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木正居朱祁镇)_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木正居朱祁镇热门小说大全
精品现代言情《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木正居朱祁镇,是作者大神“天使加百璃”出品的,简介如下:又名:《开局土木堡,我百岁老大爷稳坐朝堂》《大明:我苟成首辅,天幕却向朱元璋剧透我是权臣》好消息:我叫木正居,穿越大明,六元及第,辅佐六朝,成了权倾朝野的五朝首辅兼三朝帝师。坏消息:这代皇帝是个要去土木堡当留学生的二百五。更坏的消息:我的所有骚操作,都被天幕直播给了开国太祖朱元璋!…木正居原以为这辈子就是搞搞权谋,给朱家打工赚福报,顺便享受养老生活。可惜,总有人逼他加班。他想喝茶,皇帝朱祁镇非要去土木堡“留学”。木正居只好放下茶杯,让他明白什么叫“三朝帝师的权威”木正居想赏花,天幕却直播他当年忽悠朱棣“靖难”。木正居(满脸确信):“清君侧,奉天靖难,你就是太宗!”朱棣(虎躯一震):“先生真乃神人也!”木正居想睡觉,学生于谦跑来问他为何变得冷血。木正居(白眼一翻):“孩子,不玩权术,我拿什么护你这种愣头青?”百官:“木公不出,奈苍生何!”瓦剌留学生:“太傅,救我!”天幕另一头的朱元璋看着木正居忽悠他儿子朱棣造反,气得发抖:“好你个朱老四!反了天了!不对,先给咱查!把这个木正居给咱绑来当丞相!”“谁跟咱抢,咱跟他急!”朱棣:不是,冒出个天幕剧透就算了,爹你跨时空抢人是不是有点不讲武德?!…
小说《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是作者“天使加百璃”笔下的一部现代言情,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木正居朱祁镇,小说详细内容介绍:而此刻,这张试卷的主人,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正咬着笔杆,埋头苦思着最后一道大题那道题,给了三张人物画像,下面是一行行的空格请辨别以下人物,并写出其姓名、身份、主要功绩、名言及个人评价天幕外的众人,这才看明白了只是朱元璋看着第二张画像那张棱角分明的鞋拔脸,心中有了一种莫名不祥的预感而第一张画像,是一个身穿黑龙袍,气度威严的男人试卷的主人,那小孩儿抬笔略作思索,在姓名那一栏填上了:嬴政…
阅读精彩章节
面对朱元璋的话,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一个激灵,连滚带爬地跪领了旨意。
他甚至不敢多问一句。
查谁?
木正居。
在哪?
天知道在哪!
唯一的线索,就是那天幕上虚无缥缈的几个字。
“洪武三十一年,春,恩科”。
这算什么线索!
这跟在大海里捞一根绣花针有什么区别?
可皇帝的命令,就是天命。
毛骧带着一群同样满脸懵懂的缇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了一般地冲出了皇城。
一时间,整个应天府的官道上,全是奔走的缇骑。
马蹄声与呵斥声搅成一团,沿途的百姓商贩被吓得鸡飞狗跳,纷纷避让。
奉天殿前,朱元璋心中的那股子兴奋劲儿,还没完全过去。
他扭头看向身边的太子朱标,“标儿,看见没?”
“这才是真正的人才!”
“治河、治边、治国!咱光是听他那几句酒后胡话,就感觉脑子都亮堂了不少!”
说着,朱元璋指了指底下那群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的文武百官:“你再看看咱手底下这帮人,一个个不是之乎者也,就是跟咱要钱要粮!”
“真让他们办点实事,还不如这小子的几句胡话管用!”
朱标听着自己父亲这毫不掩饰的夸赞与贬低,只能报以苦笑。
不得不承认,他爹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就在这时,一个年迈的北方籍官员,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对着天幕的方向,竟是泣不成声地跪拜了下去。
这一刻,他们多么希望这位六元及弟的传奇北方首辅能够早生十年!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我北方士子,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这一跪,仿佛点燃了什么。
所有北方籍的官员,都默默地整理衣冠,对着天幕,深深一揖。
他们拜的不是天,也不是神仙。
而是那个给了他们希望,给了他们尊严的后生。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心中的畅快感更是达到了顶点。
收拢人心!
这才是真正的收拢人心!
这个叫木正居的小子,人还没出世,就已经帮他把最难搞的南北士子之心,给收服了一半!
