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太原科技大学在山西是个怎样的地位?这个学校的实力如何?
- 2、太原科技大学全国排名
- 3、太原科技大学排名
- 4、安徽建筑大学和太原科技大学哪家好
- 5、太原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 6、太原科技大学在山西的排名?
太原科技大学在山西是个怎样的地位?这个学校的实力如何?
太原科技大学并不是985,也不是211,但也是一个不错的学校。很多学生对太原科技大学了解的并不是十分透彻,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会产生比较多的疑问。根据2022年公布的中国大学排名,其中太原科技大学在山西省中的地位排在第8名,总的来说是一个排名比较高的学校,也是山西省比较重视的一个大学。同时,太原科技大学是一个普通本科高校,在2022年加入了中西部高校的建设工程。
太原科技大学在山西省中是一个不错的理工科大学,在全国的高校排名也是不低的,有着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太原科技大学是涵盖多个学科的大学,工科在太原科技大学是十分强劲的,理科和文科作为太原科技大学的两翼,也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太原科技大学的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一共有13个,其中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有三个,而一级学科的硕士点有16个。
太原科技大学的工程学学科已经进入了ESI全球前1%,在全国都享有盛名。太原科技大学一共有64个本科专业,有一个专业是国家综合试点的专业,而且包括5个国家级的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太原科技大学也包括着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以及自动化发展的特别好,省级一流专业有工业设计、软件工程、法学等。
太原科技大学的师资力量也比较强劲,在任的教师有1263人,其中有560人都是高级职称。太原科技大学在山西人心目中也是一个不错的大学,从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达到了80.59%,即使在疫情的冲击下,太原科技大学的就业率也保持着一个不错的水准。太原科技大学的办学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中聚集着大批长江学者以及百万人才,甚至不乏有青年学术带头人。
太原科技大学全国排名
以下为大家整理的软科、校友会等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太原科技大学最新排名情况,由于各机构排名指标不一样,排名位次仅供选择学校时大致参考,不要仅此认为该学校排名就是多少名。
1、历年太原科技大学排名【软科版】
序号 学校名称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全国排名
1 太原科技大学 软科 2022 324
2 太原科技大学 软科 2021 327
3 太原科技大学 软科 2020 329
4 太原科技大学 软科 2019 319
5 太原科技大学 软科 2018 340
6 太原科技大学 软科 2017 307
2、历年太原科技大学排名【校友会版】
序号 学校名称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全国排名
1 太原科技大学 校友会 2022 185
2 太原科技大学 校友会 2021 194
3 太原科技大学 校友会 2020 293
4 太原科技大学 校友会 2019 335
5 太原科技大学 校友会 2018 324
6 太原科技大学 校友会 2017 313
7 太原科技大学 校友会 2016 319
太原科技大学简介
太原科技大学(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山西省机械制造工业学校;1953年,更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太原机器制造学校;1960年,更名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2004年,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排名
太原科技大学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323位,太原科技大学(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
学校规模:
学校有四个校区,分别为主校区、南校区、晋城校区、南社校区,总占地面积77.3万平方米;有16个二级学院,开设64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有专任教师1263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太原科技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和太原科技大学哪家好
太原科技大学。
1、太原科技大学创建于1952年,教学经验比安徽建筑大学长,安徽建筑大学创建于1958年,教学经验比太原科技大学短。
2、太原科技大学在国内大学排名194名,综合实力较强,安徽建筑大学在国内排名234名,综合实力较弱。
太原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共有321人认为太原科技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8[满分5.0]。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机械类 ¥6355薪酬超过41%的专业 上海市12%在上海市工作 男生较多男90%-女1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共有201人认为太原科技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下面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机械类 ¥6714薪酬超过53%的专业 上海市12%在上海市工作 男生较多男84%-女16%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从事职业有机械设计/制造、材料类、机械制图、模具设计/制造与维修等。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共有179人认为太原科技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4[满分5.0]。下面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电气类 ¥6842薪酬超过56%的专业 上海市14%在上海市工作 男生较多男83%-女17%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最好的是电业局。然后是设计院。最艰苦的是工程局。
4、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共有178人认为太原科技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7[满分5.0]。下面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机械类 ¥7897薪酬超过83%的专业 上海市19%在上海市工作 男生较多男89%-女11%
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测控与仪器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公司企业或科研院所等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和开发工作;能从事技术经济分析、质量管理和生产组织管理工作。
5、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共有143人认为太原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5[满分5.0]。下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材料类 ¥6875薪酬超过57%的专业 上海市16%在上海市工作 男生较多男74%-女26%
专业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中的一级学科,下设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就业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多进入各钢企、制造企业、汽车厂,以及陶瓷、水泥、家电等企业。就业范围广泛。一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方向多进入钢企和相关研究院,高分子及非金属方向多进入陶瓷、玻璃、涂料、家电等行业,多属大型国企、军工、民企和科研院校。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偏应用的材料加工和其他一些研究方向,相对找工作容易一些。
6、经济学专业
共有55人认为太原科技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3.8[满分5.0]。下面是经济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经济学类 ¥6352薪酬超过40%的专业 北京市13%在北京市工作 女生较多男41%-女59%
专业介绍: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奠基,现代经济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众多专业方向,并应用于各垂直领域,指导人类财富积累与创造。
就业方向:经济学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广,适合在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大中型企业,从事政策分析、教学研究、经济管理、营销等工作,也适合自主创业。如果具有相关的专业资格认证,则就业层次相对较高。另外,名校经济学专业有较高的升研率和出国深造率。
7、自动化专业
