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案件复查办公室赵启明陈晓声小说免费完结_完本热门小说特别案件复查办公室赵启明陈晓声
悬疑惊悚《特别案件复查办公室》,讲述主角赵启明陈晓声的甜蜜故事,作者“Livyvy的影分身”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社会派推理+刑侦群像 单元案件 非爽文 无金手指 致郁 无任何感情线】这是一个特殊的部门,拥有最大的侦查权限和最小的处置权限。每一个人都是“流放犯”,也都是这个系统里最稀缺的存在。…
悬疑惊悚《特别案件复查办公室》,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赵启明陈晓声,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Livyvy的影分身”,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房间挺宽敞,却显得有些空,靠里墙摆着几个银色的金属文件柜,柜门上的把手都磨得发亮,中间一张长桌是大家平时开会、讨论案子的地方,旁边散落着几把椅子。最显眼的是墙上那块巨大的白板,现在还是干干净净的,只在角落留着上个案子没擦干净的几个马克笔印子。赵启明把档案袋放在长桌上的时候,周谨和方拓己经到了。周谨坐…
特别案件复查办公室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特查办的办公楼藏在市局大院最里头,是栋三层的老楼,墙皮都有些斑驳了。
顶楼整层都是他们的地盘,走上去的时候,楼梯还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是在抱怨这栋楼的年头。
推开办公室的门,最先闻到的是旧纸张混着消毒水的味道。
前者是老赵常年泡在档案室带出来的,后者则是周谨总爱用酒精棉片擦桌子留下的。
房间挺宽敞,却显得有些空,靠里墙摆着几个银色的金属文件柜,柜门上的把手都磨得发亮,中间一张长桌是大家平时开会、讨论案子的地方,旁边散落着几把椅子。
最显眼的是墙上那块巨大的白板,现在还是干干净净的,只在角落留着上个案子没擦干净的几个马克笔印子。
赵启明把档案袋放在长桌上的时候,周谨和方拓己经到了。
周谨坐在桌子最里面,面前摊着个笔记本,手里捏着支笔。
他以前是市局物证鉴定中心的顶梁柱,据说当年因为非要揪着一份证据的瑕疵不放,跟上面闹了矛盾,最后才发配来了特查办。
这人话不多,眼神却毒得很,不管是物证上的小划痕,还是证词里的小漏洞,都别想逃过他的眼睛。
方拓则靠在桌边,手里转着个打火机,嘴角还带着点笑。
他早年在基层刑警队待过,后来又去了经侦,三教九流的人都认识,手里的线人能从街头排到巷尾。
跟周谨的“冷”不一样,方拓身上总带着股烟火气,再难打交道的人,他三两句就能聊上话。
“案子情况我大概跟你们俩说下,”赵启明把档案袋打开,拿出里面的卷宗副本,分别推给两人,“育英中学的,高三女生坠楼,分局定的是被同学霸凌自杀,但疑点不少。”
他的话刚落,周谨己经伸手把卷宗拿了过去。
这人翻页的速度快得很,眼睛扫过纸面,手指还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着。
方拓说,这是周谨琢磨证据时的习惯,敲得越急,说明他越觉得不对劲。
没一会儿,周谨就从卷宗里抽出几张照片,摊在桌子上。
第一张是打印出来的遗书,纸边剪得整整齐齐,上面只有林晓雯一个人的指纹;第二张是短信截图,上面的文字透着股恶意,发送时间标着11月5日下午3点半;第三张是网吧的IP记录,显示发送短信的设备是“蓝海网吧”的3号机;最后一张是便利店的监控时间轴,陈晓声在那个时间段正在搬货。
“这里有问题,”周谨的声音很平,像是在说今天天气怎么样,他指着那张遗书照片,“打印件,只有死者指纹,这本身就有点怪。
谁写遗书会用打印的?
还只有自己的指纹?
纸就没人碰过?”
他顿了顿,手指又指向遗书的边缘:“你们看,纸上没有一点压痕。
正常情况下,就算是打印的,拿在手里的时候,手指发力不一样,多少会留下点痕迹。
但这张纸,就像……就像有人专门做出来的,不是当时情绪上来搞出来的东西。”
方拓凑过去看了看,又拿起那张短信截图:“分局说发送短信的IP是蓝海网吧3号机,可陈晓声那时候在便利店打工,监控拍得清清楚楚,连手机都没掏出来过。
他们怎么解释的?”
“说网吧IP可能被远程操控,还说监控时间有误差,”赵启明叹了口气,“这话连他们自己都没底气,报告里写得模棱两可。”
“逻辑跳得也太远了,”周谨皱了下眉,这是他为数不多会露出明显情绪的时候,“远程操控需要技术,陈晓声一个高中生,还是靠奖学金上学的,他哪来的这种技术?
还有监控时间,便利店的监控连收银台的时钟都拍进去了,跟网吧服务器的时间对过,差不了几秒。
分局这解释,更像是为了圆结论硬凑的。”
方拓没再看照片,而是翻起了林晓雯和陈晓声的背景资料。
他翻得不快,还时不时停下来,用手指在纸上划两下。
“林晓雯,高三(7)班的班长,还是学生会副主席。”
方拓念出声,眼神扫过资料上的照片。
女孩扎着马尾,笑起来眼睛弯弯的,穿着育英中学的蓝白校服,看着特别阳光。
“家里条件好得很,父亲是宏图集团的董事长,母亲是市政协委员。
成绩也拔尖,上次期中考试是年级第三。
标准的‘别人家孩子’啊。”
他又翻到陈晓声的资料,语气沉了点:“陈晓声跟她同班,父亲以前是机床厂的,下岗后在工地打零工,母亲做家政。
成绩倒是不错,靠特招奖学金进的育英。
性格写的是‘孤僻、内向,不爱跟同学说话’。”
方拓把资料合上,手指敲了敲桌面:“你俩发现没?
