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贵阳学院
- 2、贵阳学院有几个校区
- 3、贵阳学院在那点!
- 4、贵阳学院地址
贵阳学院
校训,博 ,新 ,雅 ,信。
来了就知道了,
食堂两个,宿舍有四人,六人,八人间。
电子阅览室两个,相当学校内的网吧。收费有差别,因为机子有差别。
硬件设施不错,也就是学校建筑以及教学涉世。校园环境不错,获得08年“优美校园”称号。学校大门,有贵州高校第一门之称!进门右转是小吃街。呵呵
软件设施,也就是师资力量正在紧罗密布中的筹建中,博士越来越多,一般只聘请研究生以上级别的教师。有贵州高校唯一的,微软公司直属的“微软班”
学风一般,图书馆正在增加新图书,所以部分藏书处于封馆状态。
我是06的,也快走了,学校游泳池也就是学生活动中心还没动工。休闲区–后山以及连接后山的彩虹桥,好像快动工了。如果你来,应该能赶上。
(楼上讲的,我就不复制了。直接登陆一看就行)
贵阳学院有几个校区
一、贵阳学院有几个校区 贵阳学院有3个校区,分别为贵阳学院本部、文化路校区、河滨校区,本部校区地址为贵阳市南明区见龙洞路103号、文化路校区地址为贵阳市文化路54号、河滨校区地址为贵阳市文化路贵阳市师范学校附近。
二、贵阳学院简介
贵阳学院是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市金筑大学于2004年合并组建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于1985年(其前身是1978年设立的“贵阳师范学院贵阳专科班”),2001年与 贵州师范大学 联合举办本科教育。贵阳市金筑大学是成立于1984年的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贵阳师范学校并入。2010年,学校作为全国试点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8月,被确定为贵州省新建本科学校中唯一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按需推荐单位。
学校坐落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校园规划面积1200亩。学校设有17个教学院(含1个继续教育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农学、艺术学、医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13个省(市、区)招生,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0546人,其中本科9810人、专科641人、预科95人;有留学生20余人。
学校拥有“国家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贵州研究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3个;获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基地1个;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有贵州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5个、工程技术中心4个、科技创新团队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产学研基地6个;有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和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3个;有国家级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教师发展中心1个、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
学校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承办单位,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泰国加拉信大学、台湾地区玄奘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50余所境外高校达成教育交流与办学合作协议。
学校坚持“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多科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总体办学定位,明确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以“博、新、雅、信”为校训,倡导“敏而好学、知行合一”的校风、“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风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学风,引领广大师生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艰苦奋斗,潜心办学,敬业奉献,自强不息。
贵阳学院在那点!
电话:(0851)5400300
贵阳学院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 龙洞堡见龙洞路103号鐧惧害鍦板浘
贵阳学院地址
贵阳学院,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见龙洞路103号。
贵阳学院(Guiyang University)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创建于2004年,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贵阳市金筑大学合并组建;2009年,由李端棻先生1902年倡导创办的贵阳师范学校并入;2010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学校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园规划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100余万册;设有17个教学院,开设46个本科招生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948人,专任教师706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留学生4人,硕士研究生108人。
截至2018年1月,学校本科专业涉及到工学、理学、文学、法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其中以工学、理学和文学为主要学科门类。拥有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8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