他现在无比期待,期待天幕接下来,会如何讲述这位六元及第的传奇状元,是如何在咱的大明朝堂,搅动风云的。
然而,就在他愈发期待,甚至已经开始盘算着该给这位未来的“木先生”安排个什么官职时,天幕上的画面,却又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这位传奇首辅的经历,太过坎坷,也足够辉煌。
若从科考之初讲起,未免太过漫长。
嗯?
朱元璋眉头一皱,心里咯噔一下。
什么意思?
难道不讲了?
果然,下一行字,验证了他的预感。
我们择日,再正式介绍这位帝国首辅。
也只有到那时,世人才能见识到真正巅峰时期的他,了解到他不为人知,甚至连史书都未曾记载的另一面。
“我……”
朱元璋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没当场骂出声来。
咱都开口了,你就给咱看这个?
这天上的神仙,怎么跟那些说书先生一个德性!专在关键时候吊人胃口!
底下百官也是一片哗然,个个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失望与焦急。
而更让朱元璋恼火的,还在后面。
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他的知己,也是他的第一代正式主公兼伯乐……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这四个字一出,整个奉天殿前,陷入了一种比之前更加诡异的死寂。
“永乐大帝?是谁?”
“前朝有叫这个年号的皇帝吗?”
“怎么不讲木先生了,讲起别人了?”
百官之中,有一人脸色煞白,声音发颤地走出队列。
“陛……陛下!”
“永乐这个年号,使不得,使不得啊!”
朱元璋脸色一沉。
“说!”
那老学士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
“启禀陛下,前宋之时,那江南的贼寇方腊谋反作乱,用的年号便是‘永乐’!”
“此乃……此乃乱臣贼子之号啊!”
轰!
这句话,如同在滚油里泼了一盆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朱元璋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乱臣贼子?
他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太子朱标。
标儿宅心仁厚饱读诗书,绝不可能用这种犯忌讳的年号。
那还能是谁?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另外几个儿子。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最后,落在了那个从始至终都沉默的燕王朱棣身上。
被他目光扫过的几个儿子,无不心头一颤,下意识地低下了头。
朱元璋的心,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
天幕这话,明显是暗示这“永乐大帝”是位好皇帝。
可他的臣子又说,这年号是乱臣贼子用的。
这……这他娘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最让他憋屈的,还不是这个。
是天幕刚刚说的那句话。
“第一代正式主公?”
朱元璋在心里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字,一股无名火直冲天灵盖。
什么意思?
咱这个开国皇帝,费了半天劲儿,又是要查人,又是要亲自当主考官,结果到头来,咱连人家“正式”的主公都算不上?
咱就只是个“试用期”的?
咱这识人之明,难道还比不上一个用着乱臣贼子年号的“永乐大帝”?
朱元璋越想越气,越想越郁闷。
他感觉自己被这天上的神仙,给彻彻底底地耍了。
先是用木正居的经天纬地之才,把自己捧得高高的,让自己以为捡到了旷世奇珍。
然后又话锋一转,说这宝贝不是你的,是别人家的。
而且,你连当人家“正式”主公的资格都没有!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朱元璋黑着脸,对着身边的朱标低声吐槽。
“标儿,你给咱评评理!”
“这天上的神仙是不是脑子有病?”
“咱这儿正看到兴头上呢,他突然不讲了!”
“不讲就不讲吧,他转头去讲什么‘永乐大帝’,这不就是在故意暗示咱,咱朱家要出事吗?”
“关键是,他还说咱不是人家木先生的正式主公!”
朱元璋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咱,洪武大帝,开国之君,还配不上当他的主公?”
“那这个‘永乐大帝’,他到底是个什么三头六臂的人物!”
朱标看着自己父亲气急败坏的样子,心中也是百感交集,不知该如何安慰。
他只能硬着头皮道:“父皇息怒,这天幕所言,或许……或许另有深意。”
“而且能被后世之人称为大帝的皇帝,那一定不简单。”
“深意?咱看他就是故意气咱!”
朱元璋一甩袖子,脸色依旧不好看。
但朱标这句推测,倒也是让他心情平稳了些,甚至有些暗爽。
至于他方才的废相之心,此刻已经丢到了爪哇国去了。
丞相,咱不仅不废,还要找个最厉害的人来当!
就在朱元璋畅想未来的时候,天幕之上,光影再次变幻。
伴随着一阵雄浑而苍凉的号角声,一座巍峨的城池,出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那不是应天府。
而是一座北方雄城。
城头上,“北平”二字,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