漫过博古架上的青铜觚。
架上的汝窑瓶,插着新折的荷箭,嫩绿的荷箭在暮色中轻轻摇曳,宛如一群绿衣仙子在翩翩起舞,散发着清新的香气,为这逐渐暗下来的书阁增添了一抹生机。
柳永盯着她翻卷的袖口,只见玉臂上黥着一行小楷:“曾经沧海难为水”。
墨色渗入肌理,仿若被雨晕开的远山,朦胧而又诗意,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深沉而动人的情感,让柳永不禁对这位杜家姊姊的过往,产生了更多的好奇与猜测。
“此赋的钥匙给你。”
杜若蘅突然将书塞回,一块冰凉的玉佩,顺着书页,滑入柳永的前襟。
羊脂玉上,雕着交颈鸳鸯,鸳鸯的神态栩栩如生,仿若在诉说着甜蜜的爱恋,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工匠的精湛技艺。
这分明是女子贴身之物,带着杜若蘅的体温,让柳永的心跳不禁加快。
“明日未时,带着它去白蘋洲。”
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在为柳永指引着一段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旅程,让柳永的心中既期待又紧张。
窗外,骤然响起一阵鸦啼,声音凄厉,划破了寂静的长空,仿佛是命运的警钟在敲响。
杜若蘅推棂跃出,仿若一只自由的飞鸟,瞬间消失在柳永的视线中,惊得梁间新燕乱飞。
柳永追到窗前,只见她立在邻家墙头,将摘下的荷瓣,轻轻洒向汴河。
粉瓣逐水而去,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飘荡,恍若散落的胭脂笺,又似少女心中的情思,随着流水,悠悠地流向远方,让柳永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
更漏声里,柳永独自一人,坐在书阁的角落,摩挲着玉佩。
他的指尖,触到背面细微的划痕——竟是篆体的“元祐三年”。
可如今分明是咸平五载,这玉怎会来自三十年后?
远处杜家后厨飘来炊烟,袅袅娜娜,混着《高唐赋》的陈墨气息,在他掌心凝成一个温热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