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暖春:糙汉家的小辣媳大结局+完结文(苏晚王桂香)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八零暖春:糙汉家的小辣媳大结局+完结文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苏晚王桂香)
小说推荐《八零暖春:糙汉家的小辣媳》是作者“软软不软呀”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苏晚王桂香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现代设计师苏晚猝死後,穿成1980年山沟沟里刚过门就成了“望门寡”的陈苏晚。 面对原主婆婆的刁难和五百块的离谱补偿要求,苏晚拒绝任人拿捏,决定靠自己在这个年代活下去。她发现村里没人当回事的朝天椒暗藏商机,打算做辣酱卖钱。 外冷内热的丈夫战友沈厉,虽一开始提出带她办离婚,却默默帮她找板车、准备装辣酱的坛子、采野料,还帮她了解办理食品买卖许可证的流程并陪她去办理,甚至悄悄入股支持她。 苏晚的辣酱凭借独特味道打开销路,她的小事业逐渐有了起色。而她和沈厉在相处中,感情悄然升温,却也引来了村里的流言蜚语,原主婆婆王桂香对苏晚的态度也从刁难变得复杂。故事围绕苏晚的创业之路、她与沈厉的感情发展以及面对的各种挑战展开。…
高口碑小说《八零暖春:糙汉家的小辣媳》是作者“软软不软呀”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苏晚王桂香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可一个难题横在了眼前——没有食品买卖许可证。先前两小时,她在集市角落摆个小摊,偷偷摸摸地卖,没人较真追究。可一旦成了规模,雇了人,天天大批量往外运,没有许可证就是实打实的违法经营。真被查到了,不光东西会被没收,说不定还要罚款,她这些日子的心血就全白费了…
八零暖春:糙汉家的小辣媳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苏晚的辣酱生意像滚雪球似的越做越大,从最初的一两个瓦罐,到后来摆满半间屋的坛子,单靠她一个人从早忙到晚,实在有些力不从心。
她琢磨着,该雇村里几个手脚麻利的妇女来帮忙了——摘辣椒、洗罐子、晾晒原料,这些活儿分摊出去,她才能腾出精力琢磨扩大生产。
可一个难题横在了眼前——没有食品买卖许可证。
先前两小时,她在集市角落摆个小摊,偷偷摸摸地卖,没人较真追究。
可一旦成了规模,雇了人,天天大批量往外运,没有许可证就是实打实的违法经营。
真被查到了,不光东西会被没收,说不定还要罚款,她这些日子的心血就全白费了。
苏晚特意去找了村里的会计打听。
会计戴着老花镜,翻了半天积灰的文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含糊道:“这证得去公社的工商所办,手续挺麻烦的。
不光得有大队开的介绍信,还得让他们去瞧瞧你做辣酱的地方,卫生条件得过关才行。”
苏晚听了,眉头拧成个疙瘩。
介绍信得王桂香点头,让她去大队开,以那老太太的性子,怕是一百个不乐意——她巴不得自己一首灰头土脸,哪肯帮着铺平做生意的路?
至于卫生条件,村里的厨房就是个土灶台,烟熏火燎的,跟“达标”二字实在不沾边。
正愁得饭都吃不下时,沈厉竟又出现在了陈家院门口。
他是来给王桂香送陈建军的抚恤金的,几张崭新的纸币递过去,王桂香立刻眉开眼笑,拉着他絮絮叨叨说个没完,无非是抱怨日子苦,又拐弯抹角地说苏晚“不安分”,整天在外头抛头露面,不像个正经媳妇。
沈厉没接话,只偶尔“嗯”一声,等王桂香说得差不多了,才径首走到苏晚门口,敲了敲门:“我听说你想办食品许可证?”
苏晚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讶:“你怎么知道?”
这事她只跟会计提过,没跟旁人说。
“上次去公社,听工商所的人念叨起,说有人打听办证的事,描述的样子像你。”
沈厉言简意赅,顿了顿又道,“我认识工商所的李干事,他以前是我战友的老部下,或许能帮上忙。”
苏晚的眼睛倏地亮了,像被点燃的星火:“真的?
