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南亭偶题》翻译是什么?
- 2、南亭偶题翻译是什么?
- 3、南亭偶题说的是什么
- 4、南亭偶题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南亭偶题》翻译是什么?
南亭偶题
作者:许浑
城下水萦回,潮冲野艇来。
鸟惊山果落,龟泛绿萍开。
白首书千卷,朱颜酒一杯。
南轩自流涕,不是望燕台。
意思是城郭下流水萦绕迂回,一艘小艇从远而来,鸟受惊飞起振落了树上的野果,小龟从水中钻出,分开了漂在水面上的浮萍。读了千卷书直到头发白,喝了一杯酒却已红了脸。独自在南轩流泪,却不是在眺望燕台。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
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南亭偶题翻译是什么?
南亭偶题原文:
城下水萦回,潮冲野艇来。鸟惊山果落,龟泛绿萍开。白首书千卷,朱颜酒一杯。南轩自流涕,不是望燕台。诗词作品:南亭偶题诗词作者:【唐代】许浑。
意思是说头发花白书读千卷,然而,只有酒一杯,站在南面的亭子独自流泪,也没有到自己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这就是古代读书人的现状,想要实现人生抱负,想要大展宏图,但是却报国无门,无人赏识的境况。
发展历程
2003年4月18日至4月22日在广东画院举办国画画展,广东画院院长王玉珏女士、副院长伍启中先生等出席开幕式并参观画展。广东电视台等媒体采访报道了画展。
2003年11月22日至12月1日由湛江市美家协会、湛江市青年美术家协会、湛江市博物馆联合主办,在湛江市博物馆举办国画展,湛江日报湛江晚报、湛江电视台、美术报等媒体采访报道了画展。
南亭偶题说的是什么
南亭偶题说的是:
首联“城下水萦回,潮冲野艇来”——城下的水萦绕迂回,潮水袭来,带着不知道什么地方的小船。
颔联“鸟惊山果落,龟泛绿萍开”——山果落下,惊飞野鸟,乌龟游动,挤开绿色的浮萍露出水面。
颈联“白首书千卷,朱颜酒一杯”——饱读诗书,奈何红颜老去,对酒当歌,朱颜碧树,恍如昨日。
尾联“南轩自流涕,不是望燕台”一般认为许浑在最后一句是加重自己得不到当朝者重用的伤感,因而苦闷地流泪。
《南亭偶题》是晚唐诗人许浑的作品。
作者诗词特点:
从总体上说,许浑缺乏对现实的自觉关注与刚健高朗的性格,追寻旷逸闲适、逃避社会的思想在他诗中显得更加突出。所以,尽管他也写过不少咏史诗,如“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鹜占浅莎”(《姑苏怀古》),“行殿有基荒荠合,陵园无主野棠开”(《凌歊台》)之类。
但他在叹息的同时并没有批判意味,而是情绪更偏于消沉,一味哀叹岁华变迁,给人以灰暗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大量地写的是消极恬退的闲适诗。
南亭偶题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南亭偶题》是晚唐诗人许浑的作品:
城下水萦回,潮冲野艇来。
鸟惊山果落,龟泛绿萍开。
白首书千卷,朱颜酒一杯。
南轩自流涕,不是望燕台。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十灰”部的五律,平仄严合,仅有第七句“南轩自流涕”使用了“锦鲤翻波”,中二联对仗工巧,格律精当。
首联“城下水萦回,潮冲野艇来”——城下的水萦绕迂回,潮水袭来,带着不知道什么地方的小船。
颔联“鸟惊山果落,龟泛绿萍开”——山果落下,惊飞野鸟,乌龟游动,挤开绿色的浮萍露出水面。
颈联“白首书千卷,朱颜酒一杯”——饱读诗书,奈何红颜老去,对酒当歌,朱颜碧树,恍如昨日。
尾联“南轩自流涕,不是望燕台”
一般认为许浑在最后一句是加重自己得不到当朝者重用的伤感,因而苦闷地流泪。
个人理解的是,许浑是因为颈联中反映出来的时空困顿,对光阴飞逝,生命短促的高一层次的生命哲学感动而流泪,因此才会在尾句中特意加重、注明“不是望燕台”——你们不要以为我是在这里感叹仕途混沌啊,我是真正地在伤春悲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