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映寸心(陆景行崔玉衡)完本小说_免费阅读无弹窗刀映寸心陆景行崔玉衡
火爆新书《刀映寸心》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墨江的千手瓦间”,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天启七年,寒雪覆京,诏狱的血腥气浸透紫禁城的宫墙。锦衣卫千户陆景行奉命监刑东林领袖左敬之,面对 “鱼鳞剐” 的酷刑指令,昔日恩师所赠的半块徽墨在袖中发烫 —— 三年前东林书院的桃花影里,左敬之那句 “以寸心守正道” 的教诲,终究压过了东厂的威逼利诱。刀光破雪,他斩的是阉党爪牙,更是乱世的不公;孤巷藏踪,素衣女子苏晚卿接过的不仅是魏忠贤的罪证密信,更是颠覆黑暗的星火。从京城胡同的仓皇奔逃到长江岸边的生死相搏,陆景行的飞鱼服染过血污,却始终映着初心;苏晚卿的纤手既握笔墨,亦能执剑护忠。东厂的追捕如影随形,父亲的冤案悬而未决,朝堂之上奸佞横行。当密信的重量撞上天下的安危,当个人恩怨交织着家国大义,陆景行终于明白:所谓寸心之争,从来不是独善其身的坚守,而是以命相搏的担当。雪落无声,刀鸣有迹,这乱世中的忠魂,终将以血为墨,书写不灭的传奇。…
高口碑小说《刀映寸心》是作者“墨江的千手瓦间”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陆景行崔玉衡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船靠岸时,暮色己浓,码头的灯笼在风中摇曳,将人影拉得忽长忽短。几个身着皂衣的衙役正挨个检查上岸的旅客,腰间的铁链叮当作响。“快低头。”陆景行将苏晚卿的头按在自己肩头,脱下身上的飞鱼服罩在她身上,宽大的衣袍遮住了她染血的肩头…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福顺号的船桨划破暮色中的江面时,苏晚卿肩头的伤口又开始渗血。
陆景行用干净的布条为她重新包扎,指尖触到她滚烫的额头,心跟着揪紧 —— 连日奔波加上失血,她己经发起了高热。
“前面就是乌镇码头了。”
陈舵主掀开舱帘走进来,声音压得极低,“周应秋的快船虽被甩开,但江南各州府都贴了通缉令,码头盘查肯定严。
我在镇上有个相熟的染坊,你们先去那里避避。”
陆景行扶着苏晚卿起身,她浑身发软,几乎靠在他身上才能站稳。
船靠岸时,暮色己浓,码头的灯笼在风中摇曳,将人影拉得忽长忽短。
几个身着皂衣的衙役正挨个检查上岸的旅客,腰间的铁链叮当作响。
“快低头。”
陆景行将苏晚卿的头按在自己肩头,脱下身上的飞鱼服罩在她身上,宽大的衣袍遮住了她染血的肩头。
他跟着人流往前走,手心沁出冷汗 —— 飞鱼服的布料特殊,若是被认出,必然插翅难飞。
“站住!”
一个衙役突然拦住他,手中的水火棍指向他怀里的苏晚卿,“这女子怎么了?
为何遮遮掩掩的?”
陆景行强作镇定,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塞过去:“官爷,内子染了风寒,怕过了病气给您,我们这就去镇上找医馆。”
衙役掂了掂银子,眼神在他普通的布衣上扫了一圈,挥了挥手:“快走快走,别在这儿碍事。”
两人刚走出码头,就听到身后传来衙役的吆喝声:“都看好了!
东厂通缉要犯陆景行,穿飞鱼服,带一女子,抓到赏银千两!”
陆景行脚步一顿,拉着苏晚卿拐进旁边的小巷,心脏狂跳不止。
乌镇的街巷纵横交错,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两侧的民居挂着褪色的灯笼。
苏晚卿的呼吸越来越重,靠在墙上喘着气:“陆大人…… 我没事…… 先找地方落脚……” 话音未落,就剧烈地咳嗽起来,肩头的伤口被震得发疼。
陆景行正想扶她往前走,突然瞥见巷口的墙壁上贴着一张通缉令。
上面画着陆景行的画像,虽然有些失真,却能认出大致轮廓,旁边写着 “通缉要犯陆景行,通敌叛国,盗取朝廷密信,凡举报者赏银千两”,落款竟是 “东厂千户许鹤声”。
“许鹤声竟然追得这么快。”
陆景行咬牙道,心中愈发沉重。
他刚要撕下通缉令,就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几个身着短打的汉子围了上来,为首的人腰间系着黑色腰带,上面绣着 “盐帮” 二字。
“这位兄弟,看着面生啊。”
领头的汉子三角眼眯成一条缝,目光在苏晚卿身上扫过,“这姑娘病恹恹的,该不会是通缉令上的人吧?”
他身后的几个汉子立刻围了上来,手中的钢刀闪着寒光。
陆景行扶着苏晚卿后退一步,手按在腰间的长剑上:“我们只是普通旅客,路过此地,还望各位行个方便。”
“普通旅客?”
领头的汉子冷笑一声,上前一步就要抓苏晚卿的胳膊,“我看你们是东厂的要犯!
抓起来送到许千户那里,我们还能得笔赏钱!”
陆景行眼神一凛,正要拔剑,苏晚卿突然从怀中摸出一块令牌,举到领头汉子面前:“睁开你的狗眼看看!
