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代码)

点击阅读全文

本文目录一览:

  • 1、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
  • 2、文物修复专业选什么科?
  • 3、文物修复专业的大学
  • 4、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是学什么的,课程有哪些?
  • 5、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就业前景

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

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

培养目标及要求

本专业以培养文物鉴定与修复,艺术品经营与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为文博,新闻等文化事业单位,文化艺术公司及投资机构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能在博物馆,画廊,银行,拍卖公司及艺术品投资公司等机构从事服务,经营,投资,管理,教学及研究等各项工作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

书画鉴定,陶瓷鉴定,古籍鉴定,玉器及工艺品鉴定,书画修复,陶瓷修复,古籍修复,工艺品修复,木雕,泥塑,管理学,市场营销,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

〔文物鉴定与修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基础,既具备系统文物鉴定、保护和修复知识,又掌握旅游学专业知识和实用技巧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定位明确,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文物管理部门从事文物管理工作;在各类旅游区、博物馆担任文物导游;在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旅游景点从事文物保护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中国历史、中国旅游资源、旅游学概论、鉴定学基础、古文字学、文物保护理论基础、中国古代文化之一(山水、古建筑、园林)、中国古代文化之二(宗教、民俗、饮食、文化)、古代建筑鉴赏与保护、珠宝玉器鉴赏、书画鉴赏、古籍鉴赏、古钱币鉴赏、青铜器鉴赏、陶瓷器鉴赏、导游基础与实务、文物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市场营销。

文物修复专业选什么科?

文物修复与保护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

该专业是一个文理交叉、理工渗透,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知识相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主要培养既掌握数理化和历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识,又掌握文物材质分析、文物修复技能,能在博物馆、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机构从事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中国考古学通论、文物学概论、博物学概论、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无机质文物保护、有机质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材料学、防腐防霉杀菌概论、文物修复与保护实验、古建保护与维修、文物近代分析技术、文物与环境等。

就业方向:文物类机构:文物修复、文物保护、博物馆设计、文物管理、文物鉴定; 教育类机构:历史教师。

2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文化、文物、博物、环保、建设、公安、海关、旅游及科研、高校等部门,从事教育、科研、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

据国家文物局调查显示,全国文物系统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而我国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全国也不过2000人,许多博物馆里几乎没有专业文物修复人员。补齐文物修复人才缺口实为文物保护工作之急。

耗时高、回报率低,也是时下我国文物修复人才严重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弥补文物修复人才缺口,既需要推动行业由冷转热,走进公众视野,又不能仅仅止于热热闹闹,它还需要一种“十年磨一剑”的人才培养耐心。

上世纪60年代,在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仲超的支持下,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正式成立,文物修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更成就了郑竹友、金仲鱼、金禹民等一代文物修复名家。但面对当下文物修复现状,这种传统手工技艺的师徒模式再难填补巨大的人才漏洞,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妙手回春”也难以应对数以百万计亟须修复的珍贵文物。

文物修复专业的大学

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为了满足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需要批准开设的一个专业,该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和文物鉴定的基本技能。

文物修复专业的大学有哪些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2.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现设有中国画-学院、造型学院、 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八个专业分院, 并设有造型艺术研究所、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3.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是学什么的,课程有哪些?

首先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主要是学习独立开展书画修复、古籍修复、陶瓷修复的能力。并具有编写修复方案、编辑艺术、预测研究流行趋势、策划展示文物展品、设计的能力创作文化创意作品。适应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生学习前沿学科知识,开阔视野,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并在校内外建设了多个实训基地,实施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终身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

专业基础课程有古汉语、中国古代史、国史概论、考古概论、体质人类学、博物馆学概论、文物保护基础、文物保护法、素描彩线等。毕业生可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科研院所、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考古发掘研究机构、各省市博物馆等相关工作。以文物修复技能为重点,培养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其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是一门文理交叉、科技渗透、现代科技与人文知识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艺术修养和文物博物馆知识,掌握各类文物修复与保护、文物鉴定与再生产以及现代科学新技术新方法的传统方法,能够从事在文物鉴定、文物修复保护和复制等方面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要知道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文物艺术品市场调研、文物鉴定与修复和文物市场管理技能。对学生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建设有设施先进、功能完备、技术力量雄厚的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建成具有国家级标准的文物保护修复综合技术中心,校外与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人民文博等26家文博单位融合联动,形成产学研用实践教学体系。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就业前景

文物修复专业就业前景较好,现在文物修复师人员缺乏,但是要入行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见到成效,所以想找一份好工作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文物保护的目的是防止文物古迹因自然力作用所造成的破坏,而文物的构成材料包罗万象,保护文物需要采用多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文物修复人员又必须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艺术修养,所以,文物保护科学不仅是交叉学科,也是综合学科。

这个专业培养的是既掌握数理化和历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识,又掌握文物保护材料的合成、分析、文物修复等实际技能,能在考古、博物馆、文物管理机构从事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开展相关实验室与现场试验,编写保护修复方案的能力。

3、具备使用专业工具及材料,进行文物残损部位的补全、粘结及表面全色的能力,能够使用涂覆工具或设施封护文物表面。

4、具备拍摄照片、绘图和记录、编写修复文档的能力。

5、具备对文物现状进行勘察,明确病害及发生机理的能力,并能对文物状况进行研判,提出保护修复方法。

6、掌握文物鉴定的知识和技能。

                       
上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am3:37
下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am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