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免费阅读大燕旧事杨剑杨启云_大燕旧事(杨剑杨启云)热门小说排行榜

《大燕旧事》是网络作者“依然海海书”创作的小说推荐,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杨剑杨启云,详情概述:大燕末年,帝国内忧外患,内有农民起义,外有铁勒虎视眈眈,庙堂之上宦官奸佞霍乱朝政。杨剑,说是穿越也不像是穿越,倒不如说是宿慧,带着前世的记忆出生在这国公府。国公世子,杨剑杨弃书成了他在这个时空行走的代号。他又当何去何从,又会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

点击阅读全文

大燕旧事

小说推荐为叙事背景的小说《大燕旧事》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依然海海书”大大创作,杨剑杨启云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烟溪一地有民千八百户,半数皆为灶户,源头皆可考,大燕扬武年间,南中初定,百废待兴,自家先祖昌宁王杨英上书朝廷,迁江西、南首隶百万民于南中屯垦戍边,烟溪得六十西灶户,两百多年繁衍,才有了如今规模。有燕一朝,烟溪一地彻底成了昌国公府私产,昔日政统皇帝征麓川,以自家先祖为主将,为方便筹集军费,大手一挥,便…

大燕旧事 精彩章节试读

初到烟溪一地,杨剑本想搞搞什么劳什子的微服私访。

然知子莫若父,杨启云似是察觉了杨剑所想,几句话下来,杨剑也打消了用两只眼睛了解烟溪的念头。

这几日以来,杨剑却是一头扎进历年卷宗,旨在通过历年卷宗对自家这一产业有一个初步了解。

传闻山民牧牛山间,一牛倍肥泽,后失牛,因迹之,至井处,牛舔地出盐。

有史载:汉唐两朝皆于烟溪置盐官,大魏属威楚路定远县辖,大燕朝隶属威楚府定远县,均称之为“黑盐井”。

又因日日煮盐,小镇上空永远漂浮着煮盐产生的气体,这些烟雾降落到田间路边的沟里,久久不散,便形成了一条烟雾溪,因此被人称为烟溪。

烟溪一地有民千八百户,半数皆为灶户,源头皆可考,大燕扬武年间,南中初定,百废待兴,自家先祖昌宁王杨英上书朝廷,迁江西、南首隶百万民于南中屯垦戍边,烟溪得六十西灶户,两百多年繁衍,才有了如今规模。

有燕一朝,烟溪一地彻底成了昌国公府私产,昔日政统皇帝征麓川,以自家先祖为主将,为方便筹集军费,大手一挥,便将烟溪赐予昌国公。

大燕朝实行盐铁官营,这么一个产盐地自然是只下金蛋的老母鸡,历代昌国公更是下大力气经营。

到杨启云手上,虽海盐入侵私盐泛滥有所减产,却也维持每日产盐万斤即年产三百六十万斤的规模。

按照南中盐均价三百五十文一斤一斤来算,刨去成本税收,仅烟溪一地,国公府每年至少都有八十万两白银的进项。

烟溪一地有田亩三万余亩,然因坝子狭小,多为山地,一等二等水田较少,多为三等旱地坡地,自家祖父杨睿掌管国公府时,考虑到收益甚小,也为了安下灶户之心,更好的调动灶户积极性,索性将这一地分与灶户耕种,只象征性的每亩收取一斤精米的租子。

烟溪虽说是杨家私产,然始终是大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每丁税亩税这些,历代昌国公都识趣的避开,不去沾染,至于盐税则由烟溪盐号负责与朝廷盐政对接。

“真是有钱的狗大户呀,要是那天自己被抄家了,抄出的钱起码够放好几节车皮!”

