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从派出所小警员进省厅沈砺李馨月热门小说_完结的热门小说重生后,我从派出所小警员进省厅沈砺李馨月
沈砺李馨月是现代言情《重生后,我从派出所小警员进省厅》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弦鸣”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天星市公安局大院,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伴随着“咚”的一声闷响,洁白的雪地里绽放出一抹鲜红,格外醒目。纪检调查组上楼用时三分钟,而副市长兼公安局长段青松下楼只用了三秒。段青松的坠亡,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引爆了天星官场。无数猜测、议论满天飞,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贪污受贿、徇私枉法,有人说是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也有人说是抑郁症……“沈砺,听说你们局长跳楼了,你没什么事吧?”电话那头,女友李馨月的声音十分急切。要论整个公安系统谁……

小说《重生后,我从派出所小警员进省厅》,现已完本,主角是沈砺李馨月,由作者“弦鸣”书写完成,文章简述:“刘所,您说这冰天雪地的,如果要打捞完整尸体,该怎么办?”沈砺一语中的,刘志业摇头叹息。“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湖面这么大,绵延百十里,要全面破冰打捞根本不可能。”“但如果找不到完整尸体,根本无法确定尸源。”“不知道受害者身份,我们便无从查起,难呐!”如果以2002年警方的刑侦技术,想要破案确实难如登…
在线试读
刘志业点点头,“根据我在清风湖二十多年的经验,即便入冬以后,也有几处向阳面冰层很浅,一碰就碎。”
“凶手也知道这几个薄弱点,大概率是附近的村民,不太可能是外地大老远特意跑来抛尸。”
“这一点,跟‘远抛近埋’的原则不太一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
刘志业的分析,跟沈砺不谋而合。
“刘所说得很有道理,晚辈又学到了。”
窝在小地方二十年,换了谁都会憋屈,最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
沈砺的夸赞,让刘志业十分受用。
“刘所,您说这冰天雪地的,如果要打捞完整尸体,该怎么办?”
沈砺一语中的,刘志业摇头叹息。
“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湖面这么大,绵延百十里,要全面破冰打捞根本不可能。”
“但如果找不到完整尸体,根本无法确定尸源。”
“不知道受害者身份,我们便无从查起,难呐!”
如果以2002年警方的刑侦技术,想要破案确实难如登天。
好在前世的沈砺爱看《老驴探案》节目,正巧刷到过这一期,印象深刻。
凶手就是附近的村民,名字不知道,但那不重要,只要锁定范围,慢慢排查就好了。
只要自己率先破案,少说也是个二等功。
有了重大立功表现,陈伟再想排挤自己就难了,相当于拿到了一块免死金牌。
后续再拿几个功勋,升迁就有了充分理由。
思绪纷飞之际,警笛声在耳畔响起,由远及近。
城西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的同志到了。
临近年关,维稳任务繁重。
案情重大,城西分局局长孙连诚特意批示,务必尽快破案。
由大队长徐怀义亲自带队,浩浩荡荡几十号人,七八辆警车,扑向清风湖现场。
看到现场一滩呕吐物,徐怀义当即皱起眉头,“这怎么回事?”
虞虹本想承认错误,但刘志业抢在她前面,率先解释:“不好意思徐队,是我吐的,岁数大了,见不惯太血腥的场面……”
徐怀义冷声呵斥:“老刘,你也是几十年的老骨干了,怎么这点场面还受不了?”
刘志业低声下气点头,“是啊,岁数大了,不中用了,越活越倒退了。”
在官场,倚老卖老并非完全是贬义,有时候堪当大用。
就比如现在,三十多岁的徐怀义,根本没法深究五十岁刘志业的责任,只能作罢。
人家都快退休了,一辈子没犯过啥大错,你还要让人家晚节不保,那就太过了。
但如果换成同样三十岁的虞虹,结果将截然不同。
徐怀义会毫不犹豫,追究她污染现场的责任。
轻则挨批评,重则记过处分,对她以后的仕途极为不利。
刘志业的担当,让虞虹既感动又愧疚,在一旁咬着嘴唇,一言不发,眼眶微微泛红。
沈砺不禁感慨,刘志业这样的好干部,为什么一辈子升不上去呢?
反而比他年轻许多的陈伟,能力平庸,学历平庸,除了会来事一无是处,早早坐上了副处级宝座。
马上还要接任一把手,再兼任副市长,跨入副厅级门槛。
人比人,气死人。
徐怀义认出了沈砺,不禁面露疑惑,“沈助理,你不在市局待着,跑清风湖来干嘛?”
沈砺淡然一笑:“徐队见笑,我已经不是局长助理了,申请调到清风湖干副所长了。”
徐怀义若有所思点头,“下来历练一下也好,在上面待久了容易不接地气。”
“不过,这种恶性凶杀案,你还是少参与为妙,免得留下心里阴影。”
他没有像虞虹那样刨根问底,给沈砺留足了面子,随即开始勘察现场。
专业刑警做出的分析判断,跟沈砺、刘志业之前讨论过的大差不离。
虞虹忍不住追问:“所长,你推理这么厉害,当年怎么不进刑警队?那可是升官最快的单位……”
“我倒是想……”刘志业苦笑摇头,“但并不是所有资源都能放到正确的位置上,不要想当然。”
这番话与马奔腾的观点不谋而合。
金子并不是在哪里都能发光,一块破布都能盖住光芒。
有些环境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官场亦然。
徐怀义听见了,特意调侃:“老刘,你要想来刑警队,我现在就跟孙局打报告,正好还缺一个副队长。”
刑侦大队比其他单位高半级,大队长徐怀义是高配副科级。
刘志业是正股级,调过去做副队长,属于平级调动,合情合理。
“徐队别拿我开涮了,我都五十多快退休了,哪还有劲头折腾……”
“老刘,你这就是妄自菲薄!”
徐怀义不以为然,“黄忠六十岁大杀四方,廉颇七十岁尚能饭否,姜子牙八十岁封侯拜相,哪个不比你岁数大?”
“我真不是大器晚成的料……”
刘志业并不傻,能看出来沈砺之前是在故意装糊涂,其实脑子转得比谁都快。
于是把沈砺推到前面,主动引荐给徐怀义。
“你要真有心当伯乐,不如把小沈招过去,他是个搞刑侦的好苗子。”
“哦?何以见得?”
沈砺此前一直是纯文职干部,从未接触过刑侦,被徐怀义质疑也很正常。
“沈老弟,把你看出来的细节,给徐队讲一讲。”
这是个表现的机会,不能再藏锋守拙,必须露一手给徐怀义看看。
不然以后谁当伯乐举荐自己?
沈砺脱口而出:“徐队刚才分析过的,我就不再重复了,只补充几点没提到的。”
“第一,包裹尸块的防水布外围打了绳结,这种绑法很不常见,应当留意一下。”
“第二,从刀法来看,下手快准狠,凶手显然是带着情绪的,仇杀、情杀的概率较大。”
“第三,作案现场一定会有大量喷溅性血液,分尸也需要隐秘环境,应当重点排查独居、家里搞装修、刚刚粉刷过墙壁的居民。”
“第四,挨家挨户收集DNA,与防水布留下的生物信息做对比,或许会有惊喜。”
话一出口,语惊四座。
全场目光齐齐聚焦沈砺,所有人都是一副惊讶的表情。
刘志业拍拍徐怀义的肩膀,“怎么样徐队,我说小沈是块好苗子吧?”
徐怀义原先对沈砺的印象就是“书呆子”、“工具人”,现在却是刮目相看。
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欣赏之色,反而提出了异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