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排名2021(软科排名是什么意思)

点击阅读全文

本文目录一览:

  • 1、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排名前十位的是哪些学校?
  • 2、“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新的排名有什么新变化?
  • 3、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哪个大学居首位?
  • 4、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 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 6、中国软科大学排名2021最新排名是什么?

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排名前十位的是哪些学校?

据媒体报道,2021年5月6日,软科正式发布2021中国大学排名,而本次排名共有1200多所高校参加,其中清华大学位列第一名。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发酵后,引起了网民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部分网民认为,因为理工科院校在学术成果上更容易发论文,出科研专利,所以总体排名会相较于文科院校更高;也有部分网民认为该排名未考虑地域影响等因素,因此高考生在选择院校时不可完全以此作为参照。那么此次排名前10位的是哪些学校呢?有哪些令人意外的表现呢?以下笔者讲讲讲自己的看法。

一、此次排名前十名的大学有哪些

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排名前10的大学分别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以及西安交通大学。我们可以看到排名前10位的大学基本是top2高校加上华东五校,再加上武大华科以及西交大。

二、未考虑地域因素,高考生报考时不应完全参照于此

笔者在看到此份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时,笔者认为,高考生在报考时不能完全参照于此,因为在其中未考虑到地域因素,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北京理工大学在分数以及招生门槛上要高于武汉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而这些都是地域因素所导致的,实际上在哪一个地区进行学习,会影响到尔后的实习以及工作,在落后地区读大学,不意味会对学习造成影响,但是在找工作以及实习的过程中,则会受到种种限制,因此高中生在考虑报考院校时要考虑到学校的地域因素。

三、西安交通大学重新回归前十

在此次排名前10的大学中,西安交通大学重新回归前10名,西安交通大学受制于西安地理位置的偏远,所以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差距呈不断加大的态势,但是在西安交通大学王树国校长的带领之下,创新港的建立使得西安交通大学抓住了一带一路的机遇,目前西安交通大学正在重新复兴的道路之上。

四、单科性质大学排名相对较低

而在看到榜单之时。笔者认为在软科排名之中,单科性质类大学的排名相对较低,尽管软科已经将财经类、政法类等专业性质大学重新单独排列,但是以社会科学为主打学科的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竟然低至了第18名,由此可见,在此榜单之中,单科性质大学排名相对较低。

“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新的排名有什么新变化?

据媒体报道,2021年4月26日软科发布了中国大学排名,其中有1200所本科层次的高校参与了本次排名,软科将这些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大学,单科性大学以及非公办类大学。而在新的排名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以下变化。笔者将对此进行详细讲解。

一、哈工大、西交大并非“嘻哈二将”

在现在的网络舆论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其实C9高校之中只有两所学校,即是嘻哈二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其实这也反映了社会中所存在的一种问题,即人们认为在非发达地区办学的学校,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也会对学校实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在此次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安交通大学的排名为全国第十,哈尔滨工业大学为全国第十一,他们的名次相比之前甚至有上涨,所以扎根于西北,扎根于东北,并不意味着学校就会受到限制,哈工大,西交大并非嘻哈二将。

二、厦门大学的坠落

一个学校若想在长时间之内为人们所尊崇,那么它所应该建设的是治学能力以及它们的研究能力,而笔者想讲到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在近10年的时间里,始终在营销其美好的风景,但是始终在治学和研究上并没有过于深入的成果,此次厦门大学在全国的排名已经跌至全国第26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所学校若是只追求于对于学生的舒适享受,对于校园的建设,而非是自身治学能力的提升,那么这所大学又何以为大学呢?

三、希望南开大学可以复兴

在此次软科所发布的中国大学排名中,笔者发现南开大学的名次已经跌至第20名。但是对于南开大学这所有着红色基因与允公允能的表现的学校,笔者认为,南开大学不应仅只限于文理科的建设,应该与天津大学进行工科的交流,在当前一所学校的提升与其综合实力还是有一定的关系,也希望南开大学这所位于津河之畔的学校可以再度复兴。

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哪个大学居首位?

