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下(廖文刚黄国美)_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下(廖文刚黄国美)热门小说排行榜

看过很多小说推荐,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下》,这是“龚尔思笑”写的,人物廖文刚黄国美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这部书是龚尔思笑的自传体小说风雨人生记的下集,写廖文刚在云南的生活和回到四川省后,建立家庭,努力奋斗,由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中学校长书记、诗人、作家的历程。小说情节曲折,语言洗炼,思想深邃,精神光辉,读必有益。…

点击阅读全文

“龚尔思笑”的《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下》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廖文刚拄着棍子,走了三两步,说:“还没有大问题,能走进教室就好!”廖文刚在养伤期间,一切生活劳动都由李尚成包了,挑水,找菜,找柴,煮饭,洗衣,廖文刚负责的体育课,都由李尚成一个人干。廖文刚很过意不去,说:“小李老师,你要是长头发,我就娶你当老婆了。”李尚成笑着说:“光头发长还不行哩!”廖文刚脚稍微…

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下

阅读最新章节

一天中午,廖文刚从外面找柴回校,走进操场时,扭了脚,痛得跌倒在地,路也不能走了。

几个同学奔过来,把他扶到办公室坐下。

这时过来了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蹲下身子看了看,用手摸了摸说:“廖老师,没关系,我马上去找小铜锤,敷上三天就好。”

这时,李尚成挑水归来。

问:“要不要找医生?”

廖文刚说:“有个小医生了。”

一会儿,那小男孩果然扯来了一小把草,就在地下用石头捣烂,给廖文刚敷在脚背上,顿时觉得凉悠悠的。

李尚成找来一块纱布包好。

廖文刚说:“给我砍一根拄路棍来,总不能老是这样坐三天呀。”

两个学生,到厨房拿起砍刀上山去了,一会儿,就拿着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棍站到了廖文刚面前。

廖文刚说:“谢谢你们了。”

廖文刚拄着棍子,走了三两步,说:“还没有大问题,能走进教室就好!”

廖文刚在养伤期间,一切生活劳动都由李尚成包了,挑水,找菜,找柴,煮饭,洗衣,廖文刚负责的体育课,都由李尚成一个人干。

廖文刚很过意不去,说:“小李老师,你要是长头发,我就娶你当老婆了。”

李尚成笑着说:“光头发长还不行哩!”

廖文刚脚稍微好点,就拿着葫芦瓢,想去淘米洗菜。

李尚成看见一把夺过瓢说:“‘心急吃不成热豆腐’,脚全好了,赛跑能和我不相上下,才能让你干活!”

廖文刚说:“你煮饭,听我唱戏!”

于是把《沙家浜》里郭建光夸奖沙奶奶的一段边改边唱:“这一天廖文刚把话拉,李尚成就好比沙妈妈。

千言万语说不尽,我只有伸着拇指把你夸。

你待哟廖文刚亲如一家,精心调理总不差。

上课挑水全包下,一日三餐有南瓜。”

李尚成听得大笑不止。

一天下午,正在上课,廖文刚看见操场里两个人一匹马,正在下东西。

分明是施主任和聂世德。

廖文刚让学生看着书,迎了出去:“昨晚上的风不小,把施主任和聂老师刮来了,欢迎欢迎。”

施永福说:“老廖,快准备,明天回班卡。”

廖文刚问:“怎么回事?”

你是班卡公社的革委会委员,他们开会老找不着你。

这边又没有电话,所以,周主任决定调聂世德来换你回大寨小学。”

聂老师说:“那边生活比这边方便,但是这里离我家可近多了。”

当晚,西个人,都在这里食宿,拉些家常。

聂世德讲:“听说昆明有个组织,都是转业军人,全副武装。

要向滇西挺进。”

廖文刚问:“到滇西来干啥?”

施主任说:“有人说,他们要到外国去。”

李尚成说:“我总不大相信那些说法。”

廖文刚问:“班卡还有多少学生?”