那太好了!”
可转瞬又黯淡下去,垮着脸道,“可是我没有介绍信,王婶她肯定不乐意开。
而且……你也看到了,村里的厨房哪谈得上卫生条件,估计过不了关。”
“介绍信的事,我去跟王婶说。”
沈厉的语气很平静,仿佛只是去说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卫生条件也简单,你把做辣酱的地方和吃饭的地方分开,再砌个洗手的池子,把工具消消毒,应该差不多能应付。”
他考虑得竟比自己还周全,苏晚心里像淌过一股暖流,眼眶微微发热:“沈同志,真是太谢谢你了。”
“不用。”
沈厉看着她,目光沉沉的,“建军走前托我照拂你,这是应该的。”
话虽这么说,苏晚却清楚,这早己超出了“照拂”的范畴。
他一个外姓人,犯不着为了她这个“望门寡”费这么多心思。
看着沈厉转身去找王桂香的背影,她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清是感激还是别的什么滋味。
沈厉去找王桂香,没提帮苏晚的事,只说苏晚做的辣酱在公社、县里都很受欢迎,能挣不少钱,办了许可证光明正大做生意,不光能帮衬陈家,说不定还能带动村里人种辣椒,给大伙添条活路。
王桂香起初梗着脖子不乐意,怕苏晚挣了钱就翅膀硬了,迟早要飞,可架不住沈厉耐着性子晓之以理,又说以后苏晚挣了钱,陈家是她的婆家,自然能跟着沾光,她这才松了口,不情不愿地挪着步子去大队开了介绍信。
拿到那张盖着红章的介绍信时,苏晚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她立刻按照沈厉说的,热火朝天地改造起厨房来。
找了几块旧木板,把灶台靠里的角落隔出个小隔间,专门用来做辣酱;又和了水泥,在屋外砌了个方方正正的池子当洗手台,还把所有的瓦罐、瓷勺都用沸水烫了一遍,里里外外擦得干干净净。
沈厉傍晚来看时,站在厨房门口打量了一圈,眉头舒展了些,点了点头:“这样应该差不多了。
明天我休息,陪你去工商所。”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沈厉就推着辆半旧的自行车来了。
车后座用绳子牢牢绑着两个干净的坛子,里面装着苏晚特意做的两罐辣酱样品,一罐是加了野花椒的,一罐是新做的蒜香味,香气隔着坛子都能隐约闻到。
“坐上来吧,我带你去。”
沈厉跨上自行车,回头对苏晚说。
苏晚犹豫了一下,脚像钉在地上似的。
孤男寡女同乘一辆自行车,在这讲究规矩的村子里,保准要被人说闲话,指不定又要被王桂香念叨多少天。
沈厉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声音沉了沉:“早点去早点回,办完事要紧,别想太多。”
苏晚咬了咬牙,也是,眼下办证才是头等大事。
她撩起衣角,小心翼翼地坐上了后座,双手轻轻抓着车座的边缘。
自行车稳稳地驶离村子,迎着初升的朝阳,车轮碾过晨露打湿的泥土路,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
苏晚看着沈厉宽厚的背影,闻着他身上淡淡的皂角味——那是洗得发白的军绿色褂子上特有的味道,干净又清爽,心里竟有种说不出的安稳。
山路有些颠簸,遇到坑洼处,车座猛地一颠,她的胳膊偶尔会碰到他的后背,每次都像被电流击中似的,飞快地缩回来,脸颊烫得能煎鸡蛋。
沈厉似乎没察觉,只是稳稳地握着车把,偶尔提醒一句:“坐稳了。”
到了公社工商所,李干事果然给了沈厉面子,一见到他就热情地迎了上来,握着他的手笑道:“沈老弟,稀客啊!”
看到旁边的苏晚,又了然地笑了笑,“这位就是做辣酱的苏姑娘吧?
你那辣酱我听说了,不少人夸呢。”
他客气地把两人请进屋里,仔细检查了辣酱样品,又看了介绍信,询问了厨房改造的情况,笑着说:“从样品和手续来看,基本符合要求。
不过按规矩,我得去实地考察一下,没问题了就能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