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一生陈屿苏晚小说完结推荐_热门小说阅读一秒一生陈屿苏晚

热门小说《一秒一生》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陈屿苏晚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白告是余生”,喜欢现代言情文的网友闭眼入:有些人,你错过一秒,就是一生。陈屿:内向敏感,才华横溢,不善表达,重诺。 小镇做题家,中文系。梦想成为作家、学者,渴望精神共鸣。毕业时为照顾重病母亲,放弃与苏晚同行,妥协回乡进稳定单位。经历压抑、婚姻、母亲离世后,终辞职南下创业,小成但内心空洞。事业有成,气质沉稳忧郁,内心始终有巨大缺口。苏晚:明媚开朗,有主见,艺术气质,渴望自由与广阔。城市知识分子家庭,美术系。梦想闯荡,做独立设计师。毕业时怀揣梦想与对陈屿的期待南下深圳。初期艰难打拼,遭遇挫折,遇务实商人周维,婚姻基于现实安全感与疲惫,生活优渥但激情褪去。 优雅干练,知名设计师,家庭“圆满”,心底藏着一抹未消散的亮色与遗憾。…

点击阅读全文

一秒一生

《一秒一生》是作者“白告是余生”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陈屿苏晚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空气里弥漫着干燥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属于秋天的草木清香。陈屿的宿舍在靠近西区边缘的一栋旧楼,楼道里弥漫着石灰水和旧木家具混合的气味。六人间,上下铺,空间逼仄。他是第三个到的…

一秒一生 免费试读

秋雨洗净的天空,呈现出一种高远通透的湛蓝。

江宁大学的梧桐大道在阳光下舒展,阔大的叶片边缘镶着金边,风过时,光影斑驳跳跃,沙沙作响,仿佛昨日那场骤雨带来的狼狈与局促只是一场短暂的梦。

空气里弥漫着干燥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属于秋天的草木清香。

陈屿的宿舍在靠近西区边缘的一栋旧楼,楼道里弥漫着石灰水和旧木家具混合的气味。

六人间,上下铺,空间逼仄。

他是第三个到的。

靠窗的下铺己经挂上了颜色鲜亮的蚊帐,一个身材微胖、笑容爽朗的男生正手脚麻利地往床板下塞一只巨大的行李箱,看见陈屿进来,立刻热情地招呼:“嘿!

新室友?

我叫林晓枫,经济系的!

喏,这位置靠窗,通风好,归你了!”

他指了指靠门一张光板的上铺,又拍了拍自己鼓鼓囊囊的背包,“要蚊帐不?

我这儿多带了一顶,新的!”

陈屿放下行李,简短地道谢:“陈屿,中文系。

不用蚊帐。”

他的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床板,开始沉默地整理自己那点简单的行李。

几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旧衣服,几本边角磨损的旧书,还有那个印着“氮肥厂”的人造革旅行包,被小心地塞到了床底最深处。

林晓枫的健谈像背景音一样在耳边嗡嗡作响,讲他小商贩父亲倒腾过的小买卖,讲他对大学“淘金”的宏图大志,讲昨晚硬座车厢里遇到的有趣的人。

陈屿大多只是“嗯”、“哦”地应着,动作专注而利落。

“哎,哥们儿,”林晓枫忽然凑近,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的笑意,从背包夹层里摸出一叠花花绿绿的卡片,“看这个!

新生必备!

长途IP电话卡!

比学校小卖部便宜三成!

还有这个,”他又掏出一叠印刷粗糙的演唱会海报,“下个月市体育馆,崔健!

想不想去?

内部渠道,好位置!

绝对有得赚!”

陈屿看着林晓枫眼中闪烁的精明和热切,摇了摇头:“暂时不用。”

他更关心的是图书馆的位置。

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只有书本能给他一种熟悉的安定感。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高大的玻璃窗,在图书馆阅览室光滑的水磨石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光影。

巨大的实木书架散发着经年累月的纸张和木头混合的、令人心安的沉静气息。

人不多,只有翻动书页的细微声响和偶尔响起的、压低的咳嗽声。

陈屿办好了借阅证,目标明确地走向文学类书架区。

他需要寻找那几本在高中时代就心心念念、却在小镇图书馆遍寻不得的著作。

手指在一排排书脊上滑过,《百年孤独》、《约翰·克利斯朵夫》、《务虚笔记》……书名的铅字在幽暗的光线下泛着微光。

就在他抽出一本《海子诗全集》时,余光瞥见不远处靠窗的座位区,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苏晚。

她换了件干净的鹅黄色圆领毛衣,洗过的长发随意地披在肩头,在阳光里泛着柔润的光泽。

她面前摊开着一本巨大的、厚重的硬壳画册,几乎占据了整张桌子。

她微微歪着头,右手握着铅笔,在一张摊开的素描纸上快速勾勒着,神情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眼前的画册。

阳光勾勒出她小巧的鼻尖和微微抿起的、认真的唇角。

偶尔,她会停下来,凑近画册,指尖轻轻拂过书页上的某一幅作品,似乎在感受笔触的走向。

那份安静投入的姿态,与昨日雨中那个惊慌失措的女孩判若两人。

陈屿的脚步顿住了。

他拿着《海子诗全集》,犹豫了片刻,最终在距离苏晚隔了两张桌子的另一个靠窗位置坐下。

他翻开诗集,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透过书页的上方,飘向那个沉浸在艺术世界里的身影。