主任说:“班卡完小那个地方,只有老街、廖家寨、风吹山、海别、放马场的学生,不到一百人了。”

听他的语气有些伤感。

廖文刚说:“本来学生多,人气旺才好。

但这些地方地广人稀,太集中不便于孩子们上学。

据我统计,十个学龄儿童,上学的还不到五个。”

施永福说:“是呀,班卡的小学教育还任重道远。”

大家吹牛到深夜,主任和聂老师睡床,李尚成和廖文刚睡黑板。

第二天,大家帮廖文刚收拾好行李,三口箱子,抬上了马背。

廖文刚拉着李尚成的手说:“岭干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太阳还在升起,月亮还在落下,我都会想起你的。”

李尚成说:“这两个月,我向你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管外面如何风云变幻,你都坚持看书学习不间断。”

学生们知道廖文刚要走,也都围上来话别。

廖文刚和同学们一一握手,然后大声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学习。

以后的舞台将更加广阔,有了知识,就不只是在下面看,还要上台去演!”

他又拉着那位找小铜锤的小同学说:“李小文,我相信你以后一定能当一个好医生!”

段老师也要到班卡去,于是三个人,两匹马,在一片惜别声中,出了校门,过了寨子,隐入了莽莽松林中。

廖文刚回到班卡,住进了大寨小学。

这所学校的校舍,是和公社所在地一样的西合楼院,据说本是同一个大地主的,还没有解放就举家逃到了缅甸。

不过,这房子还没有完全竣工,没有雕梁画栋,院子和西边的楼也没有公社所在地的气派。

两扇黑漆大门,高有三米,厚可五寸,一根门栓,粗实得几十个人也搞不断。

还有两根巨大的抵门杠。

跨过厚实的门坎,推门进去,头上就是楼板,楼下是和门一样宽的大通道,地面还没有处理过,不过是被脚板踩得发亮的土坝。

进门左手边矮下去一尺多,就是廖文刚的厨房,厨房上面的楼,就是他的宿舍了。

进门右手边,是墙壁,上面住着谌源、鲁李美一家。

院坝既不是泥土的,也不是三合土的,而是铺着大大小小的顽石,也被脚板磨得平滑发亮,右高左低。

和大门相对的那一边并没有楼舍,只是一堵高墙。

其余三面都是两层楼。

谌老师在坝子右边的两楼之间的空地上开辟了一个厨房。

三位老师,亚平、亚玲两个孩子,见了面都很高兴。

谌老师说:“我们三个人,一人上两个年级,你就上赵文龙老师的课,五六年级吧;你可不可以,把唱歌一起上了?”

廖文刚说:“行,只有六节音乐课嘛。”

鲁李美说:“好,他就上你们班的体育课。

廖老师教唱歌,真是‘响遏行云。

’”廖文刚说:“要把牛都吓跑吧?”

亚平说:“在完小,廖老师教‘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教室外面有条白狗,吓得夹着尾巴就跑。”

鲁李美说:“别给廖叔叔乱说!”

亚玲说:“真的,我都看见了。”

廖文刚说:“这就叫英雄气概。

排山倒海,一条狗一条牛,算什么!”

校门外有一条不太平整的石头路,往上通邮电所、公社、往下二十来步就是班卡街通老街的大路。

两条路交汇处几十步就是杨师的缝纫店。

这条路上面安的不是石板,而是不规则的石头。

因为年深日久,又顺着墙根,这路上的石头,有些发青。

廖文刚把柴米油盐和教学的事情料理好后,就到邮电所看有没有信。

他爬上楼梯,老吴说:“差不多半年没有来过信件书报。

听说是搞武斗,工人都不上班,邮车也没有开了。”

廖文刚说:“收不到信,寝食难安!

吴老,有信来,叫我一声,我调到了大寨小学,成了邮电所的邻居了。”

老吴说:“几步路,我给你送上门来好了。”

“那就先谢了。”

廖文刚过起了自己挑水自己买菜米油盐自己煮饭吃的生活。

这地方的人,每天都只吃两顿,廖文刚也只好入乡随俗。

因为厨房就在大门口,经常有同学探进一个头来说:“廖老师,吃什么?”

“吃得这么简单呀?”

“还是吃小白菜!”

“割点肉来吃嘛。”

廖文刚经常笑呵呵地说:“一个人吃,难得麻烦。”

有几个小调皮说:“多煮点,我们和你打伙吃。”

廖文刚问:“真的?”

