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午,伦敦星夜:林小满沈叙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林小满沈叙:结局+番外)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

很多网友对小说《上海正午,伦敦星夜》非常感兴趣,作者“白羽青衣”侧重讲述了主人公林小满沈叙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八小时的时差,是晚安对早安的低语,是我这里日落而你正初醒。凌晨三点崩溃赶稿的林小满,误拨通了通讯录里那个尘封的号码。电话那头,是伦敦的夜晚,和被吵醒后声音低哑的沈叙。他没有生气,反而用建筑师的专业思维,为她解决了棘手的插画难题。一根跨国网线,重新连接了错位八小时的时空。他们用共享文档写情书,他记下她所有的喜好,在她熬夜的深夜定点投喂上海的外卖。可林小满始终记得,他是大学时那位遥不可及的沈学长,也是当年拒绝她社团申请的人。而沈叙的书架上,一直放着那张褪色的合照,照片一角,是那个他未曾说出口就错过多年的女孩。当误会消融,爱意渐浓,现实的考验却接踵而至。伦敦的雨夜,他因谣言缠身而被迫失约;上海的机场,她怀揣一腔孤勇却被困海关。他选择推开她以保护她,她却用画笔将他们的故事画给全世界看,取名《8小时之外》。最终,他跨越时区与过往,在某个上海清晨的七点,敲响了她的门。“林小满,现在我的早安,终于能亲口对你说。”…

点击阅读全文

《上海正午,伦敦星夜》内容精彩,“白羽青衣”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林小满沈叙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上海正午,伦敦星夜》内容概括:”沈叙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比凌晨时更慵懒些,像裹了一层棉花,“看到你的短信了,草莓发卡确实很好看。”林小满的脸颊瞬间红了,像被阳光晒透的苹果:“谢、谢谢……你还记得那个发卡?”她有点不敢相信,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居然还记得。“记得,”沈叙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当时在图书馆捡到过一个,和你说的很像,只…

上海正午,伦敦星夜

上海正午,伦敦星夜 阅读最新章节

未完待续的时差故事林小满坐在公交靠窗的位置,手里握着张阿姨给的茶叶蛋,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

公交缓缓驶过武康大楼,船型的屋顶在阳光下闪着光,她想起昨晚沈叙帮她改画时,窗外的这座建筑还浸在墨色里,现在却像被镀上了一层金箔,格外好看。

手机在包里震动了一下,她慌忙掏出来,屏幕上显示着“沈叙(伦敦)”的名字,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她深吸一口气,按下接听键,声音有点发紧:“喂?

沈先生?”

“是我。”

沈叙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比凌晨时更慵懒些,像裹了一层棉花,“看到你的短信了,草莓发卡确实很好看。”

林小满的脸颊瞬间红了,像被阳光晒透的苹果:“谢、谢谢……你还记得那个发卡?”

她有点不敢相信,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居然还记得。

“记得,”沈叙的声音里带着笑意,“当时在图书馆捡到过一个,和你说的很像,只是没机会还给失主。”

林小满愣住了,手里的茶叶蛋差点掉在地上:“你、你捡到过?”

原来当年她丢的发卡,真的被他捡到了!

“嗯,”沈叙说,“一首夹在一本建筑书里,后来搬了几次家,也没弄丢。

没想到失主是你。”

“那……那发卡还在吗?”

林小满的声音里带着期待,那个发卡对她来说,不仅是妈妈的礼物,还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沈叙说,“等下次有机会,还给你。”

“好!”

林小满的声音里带着惊喜,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

公交到站了,广播里传来“静安寺到了,请乘客带好随身物品下车”的提示音。

林小满慌忙说:“沈先生,我到站了,要下车了。

你快再睡会儿吧,伦敦现在应该还是凌晨。”

“好,”沈叙说,“你回家好好休息,别再熬夜了。”

“嗯!

你也是!”

林小满挂了电话,抱着包快步走下公交,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小区门口的早餐摊前排着长队,卖豆浆的李阿姨认出她,笑着挥手:“小林啊,今天这么早?

来杯热豆浆?

还是加两勺糖?”

“好嘞,李阿姨!”

林小满笑着跑过去,“今天还要一根油条!”

“没问题!”

李阿姨麻利地给她盛了杯豆浆,又拿了一根刚炸好的油条,“刚炸的,热乎着呢!”

林小满接过豆浆和油条,付了钱,一边走一边吃。

油条的酥脆和豆浆的香甜在嘴里蔓延,让她想起大学时,每次去动漫社活动前,都会在学校门口的早餐摊买一根油条和一杯豆浆,那时候的油条只要两块钱,豆浆一块五,却觉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早餐。

她走到自己住的那栋楼前,抬头看了看七楼的窗户——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像个还没睡醒的人。

她掏出钥匙开门,推开门的瞬间,一股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是她上周买的百合,虽然己经凋谢了几朵,却还留着淡淡的香味。

客厅的沙发上还放着她昨晚盖的毯子,茶几上有一本翻开的速写本,上面画着昨晚沈叙帮她改画时的场景——一个模糊的男生轮廓,手里拿着鼠标,屏幕上是《城市微光》的画稿。

她当时没注意,现在看来,画得还挺像的。

林小满把包放在沙发上,走到阳台。

阳台上种着几盆绿植,都是她从花市淘来的,虽然长得不算好,却给这个小房子增添了不少生气。

她看着楼下的樟树,嫩绿的叶片上还挂着露水,在阳光下闪着光。

她想起沈叙说伦敦的星星很亮,心里有点好奇,伦敦的星星和上海的星星,是不是一样的?

她回到客厅,拿起手机,点开微信,搜索沈叙的手机号。

头像还是一片空白,昵称是“沈叙”。

她发送了好友申请,备注是“林小满(上海插画师,那个丢了草莓发卡的)”,然后抱着手机坐在沙发上,等着他通过。

没过多久,手机震动了一下,微信提示“沈叙己通过你的好友申请”。

林小满的心脏跳得更快了,她点开对话框,想发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打了“你好”,又删掉,打了“谢谢你”,又删掉,最后只发了一个小小的笑脸表情。

很快,沈叙回复了,也是一个笑脸表情,和他昨晚在屏幕上画的那个很像。

林小满看着那个笑脸,突然觉得很安心。

她想起昨晚的崩溃和无助,想起沈叙的耐心和帮助,想起跨越八小时的时差,心里有种莫名的期待——也许,这个凌晨的误拨,真的会改变她的生活。

她抱着手机,躺在沙发上,慢慢闭上眼睛。

阳光透过纱帘照在她身上,暖洋洋的,像个温柔的拥抱。

她想起沈叙说的“你的画很好,值得被看到”,想起自己对画画的热爱,想起那个还没实现的梦想——举办一场属于自己的插画展。

也许,这个梦想,离她不远了。

而此刻的伦敦,沈叙坐在书桌前,看着微信对话框里的笑脸表情,嘴角忍不住上扬。

他拿起那本泛黄的相册,翻到那张有林小满的照片,指尖轻轻划过她的脸。

窗外的阳光穿过云层,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像极了很多年前,她画稿上的光影。

他点开对话框,输入一行字:“下次遇到图层问题,随时找我。”

然后按下了发送键。

时差还在继续,故事才刚刚开始。

在上海的晨光里,在伦敦的星光下,两颗被时光封存的心,正在慢慢靠近,用跨越八小时的温柔,书写属于他们的“早安”与“晚安”。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