就在今年的6月22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发布了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排名中一共包括了509个本科专业,有925所高校上榜。北京大学位居榜首,其次分别是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位居第四的是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并列。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的是所有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排名,这就意味着全国这925所高校中有28550个专业上榜,排名以全国排名前2%或者前2名作为最高A+的标准,这也预示着学校的综合实力占据了主导性优势。在232所有A+专业的学校中,双一流高校共计118所,这些高校中占全国A+专业总数的85%。

排在榜首的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领先,这也就是排名的规则。清华大学A+专业数为59个,浙江大学A+专业数为49个,而同时位列全国第四的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A+专业数都是40个。排名前十的其他几个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也就是说,本次“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拥有独一无二的评价框架,这涵盖了三个方面,分别是学校、学科、专业三个维度,排名的指标体系设置围绕着教学、生源、环境、学科等展开,19项测量指标都是对学校综合实力的考核测评。当然这种说法只是就部分专业而言,毕竟各所学校的主要专业并不完全相同。A+专业数量反映的是学校高水平专业的数量,但还是受限于学校规模,因此A+专业精度也是本次考评的重要依据。

这次的排名对于学子们明确目标以及志愿报考而言,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

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浙江大学

4、上海交通大学

5、复旦大学

6、南京大学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华中科技大学

9、武汉大学

10、西安交通大学

11、四川大学

12、中山大学

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4、同济大学

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6、东南大学

17、北京师范大学

18、北京理工大学

19、中国人民大学

20、南开大学

21、天津大学

22、北京协和医学院

23、山东大学

24、中南大学

25、西北工业大学

26、华南理工大学

27、厦门大学

28、吉林大学

29、华东师范大学

30、中国农业大学

31、电子科技大学

32、大连理工大学

33、湖南大学

34、南京理工大学

35、上海财经大学

36、重庆大学

37、南方科技大学

38、北京科技大学

3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0、兰州大学

41、东北大学

42、北京交通大学

4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4、华中农业大学

45、苏州大学

46、东北师范大学

47、中央财经大学

48、华东理工大学

49、上海大学

50、中国政法大学

51、暨南大学

5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3、首都医科大学

5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55、南京农业大学

56、华中师范大学

57、郑州大学

58、西南交通大学

59、哈尔滨工程大学

60、中国矿业大学

61、南京医科大学

62、上海科技大学

63、武汉理工大学

64、中国海洋大学

65、哈尔滨医科大学

6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7、江南大学

68、河海大学

69、南京师范大学

70、北京邮电大学

7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72、北京工业大学

73、北京化工大学

7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75、浙江工业大学

7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77、中国医科大学

78、西北大学

79、天津医科大学

80、深圳大学

81、西南大学

8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83、陕西师范大学

84、福州大学

85、西南财经大学

86、江苏大学

8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88、南昌大学

89、南方医科大学

90、华北电力大学

9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92、华南师范大学

93、扬州大学

94、东华大学

95、北京外国语大学

96、北京林业大学

97、云南大学

98、合肥工业大学

99、南京工业大学

100、东北财经大学

101、温州医科大学

102、宁波大学

103、北京中医药大学

104、首都师范大学

105、福建师范大学

106、湖南师范大学

107、长安大学

108、华南农业大学

109、广州大学

110、南京邮电大学

111、中国传媒大学

112、燕山大学

11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14、安徽大学

115、河南大学

116、上海外国语大学

117、重庆医科大学

11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19、中国药科大学

120、浙江师范大学

121、上海中医药大学

122、广西大学

123、上海理工大学

124、山东师范大学

125、中央民族大学

126、广州医科大学

127、广东工业大学

128、河北医科大学

129、河北工业大学

130、青岛大学

131、上海师范大学

132、湘潭大学

133、武汉科技大学

134、上海纽约大学

135、湖北大学

136、南京林业大学

137、大连医科大学

138、大连海事大学

139、山西大学

140、宁波诺丁汉大学

141、浙江理工大学

142、太原理工大学

143、东北林业大学

144、长沙理工大学

145、西安理工大学

146、东北农业大学

147、江西师范大学

148、江西财经大学

149、内蒙古大学

150、河北大学

151、外交学院

152、福建农林大学

153、杭州师范大学

154、山东科技大学

1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56、安徽师范大学

157、贵州大学

158、辽宁大学

159、安徽医科大学

160、河南师范大学

161、西南石油大学