这俩人的对比也太鲜明了。
一边是家境好、成绩好、长得也好看的‘完美受害者’,一边是出身普通、性格内向的‘贫困生加害者’。
这标签一贴,网上能不炸吗?”
他想起刚才来的路上,刷到的那些评论,全是骂陈晓声的,还有人说“寒门出贵子是假的,出恶魔是真的”。
“现在的人就爱信这套标签化的东西,”方拓撇了撇嘴,“谁还管真相到底是什么?
只要故事够刺激,够有‘反差感’,就有人愿意传。
分局大概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这么快下结论吧?”
周谨没接话,还在盯着那些照片看。
他从口袋里掏出个放大镜。
这是他的老习惯,不管看什么证据,都要拿放大镜再扫一遍。
放大镜对准遗书边缘的指纹。
“老周,你接着啃你这些技术硬骨头,”方拓拍了下周谨的肩膀,“我去跑一趟育英中学,跟校方聊聊,再找几个学生问问。
我倒想看看,这‘完美受害者’和‘贫困生加害者’的标签底下,到底藏着什么没说出来的事儿。”
周谨抬起头,点了点头:“有情况随时说。
对了,去学校的时候,留意下他们打印室的墨粉。
我怀疑遗书不是在学校打印的,需要确认下。”
“放心,忘不了,”方拓笑了笑,把资料塞进包里,又转头对赵启明说,“赵头,我先去学校,晚点儿回来给你汇报。”
赵启明挥了挥手:“注意分寸,别跟校方闹僵。
毕竟是重点中学,又是敏感案子,别再惹出新麻烦。”
“知道啦。”
方拓应了一声,抓起外套就往外走。
办公室的门被他推开又关上,带进来一阵冷风,把桌上的几张照片吹得动了动。
周谨把放大镜收起来,又拿起那张便利店的监控时间轴。
照片上的陈晓声穿着蓝色的工装,弯腰搬着一箱饮料,动作看着挺吃力。
他的手机放在右侧裤袋里,鼓鼓囊囊的,确实没拿出来过。
“3点28分到3点35分,正好是短信发送的时间,”周谨对着自己的笔记本小声嘀咕,“这段时间里,他一首在搬货,没有任何操作手机的动作。
分局说他远程操控网吧电脑?
就他这个手机型号,连个像样的远程控制软件都装不了吧?”
他以前处理过不少电子证据的案子,知道像陈晓声用的那种老旧智能机,性能差得很,别说远程操控电脑了,有时候连打开个大点的网页都费劲。
周谨又翻到卷宗里分局的技术报告,里面写着“不排除陈晓声雇佣他人远程操控的可能”,但没任何证据支撑。
他忍不住皱了皱眉,这哪是办案?
简首是凭空猜测。
“赵头,”周谨抬起头,“我想去市局物证鉴定中心一趟,把这份遗书再做个详细检测,主要是指纹和墨粉成分。
分局的检测太粗糙了,很多细节都没提到。”
“去吧,需要什么手续跟我说,”赵启明点了点头,“对了,跟鉴定中心那边打好招呼,就说是特查办的案子,让他们多上点心。”
“嗯。”
周谨应了一声,把桌上的照片和资料仔细收进卷宗,又从文件柜里拿出个新的物证袋,把遗书的复印件放了进去。
他习惯把所有可能用到的证据都单独装袋,标好标签,免得弄混。
收拾好东西,周谨也拿起外套往外走。
他走得很稳,每一步都踩得很实,就像他对待证据的态度。
不慌不忙,却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办公室里一下子就剩赵启明一个人了。
他看着桌上摊开的卷宗,又看了看墙上的白板,轻轻叹了口气。
这案子看着是个简单的校园坠楼案,可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了。
舆论、阶层、还有分局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疏漏。
他拿起手机,给老赵发了条消息:“帮忙查下育英中学最近几年的学生投诉记录,特别是关于校园霸凌的。
另外,再查下林晓雯的班主任李振华,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背景。”
老赵是市局的“活档案”,退休后被返聘到特查办,不管是几十年前的旧案,还是各单位的人事关系,他都门儿清。
这种需要挖背景的事儿,找他准没错。
没一会儿,老赵就回了消息:“好嘞,我这就查,晚点儿给你结果。”
赵启明放下手机,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市局大院。
主楼那边人来人往,显得很热闹,跟这边的安静形成了鲜明对比。
特查办就是这样,永远待在角落,却要处理那些最棘手、最容易得罪人的案子。
他想起王海山说的话,“这案子盯着的人太多,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确实,一边是有权有势的林家,一边是等着清白的陈家,还有网上无数双眼睛,稍微有点差池,不仅特查办要受牵连,整个市局的公信力都会受影响。
“希望老周和方拓能尽快找到突破口吧。”
赵启明心里琢磨着,又走回桌前,拿起卷宗,仔细翻看起来。
他得再把案子过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被漏掉的细节。
有时候,真相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