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美人失忆后,成为帝王掌中娇(姜清虞萧泽砚)好看的完结小说_无弹窗免费阅读清冷美人失忆后,成为帝王掌中娇姜清虞萧泽砚
姜清虞萧泽砚是现代言情《清冷美人失忆后,成为帝王掌中娇》中出场的关键人物,“清清渔”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失忆后娇气作精美人vs疯批阴鸷恋爱脑帝王】【开局高位 宫斗非双洁 女主撩而不自知 攻心 开始即专宠】性格反差,失忆前清冷美人单方面孤立所有人,失忆后娇气美人作天作地镇国公府千金姜清虞,是远山巅上沾着薄雪的寒梅。住最偏僻的宫殿,穿最素净的衣裳,一年到头见不着皇帝两回面。宫人都说泠妃娘娘是块捂不热的寒冰,清冷得像尊没有活气的玉像,活该被陛下遗忘。直到那场意外落水,曾经不近人情的泠妃娘娘,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娇气包。“陛下,舒嫔的珠钗比臣妾的好看,臣妾要一支独一无二华美非常的。”“陛下,今夜打雷下雨,臣妾一人住得害怕,您听听臣妾的心,在一直为您跳动。”“陛下,昨儿您没来看我,可把臣妾伤心透了,以后您再敢去其他妃子的宫殿,臣妾就一头撞死好了!”……萧泽砚习惯了身边的小喇叭。可这一日,最爱粘着他的姜清虞迟到了一个时辰。萧泽砚决定亲自去找她。发现泠贵妃最华美的关雎宫不住了,衣裳首饰也不要了。甚至将他拒之门外。暴君翻墙而入,将美人儿抱在怀中。“小鱼儿,招惹了朕,就要做朕的皇后。”…
现代言情《清冷美人失忆后,成为帝王掌中娇》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清清渔”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姜清虞萧泽砚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萧泽砚目光转向脸色惨白的舒嫔。“舒嫔,你身为嫔位,不思调和,反而言辞激烈,以下犯上,直呼妃位名讳,当众妄加罪名,搅得六宫不宁。罚俸半年,抄录宫规五十遍,好好记住什么是尊卑上下!”他微微倾身,看着舒嫔瞬间褪尽血色的脸,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不容置疑的威压:“若再敢恃宠生娇,搬弄是非,朕不介意,让你换个位…
清冷美人失忆后,成为帝王掌中娇 在线试读
她没有添油加醋,只是陈述事实,但每一条都指向了藐视皇权和破坏宫规。
说完,她再次看向萧泽砚,轻轻补充了一句:“臣妾动手,是臣妾冲动,臣妾认罚。但若重来一次,有人胆敢如此质疑皇上赏赐,污蔑臣妾清誉,臣妾……或许还是会忍不住。”
她这话说得颇有技巧,既认了部分错,又将动机拔高到了维护皇权和自身尊严的高度。
萧泽砚听完,脸上沉凝的神色反而松动了些许,他指尖在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一下,忽然极轻地笑了一声。
这一笑,让舒嫔和李答应心头猛地一沉。
“朕记得,”萧泽砚开口,目光淡淡掠过脸色发白的舒嫔,“泠妃性子向来清冷,不喜与人争执,更不喜与人交恶。”
他顿了顿,语意微妙,“若非有人挑衅在先,触及底线,想来她也不会轻易动手伤人。”
他这话,几乎是明晃晃地偏向了姜清虞。
舒嫔难以置信地抬头:“皇上!臣妾……”
“够了。”萧泽砚打断她,语气转冷,“李氏言语无状,质疑御赐,毁坏御物,更兼行事毛躁,冲撞妃位嫔妃,禁足两个月,抄写《女诫》《女训》百遍,静思己过。”
李答应腿一软,瘫倒在地。
萧泽砚目光转向脸色惨白的舒嫔。
“舒嫔,你身为嫔位,不思调和,反而言辞激烈,以下犯上,直呼妃位名讳,当众妄加罪名,搅得六宫不宁。罚俸半年,抄录宫规五十遍,好好记住什么是尊卑上下!”
他微微倾身,看着舒嫔瞬间褪尽血色的脸,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不容置疑的威压:“若再敢恃宠生娇,搬弄是非,朕不介意,让你换个位分,好好冷静一下。”
降位分!
舒嫔眼前一黑,几乎晕厥过去,所有的得意和委屈都化作了冰冷的恐惧。
“至于泠妃……”萧泽砚目光重新落回姜清虞身上,看着她依旧平静的面容。
“动手伤人,终是不该。便罚你……亲自督造一件新的霞光锦宫装,料子朕会让内务府送去,何时做好,何时才算将功补过。”
这惩罚,轻得如同挠痒痒,甚至更像是给了她一个继续穿着华服的理由。
“臣妾,领旨谢恩。”姜清虞垂下眼帘,规矩地行礼。
无人看见的角度,她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待众妃嫔心思各异地行礼退去,凤仪宫内只剩下帝后二人。
方才那点维持表面的平和瞬间荡然无存。
萧泽砚并未立刻起身,他目光沉静地看向皇后。
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皇后执掌凤印,统理六宫,日后这等妃嫔间争风吃醋、搬弄是非的琐事,自行处置妥当即可。朕日理万机,无心,也无需在此等事上烦心。”
他话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敲在皇后心上。
皇后指尖微微一颤,面上依旧维持着雍容浅笑:“臣妾明白,是臣妾驭下不严,才让她们扰了皇上清静。”
萧泽砚不再多言,起身大步离去。
直到那抹明黄彻底消失在宫门之外,皇后脸上强撑的笑容才瞬间垮塌。
她猛地一挥袖,将手边小几上那串常年不离手的沉香木佛珠狠狠拍在桌面上!
紫苏吓得连忙上前扶住她微微颤抖的手臂:“娘娘息怒!”
皇后胸口剧烈起伏,她深吸一口气,闭上眼,复又睁开时,眼底已是一片沉冷的幽潭。
“一枝独秀,终究惹眼,也容易夭折。”
她轻声开口,像是自语,又像是说给紫苏听,“百花齐开,争奇斗艳,这园子才热闹,本宫这护花之人,也才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