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下三叠泉
- 2、下三叠泉 阅读理解
- 3、《下三叠泉》中“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的含义
- 4、下三叠泉 阅读答案
- 5、《下三叠泉》
下三叠泉
下三叠泉 张抗抗
多奇怪,竟然是一直往下走。
参差不齐的石阶,夹在突兀嶙峋的峭壁之中,朝望不见底的深谷延伸,两边时而钻出一株已被无数路人摸得光滑了的树杆。飘忽不定的雾气,在密密的林间回荡,只听得那一路召唤我们的山泉,就在不远的石壁后、溪涧里哗响,却总也走不到头,总也不见这座名山最最吸引人的所在——三叠泉。
过了观瀑亭,石级便几乎是垂直朝下。它们险峻陡削、不时变换方向,形成重叠的“之”字形,铺向谷底。无论远来的游客怎样在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中途,气喘吁吁的抱怨这艰难的旅程,咒骂那不肯轻易露面的庐山水神,石阶总是默默无语,执拗的要把人带到四面是万丈悬崖的深涧中去。
我知道,退路是决没有的。
回到观瀑亭去,便只能远远的欣赏三叠泉的雄姿,没有银河飞泻的快感,没有水珠迸溅的凉意,就像欣赏一幅风景画。看风景画,又何必千里迢迢来庐山呢?
庐山人说:“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
既然已经出征,又干吗找退路呢?
可我仍然觉得奇怪,我到过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无一不是先向上攀援、攀登、向上走,才有蓝天、白云、山峰、雄鹰∙∙∙∙∙∙
只有这三叠泉,一个劲朝下、朝下,望不见天顶,只有冉冉云雾,弥漫在我脚下,将我轻轻包围、淹没∙∙∙∙∙∙
“负弦波!”一位年轻的旅伴说。
“太好了!不过,似乎正弦波更能代表前进的规律?”
简单说,负弦波是从负极进入正极;正弦波是从正极进入负极。后者的波形符号是先上后下,而前者,恰恰相反。
“人们不大容易相信,获取最宝贵的东西有时并不在山顶,是吗?”
“三年前我们曾去三叠泉,就是从石壁上爬下去的。”
他指着对面的绝壁说。我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从绝壁上寻找三叠泉,自然是没有退路的。他们亦是走到走不下去时,才自己辟出一条路来∙∙∙∙∙∙
我们终于走进那幅凝固的画中来了。沐浴在霏霏雨雾之中,顿觉清凉。默默倾听那奔腾不息的山泉无穷无尽的喧嚣,细细体味这山、泉、林、雾终成一体的庐山在众山之中独一无二的含蓄美,似乎又寻到了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庐山的真面目。
这罕见的三级瀑布,必是集几千年日月之精华,才蕴含了如此巨大的能量和魄力从高山之巅一跃而下,完成这等雄伟的壮举。我仰望这百丈银练,觉得自己变渺小了∙∙∙∙∙∙而这种感受,却只有走了那么险陡的一段“下坡路”,站在峡谷涧底才会得到的。
如果按原路回去,便一直是朝上走。真奇怪,回路是向上的∙∙∙∙∙∙
下三叠泉 阅读理解
18、三叠泉是庐山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三叠泉能体味到山、泉、林、雾终成一体的庐山在众山之中独一无二的含蓄美。3分,意对即可。
19、句子摘录:(1)“只有这三叠泉,一个劲朝下、朝下,望不见天顶”
(2)真奇怪,回路是向上的
《下三叠泉》中“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的含义
三叠泉是庐山的第一景,解释下三叠泉是瀑布哈,分3级阶梯流下全长155米。。。只要是下雨天后它的水流非常的大很漂亮。。。但是想看这么好的景色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很难爬的。。。不过建议要想去玩的话可以从下面海会镇往上爬。路上的景色也很不错的。
“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是三叠泉景区的标语啦。到了庐山一定要去三叠泉去玩玩要不就白到庐山了
下三叠泉 阅读答案
附答案:(17分)
1、三叠泉是庐山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三叠泉能体味到山、泉、林、雾终成一体的庐山在众山之中独一无二的含蓄美。3分,意对即可。
2、句子摘录:(1)“只有这三叠泉,一个劲朝下、朝下,望不见天顶” (2)真奇怪,回路是向上的??????每句1分。体会好处:从内容或结构说任一方面均可。2分。
3、题目更恰当。从文章的主要内容,材料的详略与中心的关系,文章所表现的主题等选择一个方面,言之成理即可。3分。如果认为《游三叠泉》更好,并能自圆其说,说得有理,可酌情给分。
4、没有统一答案。3分,言之有理即可。如从山泉“在不远的石壁后、溪涧里哗响”感觉山泉在“召唤”,从山泉的“奔腾不息”感觉山泉在“无穷无尽的喧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泉活泼、俏皮的情态,惹人喜爱。又如以石阶的“默默无语”,状写其执拗的性格。再如抓住云雾的飘忽不定、弥漫、浓密的特点,写出其将“我”轻轻包围、淹没的动人情态,渲染了庐山的含蓄美。
5、没有统一答案。例:从绝壁上寻找三叠泉,自然是没有退路的。是走到走不下去时,才自己辟出一条路来??????可见,这路绝不是一般的“下坡路”,而是探索之路。所以说,获取最宝贵的东西有时并不在山顶。
《下三叠泉》
3.凝固的画指三叠泉说凝固是因为这景色实在太美了,就像一幅宁静的山水画。(无视吧无视吧。) 4.不好,“游”表示的一种轻松畅快的意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