杨剑一边敲着算盘,一边暗戳戳的想着。

杨家,自大燕太祖时代便开始经营南中,两百多年的积累,说不上是大燕最有钱的那家,却算得上很有钱那一档。

作为南中最高军事长官,西南这片土地最大的世家,历代昌国公都往自家扒拉各种好东西,有时是一块官田,有时是一处矿产,有时是一块山林……日积月累,最后就是杨家越来越有钱了。

不过杨剑也知道,日头底下就没有新鲜事,自己家做的各种腌臜事别家也在做,甚至做得比自家还要过分。

先是那皇族宗室,太祖高皇帝毕竟出身寒微,老农思想的他总怕自家儿孙挨饿受冻,大手一挥,给土地,给钱粮,给兵权。

到了太宗皇帝一朝,宗室被狠狠收拾了一番,私兵没了,大权也没了,可这人活着总归是要过活,没办法咯,谁叫自己姓洪呢,不能经商不能入士,那就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搞些田产,收收佃租啥的。

再就是朝廷栋梁们,政统爷打草原溜了个弯,大燕帝国武将的脊梁也就再首不起来,于是乎,士大夫们成了朝廷栋梁,田产就有了,生意也有了,海贸收益也有了(虽说大臣们都坚持祖制反对开海)。

然后就是自己家这样的勋贵了,算不是什么朝廷栋梁,毕竟文官压制武勋是政治正确,天家防范封疆大吏也是人之常情,于是乎勋贵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士大夫家的御史台、皇家的东辑事厂这些家伙盯着,能拿的很少,不过终究有时间积累,却也细水长流。

至于天家嘛,那可是大燕帝国最大的地主,田庄、林场、矿区、盐产应有尽有,可谓是富有西海,奈何火耗太大,又是两个物价体系,一个鸡蛋少说也得好几两银钱,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水平也就降了下来。

许是近来圣人生活花销不够了,亦或是关外铁勒打得太猛军费开销太大,皇帝家的白手套曾贤儿搞钱是越来越没有下限了。

依稀记得好像是年前,曾贤儿替圣天子巡视西南,到南中时与自家父亲杨启云相谈甚欢,老杨深感南中山高路远,愣是赞助了曾贤儿六十万两的盘缠,曾贤儿则表示陇川一地多有无主之田,捎带着自己的几个表兄弟也有了官身。

这种事在清流眼里可谓是眼中钉肉中刺,然在杨剑来看却不值一提。

曾贤儿有了钱,那便是圣天子有了钱。

圣人有了钱,辽东将门就有了钱,关锦宁防线也就多了一丝丝安全感。

捎带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当今圣天子也不必为自己的经费苦恼自家那几个表兄弟也有了就业机会,也省得这些个家伙天天在大街上晃悠,社会治安也有了些许改善。

这叫什么?

双赢!

这叫做双赢,至少杨剑认为是双赢,毕竟自己只是一个未继承爵位的国公世子,天下不平事多了去了,哪怕是海清天也管不过来,自己小胳膊小腿又怎管得了,再说了败坏的又不是自家的朝堂,何苦干那吃力不讨好之事。

揉了揉脑袋,杨剑合上手中卷宗,一旁陪侍丫鬟赶忙递来温茶,一口茶下肚,杨剑抬头道:“柳郎可曾回来了?”

“回郎君话,柳郎君己在门外等候多时。”

“你真是瞎了心,这么重要的事不通报,快将柳郎君请进来。”

杨剑说道。

……“兄长,快坐。”

“见过世子殿下!”

来人正是柳彪,是杨剑从小的玩伴,自幼双亲病故,由昌国公府抚养长大,年岁大杨剑六个年头,去年正式加冠,杨启云为其取字“以文”,“以文”二字取自“体之以质,彪之以文”。

柳彪自幼聪慧,受杨剑影响,喜读兵书,这兵书可不是铁勒酋长手里的《三国演义》,而是国公府收藏的历代战争分析总结。

再加上他一身的腱子肉,是妥妥的武将好苗子,算是杨启云为杨剑准备的未来班底之一。

小说《大燕旧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4年6月21日 pm10:04
下一篇 2024年6月21日 pm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