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2012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 2、2014年安徽语文高考作文是什么?
- 3、2011年安徽省高考语文作文题是什么
- 4、1993年安徽高考语文满分作文:新与老
- 5、2006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 6、安徽省2012年高考作文题
2012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题:《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材料题,一个梯子竖在那里,有人在梯子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请考生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
解析:我读到一篇题目叫《都是九个字》的文章,在此“复制”出来,想必大家看后会有所启示。文章说,在青岛啤酒集团,因工作需要,工人们时常要在生产车间的一个角落爬上爬下,于是有人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时将梯子支上,不用时把梯子移到转角处。为防止梯子倒下砸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梯子旁边写了一个小条幅:“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这样,一晃几年过去,没有发生梯子倒下砸着人的事。可是,有一天,一家外资合作公司商务代表来谈合作事宜,留意到这个梯子和旁边的小条幅,驻足良久。外方一位专家熟悉汉语,他特别提议将小条幅修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我们若单从表面上看,修改小条幅上的内容似乎多此一举,因为条幅还是那个条幅,同样是九个字,同样都在讲安全生产。但是,冷静下来细心一想,又深感如此一改的确是恰到好处,妙就妙在:前者仅仅是提醒,后者则把梯子倒下砸人的潜在危险彻底排除。细节决定成败,“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岂不正是细节论的具体体现吗?
所以 , 本人认为今年作文题目思路一关于“安全问题”,思路二“细节左右成败”希望采纳
2014年安徽语文高考作文是什么?
据悉安徽省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内容大体如下:
一位艺术家认为演员在表演中有些剧本内容是可以自由发挥稍作修改的,追求一定的艺术性,而剧本的原作者执意认为内容不可以做修改,要尊重原作者的意思,必须按照原剧本的内容进行表演。
考生根据材料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1年安徽省高考语文作文题是什么
以下为2011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
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 注意:
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4、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扩展资料:
安徽高考满分作文《时间在流逝》: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每天清晨,睁开惺忪的双眼,昨天1653就已变成回忆。一个又一个昨天叠加刻画着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崭新的印记还折现着昨日清晰的脉络,只是,就如主席的感受一样,“三十八年已过去,弹指一挥间”。
时间像传送机一样,不断的向前推移,有如滔滔江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孔子也曾站在河边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浩瀚五千年华夏文明浓缩于单单几百张书页梳理传承时,厚重的历史面前我们都略显单薄,轻松翻开每一页文字,几百年历史悄然滑过,时间轴上很难细分浓妆淡抹,倾然间来不及回味,你我纵然都是时间隧道里的匆匆过客。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或许不曾记得呱呱落地时千情百态,但孩提时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总能历历在目。就我而言,一提起酸梅粉,那和伙伴们一起的快乐时光立马复现在眼前,那精致的小勺,那永远都有点脏兮兮的打扮,每一个分镜头都可随意切换。
只是每个镜头都打上了时间标签,提示着你,噢,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二十多年,不知不觉就被一个接一个我们不经意的镜头替换掉了,那么地悄无声息。
时间在流逝,流逝的东西我们很难阻止。但我们可以把每一个分镜头做得漂亮些,让流动的时间画廊里一朝更比一朝美。既然深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就应“及时当勉励”,除却“岁月不待人”的感慨!百年明日能几何?听我明日奏凯歌。
时间在流逝,流逝的规律总是亘古不变。但我们勿畏寸阴短,既过再难获,全心全力博得眼前风景,何须害怕今天的班车过没过。年难留,时易损,一万年太久,亦只争朝夕!时间在流逝,流逝的脚步亦是成长步伐。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相信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只要我们用勤奋成为时间的主人,避懒惰沦为时间的奴隶,时间流逝,也会留下美丽的人生大作。
1993年安徽高考语文满分作文:新与老
6月7日上午11:30,安徽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今年安徽省高考语文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由清朝的阮元写的一首哲理诗《吴兴杂诗》引发自己的感想。题目如下: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附:[作者简介]阮元(1764-1849年),清代政治家、文学家,字伯元,江苏仪征人。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中进士,第二年授翰林院编修,后升任少詹事,入值南书房。历任山东学政、浙江学政、户部左侍郎、浙江巡抚、江西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在任期间,除吏治军政之外,编书撰述不辍。在广东期间,建议禁鸦片,对英商采用较严厉的政策。1826年(道光六年)任云贵总督,随即又晋升体仁阁大学士。1838年(道光十八年)返扬州定居,先后加太子太保、太傅。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去世,谥“文达”[《吴兴杂诗》作品赏析]诗的头两句刻画的是河流水系的分形特征。“交流”、“斜”或多或少已透露出作者对水系不规则性、复杂性的观察和感受,是对整形几何观的某种超越。第二句更是关于水系分形的典型刻画,准确、生动而富有韵味。“散作”就是分散的意思,从环抱吴兴城的四水沿河上溯,作者看到的是不断分叉而形成的千溪万流,整体上构成一幅分支式分形图。水系的分形造就了居民点分布的分形。自然界的水系本来是由千溪万涧逐步汇聚而成的,村落是人们择水而居所形成的,都是一类分形结构。作者采用诗家惯常的人格化手法,仿佛是先有了居民点的分形分布,而后河流为了亲近千村万户,便从吴兴城外的四水开始,逐步分散为千溪万涧,遍洒人间。水系是自然地理系统的分形,居民点分布是人文系统的分形,两幅分形画面不可分离地交织在一起,既展示了独特的美学意韵,又体现了大地的厚德载物。地理分形造就了气象的分形特征,地理分形与气象分形共同造就了生态环境的分形特性,导致动植物的多样性、差异性、相关性和复杂性,形成植物生态系统的分形特性。诗作的后两句表明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意会到这种生态分形,通过对农作物间种的形象描绘,反映了河流分形带来的生态多样性,进一步丰富了诗作对水系分形描绘的内涵。这首诗通过写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和绝对化。
2006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2006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读》。安徽高考语文采用了新课标I的语文题目,题目如下:
社会是一本书,人是一本书,自然是一本书,父母同学都是一本书。“读”是了解,是探索,是超越,从读书中能够思索、感悟和品味。以“读”字为题写篇作文,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扩展资料
新课标III: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
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2016安徽省高考作文题出炉
安徽省2012年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各省市之间相同——作文内容:
1、等级:一等为20 ~ 17分,标准: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2、等级:二等为16 ~ 12分,标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挚;
3、等级:三等为11 ~ 7分,标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
4、等级:四等为6 ~ 0分,标准: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感情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