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表在网上怎么查
- 2、中南林科大本部什么时候补考?留级有什么要求?
- 3、肖剑波在中南林科大任教吗?
- 4、我报了中南林科大的工业设计,想问这个专业怎么样啊 就业怎么样 如果想转专业的话 好转吗?
- 5、辽宁科技大学教务处电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表在网上怎么查
操作步骤:
1、登录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官网,地址:
2、在机构设置中,点击教务处。
3、在弹出的教务处页面中,窗口的左边有教务系统管理,点击进入。
4、在弹出的用户登录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密码等相关信息后,即可登录。
中南林科大本部什么时候补考?留级有什么要求?
挂三科不会留级的。
补考是下学期开学来之后三四周的样子。到时候教务处会有通知的。好好看看以前考试的试题,补考和考试的试题大致一样。
祝好运!
肖剑波在中南林科大任教吗?
只说重点:
肖剑波老师据说还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任教。
可询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办公室、教务处。
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说法为准。
我报了中南林科大的工业设计,想问这个专业怎么样啊 就业怎么样 如果想转专业的话 好转吗?
该专业就是在原来木材加工的基础上分出来的, 最好学它的骨干学科,如园林工程等
转专业国家允许,并成为大学教务部门大一第二学期的定期工作。全国转专业就2个办法:
第一种方法:
就是要求班级学习成绩前3-5名的允许转。个人申请—学院同意并推荐—拟转入专业的学院审核(个别的要面试)—学校领导签字–教务部备案–正式转入。此方式存在走后门隐患。
第二种方法:考试
1、学生转专业每学年集中审批一次,申请时间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
2、教务处于每学年第二学期末,根据转入专业的办学条件,分文、理科向全校公布转入专业的接受名额。
3、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原则上参加选拔后各专业转出人数一般不得超过所在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5%,转入人数不得超过转入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5%。
4、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填写《转专业申请表》,由学院审核同意后统一报教务处。
5、经教务处审核通过并办理相关手续后,申请人(不包括满足转专业条件第1、2条者)于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前参加教务处组织的文、理科选拔考试。考试内容:理科为数学、英语。文科为英语,有的大学再加政治,有的加考计算机。到学校自己就知道以往都靠什么课程了。测试成绩按文、理科分别排序,并根据排序的结果由申请人依次挑选自己要求转入的专业。
(一)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理由充足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充足的理由包括: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多数都用这一条)。
(二)不具备条件者不能申请转专业。
条件包括:1、新生入学未满一年者;2、二年级及以上者;3、各类委培,代培生未经委托单位同意转专业者;4、艺术类、体育类考生,跨文、理科类别转专业者;5、跨高考录取批次转专业者;6、已办理试读手续者;7、曾转专业或转学者;8、专科升入本科者。
(三)转专业的学籍管理:
1、学生转入新的专业,原则上按照入学时的年级所适用的学籍管理细则进行管理。
2、学生转入新的专业后,必须完成转入专业的教学计划方可毕业和获得学士学位。
辽宁科技大学教务处电话
一、辽宁科技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辽宁科技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412-5928503、0412-5928173,该校联系地址为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千山中路185号辽宁科技大学教务处、邮编为114051。
二、辽宁科技大学简介
辽宁科技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我国较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以工学为主,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
建校六十余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立足冶金,校企合作,注重实践,培养踏实肯干、适应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许多校友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和管理骨干。目前,鞍钢、河钢、渤钢、包钢、本钢、凌钢、宝钢、通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均是我校毕业生在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职务。
学校坐落在祖国钢都辽宁省鞍山市,占地183余万平方米。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教学部和1个工程实训中心,共设58个本科专业。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4个。学校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授予权、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工程硕士以及研究生推免权。学校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1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87人,副高级职称430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748人。
学校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将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先后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和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十二五”以来,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省本科教学成果奖16项,获得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重点支持专业1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教学团队8个,省教学名师11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校企协同培养体制改革项目1项,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规划教材11部。
学校学科科研实力雄厚。学校拥有全国最为齐全的钢铁冶金学科体系,耐火材料、焦化专业在国内首先设立并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被评为“辽宁省一流学科”。“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16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5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00余项,授权专利422件,科技经费近8亿元。获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大科技平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
学校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学校科技园成立于1996年,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于2015年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目前,科技园在园企业61家,在孵企业52家,培育上市企业5家,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14家,在钢铁加工、先进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菱镁深加工和光电产业等领域,累计转化科技成果80余项。学校坚持“校企融合、共兴共荣”的办学理念,与鞍钢、河钢、聚龙等百余家企业结成校企联盟,共建研发中心50余个,共同承担和开发包括国家“863”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学校与科大聚龙集团联合建立国家金融安全及系统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成果达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领航者。
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目前与国外30多所院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23所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十二五”以来,留学生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专业类型与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开设国际化课程本科专业13个,研究生学科18个,获批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招收资格。
学校以培养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十二五”以来,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创业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获得国际级奖项17项,国家级奖项140项,省部级奖项754项,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校桥牌队连年荣获全国大学生桥牌锦标赛冠军,并多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桥牌锦标赛,取得了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