这是复社的令牌,沈大人的人你也敢动?”
令牌上刻着 “复社” 二字,虽然不大,却透着一股威严。
领头汉子看到令牌,脸色骤变,往后退了一步。
盐帮虽然在江南势力不小,却也不敢得罪复社 —— 复社成员遍布江南官场,得罪了他们,盐帮的生意就别想做了。
他讪讪地笑了笑:“原来是沈大人的人,是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
说罢挥了挥手,带着手下匆匆离去。
陆景行松了口气,扶着苏晚卿往前走:“多亏了你,不然我们今天就麻烦了。”
苏晚卿虚弱地笑了笑:“左先生曾给过我这令牌,说关键时候能救命,没想到真派上了用场。”
两人按照陈舵主的指引,穿过几条街巷,终于来到了 “青黛染坊”。
染坊的木门虚掩着,里面传来 “砰砰” 的捶打声。
陆景行敲了敲门,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谁呀?”
“我们是陈舵主的朋友,来取‘青黛’。”
陆景行按照暗号应答。
门 “吱呀” 一声开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走了出来,正是染坊老板李老丈。
他看到陆景行和苏晚卿,立刻拉着他们走进染坊,关紧了大门。
染坊里弥漫着靛蓝的染料味,几个伙计正在捶打布料,看到李老丈带陌生人进来,都停下了手中的活。
李老丈摆了摆手:“都干活去,没你们的事。”
说着带着两人走进内堂。
内堂陈设简单,一张方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幅《墨梅图》。
李老丈给两人倒了杯热茶:“陈舵主己经派人送信来了,说你们是左先生的人。
苏姑娘伤势严重,我这就去请医工。”
医工很快就来了,为苏晚卿处理了伤口,又开了一副退烧药。
苏晚卿服了药,躺在里屋的床上睡着了。
陆景行坐在外屋,看着桌上的茶杯,心中满是疑问:“李老丈,沈大人现在何处?
史公度大人被周应秋软禁,我们该如何联系他?”
李老丈叹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条:“沈大人现在苏州织造局,不过周应秋派了人盯着,想见他不容易。
史公度大人被软禁在南京督府,身边都是周应秋的人,要送密信进去,难如登天。”
他顿了顿,指着纸条上的字迹,“这是江南盐商总号‘裕和堂’的地址,左先生曾说,裕和堂与魏忠贤勾结,私吞军饷,里面肯定有他们的罪证。
若是能拿到罪证,或许能逼迫周应秋让步。”
陆景行看着纸条上的地址,心中一动。
第西章在舟中时,他曾从独眼龙身上搜到刻有 “周” 字的玉佩,如今又得知裕和堂与魏忠贤勾结,看来这裕和堂是关键。
他刚要开口,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骚动,伴随着盐帮的吆喝声:“李老丈,快把陆景行交出来!
许千户说了,窝藏要犯,株连九族!”
李老丈脸色一变:“不好,是盐帮的人!
他们肯定是反悔了,想把我们交出去领赏!”
他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只见染坊外围满了盐帮弟子,领头的正是刚才的三角眼汉子,旁边还站着几个东厂番子。
陆景行握紧了腰间的长剑:“李老丈,你带着苏姑娘从后门走,我来断后!”
李老丈摇了摇头:“不行,后门肯定也被堵住了。
我这染坊有个地窖,你们先躲进去,我来应付他们。”
他说着掀开桌布,露出下面的地窖入口,“这地窖能通到城外的芦苇荡,你们顺着地道走,就能安全离开。”
陆景行刚要扶苏晚卿进地窖,就听到大门被踹开的声音,三角眼汉子带着盐帮弟子和东厂番子冲了进来:“李老丈,别躲了!
快把陆景行交出来!”
李老丈拿起旁边的染缸,猛地泼了过去:“阉党爪牙,休得放肆!”
靛蓝的染料泼了盐帮弟子一身,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陆大人,快走!”
李老丈大喊道,挥起手中的锤子砸向番子。
陆景行咬了咬牙,扶着苏晚卿钻进地窖,李老丈立刻盖好地窖盖子,将桌子推回去挡住。
地窖里一片漆黑,弥漫着潮湿的泥土味,陆景行扶着苏晚卿,沿着狭窄的地道往前走。
地道里很滑,苏晚卿虚弱地靠在他身上,呼吸越来越重。
陆景行心中满是愧疚,若不是为了护送密信,李老丈也不会陷入险境。
他摸了摸怀中的半块徽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拿到裕和堂的罪证,救出史公度,为死去的墨先生、李老丈,还有所有被阉党迫害的人报仇。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了光亮。
陆景行扶着苏晚卿走出地道,发现己经到了城外的芦苇荡。
远处传来盐帮的吆喝声,看来他们还在搜捕。
陆景行扶着苏晚卿,走进芦苇荡深处,暂时摆脱了追兵。
夜色渐深,月光透过芦苇的缝隙洒下来,照在两人身上。
苏晚卿靠在陆景行怀里,轻声道:“陆大人…… 我们现在去哪里?”
陆景行望着远处的苏州城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去苏州,找沈大人,然后去裕和堂,拿到罪证!”
他知道,前路必定充满艰险,但他不会退缩,因为他的心中,有墨先生的牺牲,有李老丈的嘱托,有苏晚卿的陪伴,更有那份不灭的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