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 2、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是学什么的,课程有哪些?
- 3、文物修复专业选什么科?
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前景很不错,近年来,考古文物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毕业后继续深造,将来到文博场所进行工作,本人就是文物鉴定专业
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是学什么的,课程有哪些?
首先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主要是学习独立开展书画修复、古籍修复、陶瓷修复的能力。并具有编写修复方案、编辑艺术、预测研究流行趋势、策划展示文物展品、设计的能力创作文化创意作品。适应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生学习前沿学科知识,开阔视野,为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并在校内外建设了多个实训基地,实施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终身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
专业基础课程有古汉语、中国古代史、国史概论、考古概论、体质人类学、博物馆学概论、文物保护基础、文物保护法、素描彩线等。毕业生可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科研院所、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考古发掘研究机构、各省市博物馆等相关工作。以文物修复技能为重点,培养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其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是一门文理交叉、科技渗透、现代科技与人文知识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艺术修养和文物博物馆知识,掌握各类文物修复与保护、文物鉴定与再生产以及现代科学新技术新方法的传统方法,能够从事在文物鉴定、文物修复保护和复制等方面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要知道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文物艺术品市场调研、文物鉴定与修复和文物市场管理技能。对学生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建设有设施先进、功能完备、技术力量雄厚的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建成具有国家级标准的文物保护修复综合技术中心,校外与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人民文博等26家文博单位融合联动,形成产学研用实践教学体系。
文物修复专业选什么科?
文物修复与保护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
该专业是一个文理交叉、理工渗透,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知识相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主要培养既掌握数理化和历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识,又掌握文物材质分析、文物修复技能,能在博物馆、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机构从事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中国考古学通论、文物学概论、博物学概论、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无机质文物保护、有机质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材料学、防腐防霉杀菌概论、文物修复与保护实验、古建保护与维修、文物近代分析技术、文物与环境等。
就业方向:文物类机构:文物修复、文物保护、博物馆设计、文物管理、文物鉴定; 教育类机构:历史教师。
2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文化、文物、博物、环保、建设、公安、海关、旅游及科研、高校等部门,从事教育、科研、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
据国家文物局调查显示,全国文物系统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而我国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全国也不过2000人,许多博物馆里几乎没有专业文物修复人员。补齐文物修复人才缺口实为文物保护工作之急。
耗时高、回报率低,也是时下我国文物修复人才严重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弥补文物修复人才缺口,既需要推动行业由冷转热,走进公众视野,又不能仅仅止于热热闹闹,它还需要一种“十年磨一剑”的人才培养耐心。
上世纪60年代,在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仲超的支持下,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正式成立,文物修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更成就了郑竹友、金仲鱼、金禹民等一代文物修复名家。但面对当下文物修复现状,这种传统手工技艺的师徒模式再难填补巨大的人才漏洞,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妙手回春”也难以应对数以百万计亟须修复的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