162、海南大学

163、南京中医药大学

164、中国计量大学

165、陕西科技大学

166、华东政法大学

167、北京建筑大学

16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69、西南政法大学

170、江苏师范大学

171、华侨大学

172、黑龙江大学

173、山东农业大学

174、齐鲁工业大学

175、浙江工商大学

176、昆明理工大学

177、河南农业大学

178、汕头大学

179、长春理工大学

180、湖北工业大学

181、温州大学

182、济南大学

183、四川农业大学

184、江苏科技大学

185、天津师范大学

186、沈阳农业大学

187、安徽农业大学

188、重庆邮电大学

189、浙江农林大学

190、辽宁师范大学

191、西北师范大学

192、河南科技大学

193、武汉工程大学

194、广州中医药大学

195、北京语言大学

196、石河子大学

197、常州大学

198、浙江中医药大学

19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上海海事大学

201、青岛科技大学

202、吉林农业大学

203、广西医科大学

204、河北师范大学

205、福建医科大学

206、安徽工业大学

207、曲阜师范大学

208、新疆大学

209、天津工业大学

210、南京财经大学

211、宁夏大学

212、湖南农业大学

213、南通大学

214、上海体育学院

215、上海海洋大学

216、北京工商大学

217、天津中医药大学

218、广西师范大学

219、三峡大学

220、浙江财经大学

221、成都理工大学

222、长江大学

223、山西医科大学

224、山东理工大学

225、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26、河南理工大学

227、北方工业大学

228、江西理工大学

229、西安科技大学

230、集美大学

231、南昌航空大学

232、青海大学

233、石家庄铁道大学

234、安徽理工大学

235、延边大学

236、山东财经大学

237、浙江海洋大学

238、上海电力大学

239、中北大学

240、西藏大学

241、重庆交通大学

242、河北农业大学

243、湖南科技大学

244、云南师范大学

245、天津财经大学

246、天津理工大学

247、哈尔滨师范大学

248、河南工业大学

249、南京审计大学

250、中南民族大学

251、天津科技大学

252、西交利物浦大学

253、沈阳药科大学

254、南华大学

255、内蒙古农业大学

256、四川师范大学

257、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258、哈尔滨理工大学

259、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60、西南科技大学

261、成都中医药大学

262、烟台大学

263、武汉纺织大学

264、华东交通大学

265、重庆师范大学

266、江西农业大学

267、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68、鲁东大学

269、沈阳工业大学

270、东华理工大学

271、兰州理工大学

272、青岛农业大学

27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74、东北石油大学

275、郑州轻工业大学

276、青岛理工大学

277、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278、湖州师范学院

279、沈阳师范大学

28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8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8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83、徐州医科大学

284、沈阳建筑大学

285、苏州科技大学

286、国际关系学院

28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88、西安邮电大学

289、安徽财经大学

290、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91、山西农业大学

292、北京农学院

293、山东中医药大学

294、北京印刷学院

295、武汉轻工大学

296、河南中医药大学

297、安徽建筑大学

298、西华师范大学

299、西南医科大学

300、海南师范大学

301、东北电力大学

30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303、兰州交通大学

304、河北科技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为:

第一名:重庆大学;第二名:西南大学;第三名:重庆医科大学;第四名:重庆邮电大学;第五名:西南政法大学;第六名:重庆交通大学;第七名:重庆师范大学;第八名:重庆理工大学;第九名:重庆工商大学;第十名:四川外国语大学。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是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和权威参考价值的中国大学排名领先品牌。“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依托“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的数据支持,设置了十大评价模块,细分35个评价维度,内嵌百余项评价指标,涉及数百个评价变量,是对大学办学水平的立体化监测式评价。为恰当反映高校在学校性质和学校类型上的差异、确保排名的公平性,软科将1200多所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大学、7类单科性大学、3类非公办大学,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分别排名。

中国软科大学排名2021最新排名是什么?

中国软科大学排名2021最新排名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位于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院系设置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下辖23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3个系,设有研究生院、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信息与智能学部,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开办37个本科专业。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上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am8:53
下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am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