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2011年高考江苏历史试题选择题
- 2、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22题第三小题的答案
- 3、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考纲(全部)详细
- 4、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的答案
2011年高考江苏历史试题选择题
A,活版技术北宋时开始。
B,活版之前,不仅只有手抄,还有雕版印刷书,如《金刚经》,就是唐朝时,雕版印刷成书的。
C,活版最早用的是泥活字,而非木活字。
D,正确。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22题第三小题的答案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22题第三小题的答案:
22.答案要点:(13分)
(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3)略。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考纲(全部)详细
历史考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和考试范围没有变化,依旧强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学科主干知识依然是考查的重点。某些主干知识有连续考查的现象。主干知识包括中国古代各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中国近现代各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关系领域与近代化趋势有着内在联系的重要史实;世界主要国家民主政治、经济生活、科技文化和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其全球化趋势与进程;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史实比较。体现主流史学观念的变化。当代的史学思想和方法,是命题组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主要是体现全球史观或世界体系论、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以及“新史学”的各种流派和方法,如计量史学、心态史学、结构史学等。体现时代气息。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具有长久价值的热点问题。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与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深受近几年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的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C D D B A A B C C D
A C A B C D B D A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共4小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两小题。
21.答案要点:(12分)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2)表象:风俗。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2.答案要点:(13分)
(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3)略。
23.答案要点:(15分)
(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
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3)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
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
(4)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进政治变革。
24.
A答案要点:(10分)
(1)方式:官营。
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B答案要点:(10分)
(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
(2)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认识:经典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实践完善与发展理论。
C答案要点:(10分)
(1)具体地点:①埃塞俄比亚 ②肯尼亚
距今年代:③400万年以上(或450万年以上)
实物证据:④早期人类化石(或最早人类近亲化石)
(2)关联: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古人类从非洲向全球扩散。(或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某些地区,并由此向世界各地扩散。)
(3)方法:跨学科史学方法。
史观:种族优越论;欧洲中心论。
证据:考古学证据。
D答案要点:(10分)
(1)原因: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遇难同胞丛葬地之一。
人数:30万;年份:1937年。
(2)规定: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能够引起共鸣,并与具有一定意义的事件密切相关的历史遗产。)
特殊作用:具有警示意义。
(3)规定:真实性和完整性。
意义:反映了人类自身在过去造成的不可挽回的错误,告诫世人不应重犯历史错误。(或牢记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