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完结小说穿越明代宗,大明江山由我来守护(佚名佚名)_穿越明代宗,大明江山由我来守护佚名佚名全本免费完结小说
《穿越明代宗,大明江山由我来守护》中的人物佚名佚名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现代言情,“贝贝01”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穿越明代宗,大明江山由我来守护》内容概括:大明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率二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不但全军覆灭,而且大明天子还被瓦剌人活捉了!此刻整个皇宫内气氛凝重,所有的内阁成员,朝中重臣全部聚集在大殿之中,一个个神色惶恐,宛如天塌下来了一般。不过当朝皇帝都被抓去做俘虏了,这不就是天塌了吗?太后孙若微坐在凤椅之上,旁边坐着年仅两岁的皇孙朱见深。“平时你们一个个争的比谁都厉害,现在怎么不会说话了?”“圣上还在的时候待对你们可都不薄,如今他处境如此危险,你们倒是出个主意,到底应该怎么办!”满朝文武此刻都议论纷纷,在慌乱之中商量对策。<p……
现代言情《穿越明代宗,大明江山由我来守护》是由作者“贝贝01”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佚名佚名,其中内容简介:他们手持长戟,神情严肃,将跪着的人群团团围住。为首的侍卫长高声宣布:“奉郕王之命,今日抄家者皆是罪有应得,朝廷将彻查此事,绝不姑息!”他的话语刚落,人群中便爆发出一阵骚动,有人低声咒骂,有人则惊恐地四处张望。李夫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她挺直脊背,毫不畏惧地迎向侍卫长的目光。“我们李家世代为朝廷…
穿越明代宗,大明江山由我来守护 精彩章节试读
皇宫城外路过的百姓们纷纷停下脚步,围观着这一幕,他们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这?这是怎么了?那不是李太傅的夫人吗?她怎么也跪在这里?”
“李夫人后面那个不是刘侍郎的儿子吗?他怎么也跪在这里?”
有亲眼所见的路人提醒道:“你们没听说京城有几家官员被抄家了吗?”
“是啊,听说是朝廷动荡,有人私吞国库,现在连忠良之后都牵连进去了。”
“这世道真是越来越乱了,连李太傅这样的忠臣都难逃厄运。”
“嘘,小声点,别让人听见了,现在这局势,谁知道谁是忠谁是奸。”
李太傅的夫人跪在最前方,她的声音虽然嘶哑,却依然坚定有力,“我们忠良之后,何曾有过二心?如今却要因为朝廷的纷争而家破人亡,这天理何在?”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让围观的百姓们也不禁为之动容。
就在这时,皇宫的城门缓缓打开,一队侍卫走了出来。他们手持长戟,神情严肃,将跪着的人群团团围住。
为首的侍卫长高声宣布:“奉郕王之命,今日抄家者皆是罪有应得,朝廷将彻查此事,绝不姑息!”
他的话语刚落,人群中便爆发出一阵骚动,有人低声咒骂,有人则惊恐地四处张望。
李夫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她挺直脊背,毫不畏惧地迎向侍卫长的目光。“我们李家世代为朝廷效力,从未有过半点不忠之心。如今却要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
家破人亡,这难道就是朝廷的公正吗?”
侍卫长早有准备,从袖中拿出郕王亲手书写的诏书,朗声宣读:“李家谋逆,罪证确凿,今特命抄家,以儆效尤。”
诏书上字迹清晰,盖有朝廷的朱红大印,让围观的百姓们无从质疑。
李夫人听罢,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但她依旧不屈不挠地反驳道:“谋逆之罪,何来确凿?朝廷如此草率定罪,岂不是让天下人寒心?”
这时,李要带着锦衣卫匆匆赶到现场,他身穿锦衣卫的飞鱼服,腰佩长剑,众人见他到来,纷纷让出一条道路。
李要目光冷冽,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终定格在李夫人身上。
“夫人可是要抗旨不遵?”
“朝廷的决定,岂是你一个妇人所能质疑的?”
李夫人却毫不退缩,“朝廷的决定?朝廷何时变得如此不辨是非,不分青红皂白?”
“好!你要证据,那本官就给你证据!”李要冷笑着,从怀中掏出一叠文书,唰地打开,举起让李夫人看个清楚。
“这些是李家几年来从户部贪污的账目,每一笔都有详细的记录,李夫人,你还有何话说?”
朱祁钰翻了一夜的账本可不是白翻的,他早就知道抄家这一大动作定会引来朝中大臣的不满和反弹,提前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只有拿出确凿的证据,才能堵住那些大臣的嘴,让他们无话可说。
李要拿出的证据正是朱祁钰翻查多日的成果。
李夫人脸色苍白,“这些账目,分明是有人伪造,企图陷害我李家!”
围观的百姓们窃窃私语,有人开始怀疑,也有人仍旧坚信朝廷的决定。
李要冷笑一声,他并不打算给李夫人太多辩解的机会。
“伪造?这些账目经过户部和大理寺的反复核查,每一笔都有人证物证,你还要狡辩到何时?不仅是你们李要,这些账目牵涉到的官员,每一个都难逃锦衣卫的法网!”
李要一挥手,身后的成敬走上前,从袖中取出一叠厚厚的文书,故作咳嗽一声,然后朗声宣读起来:“此乃李家多年来与外族勾结,走私军火、粮食等违禁品的证据。每一条罪状都详细记录在案,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以下之人皆是贪污朝廷银两,罪行累累,证据确凿。他们不仅侵吞国库,还与地方豪强勾结,欺压百姓,无恶不作。随后便张贴在城门之上,如果若有是冤枉,可前来申诉。朝廷将一一查实,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成敬宣读完之后便将诏书交给侍卫前去张贴。
城门下,百姓们聚集起来,议论纷纷。有人摇头叹息,有人怒目而视,还有人面露惊恐之色。
“郕王英明!”一名老者突然跪下,高声呼喊,“朝廷终于要整顿吏治,铲除贪官污吏了!”
随着老者的声音落下,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百姓们纷纷跪倒在地,高呼“郕王英明”,表达他们对朝廷此次行动的支持和期待。
“朝廷此次行动,定能还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是啊,这些贪官污吏,害得我们百姓苦不堪言,早就该受到严惩了!”
在百姓们的咒骂中,李夫人等人皆是满脸惊惶,面红耳赤,何时受过这样的羞辱?
连冤情都不喊了,快速带着人灰溜溜地离开了现场。
六部衙门皆是听说了皇宫门外的动静,惊慌失措。
郕王此次行动绝非儿戏,慈宁宫如今也是风声鹤唳,自顾不暇。
当夜,王文下衙门时被一辆马车拦住去路。
“王尚书,我家大人有请。”
王文眯眼瞧了瞧马车边上挂着的灯笼,上面赫然写着“东”一字。他心中一紧,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微微颔首道:“请带路。”
马车缓缓前行,穿过一条条幽暗的巷道,最终停在了一座宏伟的府邸前。王文走下车,只见府邸门前站着几名身着黑衣的东厂番子,个个神情肃穆,目光如刀。
“王尚书,请。”一名番子领他进入府邸,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了一间装饰华丽的书房。
书房内,一名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书桌后,手持一卷奏折,神情专注。见王文进来,他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白若玉的脸庞,眉宇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此人正是东厂的厂公,权倾朝野的东厂督主王振。
“王尚书,久仰大名。”
王振站起身,微笑着迎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