午后的阳光包裹着她,给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也照亮了那本画册上色彩浓烈、笔触大胆的西方油画翻拍页。

时间在书页的翻动和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中悄然流淌。

陈屿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海子炽热的诗句上,但眼角的余光,总能捕捉到苏晚偶尔的蹙眉思索,或是豁然开朗后嘴角漾起的微小弧度。

她看的那本画册,似乎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合集,梵高浓烈的向日葵和星月夜,莫奈模糊而光影迷离的睡莲,都在她专注的目光下流转。

不知过了多久,苏晚似乎画累了。

她放下铅笔,伸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目光随意地在阅览室里流转。

当她的视线掠过陈屿这边时,微微停顿了一下。

陈屿立刻垂下眼,盯着书页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仿佛能看出个洞来。

他能感觉到那道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几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

苏晚站起身,抱着那本沉重的画册,走向书架区。

陈屿下意识地抬起头,看着她纤细的身影在巨大的书架间穿梭。

她踮起脚尖,试图将画册放回顶层那个略显拥挤的位置,有些吃力。

画册的硬壳边缘在相邻的书脊上蹭了一下,一本稍薄些的、暗红色封面的画册被带得歪斜,眼看就要滑落下来。

陈屿几乎是立刻站了起来。

他几步走过去,在画册即将坠落的瞬间,伸手稳稳地托住了它。

他的动作很轻,几乎没有发出声音。

苏晚吓了一跳,猛地回头,看到是陈屿,眼中的惊讶瞬间化为一丝惊喜的笑意,压低了声音:“是你啊!

谢谢!

这本画册可沉了。”

她拍了拍怀里的“大砖头”,语气轻松。

“没事。”

陈屿将扶稳的暗红色画册推回原位,声音依旧低沉。

苏晚将手中的大画册小心地塞回书架,拍了拍手,目光落在陈屿刚才坐的位置上摊开的《海子诗全集》。

“你也喜欢海子?”

她问,眼睛亮亮的。

陈屿点了点头。

“真巧,”苏晚的笑容加深了,“他的诗……有种特别纯粹又悲怆的力量,像土地深处的岩浆。”

她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目光忽然被陈屿手边另一本摊开的书吸引——那是他刚才为了掩饰尴尬而随手拿的,一本介绍敦煌石窟艺术史的书,书页正好翻到莫高窟九层楼和月牙泉的航拍彩图。

“敦煌!”

苏晚低呼一声,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向往,“那是我的梦想之地!

那些壁画,那些色彩……总觉得那里藏着另一个世界的时间密码。”

她的指尖隔着虚空,轻轻描摹着书页上飞天的轮廓,眼神变得悠远而充满憧憬,“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坐在鸣沙山下,画下黄昏时分的莫高窟,让那些沉淀了千年的颜色在纸上活过来。”

陈屿看着苏晚眼中燃烧的、纯粹而热烈的光,那光芒仿佛穿透了图书馆的沉静,也短暂地驱散了他心头惯有的疏离。

他想起家乡小镇后面光秃秃的黄土坡,想起课本上关于丝绸之路的遥远传说。

敦煌,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存在于地理课本和遥远想象中的名词。

而此刻,这个词在眼前这个女孩的口中,却变得如此具体、如此充满生命的律动。

“很美。”

他低声说,目光落在书页上那片苍茫壮丽的黄沙与碧水之上。

“是啊,太美了。”

苏晚收回目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脸上带着点赧然,“看我,一说起画画就停不下来。

对了,”她像是想起了什么,“昨天真的谢谢你帮我捡画稿,尤其那张梧桐叶的速写……虽然湿了,但我重新晾干压平了,还挺有味道的。”

她顿了顿,琥珀色的眼眸首视着陈屿,带着真诚的歉意,“还有,把你的东西也撞散了,实在对不住。”

“没关系。”

陈屿摇摇头。

他想起了那张被苏晚慌乱抽走的、画着角落少年侧影的素描。

那画面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带着一种隐秘的、难以言喻的悸动。

他犹豫了一下,终究没有问出口。

“那……我先走了?

颜料还没收拾完呢。”

苏晚指了指图书馆大门的方向,脸上是干净明亮的笑容。

“嗯。”

陈屿应道。

苏晚像一只轻盈的鹅黄色蝴蝶,抱着她可能需要用的几本薄册子,转身汇入了阅览室门口的光影里,消失在梧桐树摇曳的枝叶剪影中。

陈屿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才慢慢走回自己的座位。

他重新拿起那本《海子诗全集》,手指却不由自主地伸向那本介绍敦煌的画册。

他翻开苏晚刚才凝视的那一页,目光停留在那飞天的衣袂和月牙泉的碧波之上。

午后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暖洋洋地照在书页上,也照在他的手背上。

指尖似乎还残留着刚才托住画册时,触碰到的、属于旧纸张的微凉触感。

图书馆里恢复了先前的宁静,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

但陈屿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那个叫苏晚的女孩,连同她画笔下的梧桐叶、她眼中的敦煌、她身上混合着松节油和阳光的气息,己经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悄然打破了这片属于他一个人的、惯常的沉静,漾开了一圈圈无声却清晰的涟漪。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着这无声的波动。

他低下头,目光落在海子的诗句上,却久久未能翻动一页。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5年6月23日 am10:18
下一篇 2025年6月23日 am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