“蒸的,煮的,碗筷都没有。”

小调皮们哈哈地笑着跑了。

晚上,廖文刚就一个人上楼,点起煤油灯,批改作业,备课看书。

廖文刚现在有了单独的床,单独的房间,而且房屋很大;还有了书桌。

楼板也铺得平,天气太热时,他就把席子往楼板上一放,光着上身躺在席子上睡觉看书。

有所感悟,就翻身爬起,写几句诗歌。

晚上的时间,公社间或叫去开开会,无非研究些抓革命、促生产、抓阶级斗争之类的问题。

星期五晚上,廖文刚就组织爱唱歌的青年们,来学校学唱革命歌曲。

一天下午五点过钟,廖文刚从邮电所拿回了一叠信。

有半年多,廖文刚没有收到过书信了。

廖文刚先看家信,都是说收不到廖文刚的信很担心,问到底出了什么事。

家里半年多没有收到钱了,但家中的经济有好转,喂了三头猪,8只鸡,还喂有几只兔子,以后每月只寄20元回来就够了。

信都是母亲的口气,么兄弟祥宁写的。

家信看完了,才看李秀芝的信,一共七封,廖文刚看邮戳,都是三个月前写的。

他按日期把信排好,一封一封地拆开看。

廖文刚看第一封信时,脸色陡变,拆后面的信时,手也渐渐抖了起来,看到最后一封信时,竟然狂吼道:“这该死的武斗!”

李秀芝的信,一封比一封简单,第三封信到第五封信,几乎是一样的:亲爱的文刚:一连给您去了三封信,都如泥牛入海无消息。

我的母亲跌断了腿,再也没有钱供给我上大学了,我现在完全是靠同学的救济生活。

我夜夜梦见你,我真的度日如年。

您再忙也可以抽出时间回我一封信吧?

为什么不回我的信?

班上的同学都笑我太痴情。

我己经25岁,完全可以谈婚论嫁。

难道你不知道我爱你吗?

希望您表明你的态度,怎样确定我们的关系。

焦急地等着您的回信。

您的秀芝于1968年元旦第六封信是这样的:亲爱的文刚:给您去了8封信,都见不到您的一颗字。

我在经济上陷入了窘境。

有人己经向我求婚,但我没有答应。

希望您立即回信,表明态度。

如果仍然收不到你的信,我就只好答应他了。

万分焦急地盼望您的回信。

现在还属于你的秀芝于1968年3月8日夜最后一封信是这样的:廖文刚:我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己经答应了别人。

他是我初中的同学,现在是一个排级干部,在重庆支左。

他解决了我无法解决的经济问题。

他对我很好。

我收不到你的信,有情人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成了陌路人,我无法理解,终生遗憾。

这是我给你的最后一封信。

相信您能够找到比我好的人成为终身伴侣。

你的老同学李秀芝于4月8日廖文刚明白,是交通瘫痪,彻底断送了他和李秀芝的爱情。

廖文刚把李秀芝的信,反反复复地看,李秀芝处境竟这样地严酷,他却没有收到她的信而没能伸出援手。

他不仅没有睡意,也没有食欲。

没有煮饭吃,首坐到煤油灯光发黄、变暗、最后熄灭,才和衣躺在床上。

李秀芝初中时、高中时的形象不停地在脑际浮现。

冷静下来之后,廖文刚觉得,这样也好,李秀芝有了比和自己在一起更好的归宿,他在给李秀芝写信时难以措辞的尴尬,到这时也解脱了,他心里产生了一种苦涩的宽慰。

这样一想,首到鸡叫时便睡去。

学生来到学校了,他才下楼来洗脸。

鲁李美问道:“廖老师,你病了?”

“没有。”

“怎么会这样憔悴?”

廖文刚渐渐清醒了:“很憔悴吗?”

“你找找医生去吧。”

廖文刚说:“用不着,没有睡好,吃了饭,睡足觉就好了。”

小说《龚尔思笑的新书风雨人生记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4年6月23日 pm9:52
下一篇 2024年6月23日 pm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