共有54人认为太原科技大学的自动化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4[满分5.0]。下面是自动化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自动化类 ¥7095薪酬超过65%的专业 北京市16%在北京市工作 男生较多男81%-女19%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自动化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包括技术研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通信系统、钢铁企业、工矿企业、铁道、化工、航空、海关、税务、工商、外贸、大专院校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随着自动化产品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就业前景更为广阔,选择方向也会更多。
8、车辆工程专业
共有40人认为太原科技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4[满分5.0]。下面是车辆工程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机械类 ¥7616薪酬超过78%的专业 上海市12%在上海市工作 男生较多男90%-女10%
专业介绍: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和技术等问题的重要工程技术领域。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广泛,它关系着我国经济建设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工业及交通运输事业的振兴和发展。
就业方向: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机车车辆、地铁及轻轨车辆、汽车的设计制造部门工作,同时,还可从事汽车销售、汽车服务、汽车维修等行业的工作,也可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另外,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在出国深造方面,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汽车新技术在各国间的交融性和共通性,该专业的学生出国深造相对比较容易,回国服务的空间也异常广阔。
9、会计学专业
共有33人认为太原科技大学的会计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下面是会计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会计学是商业的语言,可以通过公司的账面和会计知识来了解一个公司的整体运营状态。通常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都会在就读期间或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考试,美国的CPA和英国的ACC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注册会计师协会,很多毕业生都选择考取这两个协会的资格证。
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可胜任各类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等部门或单位的出纳、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内部审计、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柜员、客户经理等工作;也可从事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财务公司的会计师助理、代理记账、会计咨询服务等职位。
10、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共有29人认为太原科技大学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8[满分5.0]。下面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材料类 ¥7522薪酬超过75%的专业 上海市14%在上海市工作 男生较多男95%-女5%
太原科技大学在山西的排名?
在山西是数一数二的,除了山西大学之外就它最好了
一、办学规模、层次与办学条件
太原科技大学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 14700人。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学校以进行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兼顾全日制高职高专教育和成人本专科教育。 太原科技大学现占地面积 1100亩,现有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16万平方米,实验室面积8.5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1.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5.5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870万元,各类图书资料102万册,图书馆拥有CSA、SpringerLink、CNKI、超星、万方、维普等20余种数据资源库。
二、学科专业及结构
太原科技大学现有本专科专业 52个(本科专业37、专科专业15个)。本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七大学科门类。
工科:机械类、电气信息类、材料类、环境与安全 类、交通运输类、工程力学类、仪器仪表类
理科: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环境科学类
商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
电子商务类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予学科2个,分别是: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学科31个,其中一级学科4个,分别是: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27个,分别为: 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钢铁冶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机械化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应用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诉讼法学、科学技术哲学、产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光学、电路与系统、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企业管理,另在3个学科领域拥有工程硕士授予权。学校现有15个学院(直属系),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工程中心5个、58个实验室(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
三、教学与改革:
太原科技大学是一所有着优良办学传统的以教学为主的高等院校,具有良好的教学基础。学校教学管理机构健全,基础教学组织完善,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工作与教学计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务工作、实践教学、学籍管理、教师和教学管理队伍、素质教育等各方面已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教务管理信息化。 在培养模式上,在省内高校中率先实行了学分制,实行了弹性学分制和学生自主选课,使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度进行选科(专业)选课、选师、选时,加大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力度,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发展个性,营造出更为宽松的成才环境和空间。近年来,学校为不断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按照二十一世纪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全面修订教学大纲,积极试点名师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和品牌课程建设工程,形成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不断加大了教学科研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共投入经费 3000万元,建设了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现代教学设施,购买了大量先进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改善了教学条件。同时开展了CAI教学试点,逐步实行了实验室和计算机中心的开放,实现了教学手段的更新改革,完善了教学管理手段,建立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管理、网上选课及其服务系统。
建立了由“教学督导评价,领导听课制度和学生评教”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了教学管理的全局性、全程性和全面性。学校图书馆全部图书资料流通实现计算机管理,为中国期刊网镜像网二级站,并建有多种期刊的集成数据库和电子阅览室,可实现多种资料的检索查询。
近五年来,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11项,出版教材82部。学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近年来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中,5次获一、二等奖。在全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我校毕业生深受重大装备制造行业的欢迎,特色专业毕业生长期供不应求,全校一次性就业率多年来均保持在95%以上。学校设有较好条件的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其中附属机械厂是省高校校办企业中唯一有定型产品,产品畅销全国 30多个省市,并出口东南亚、非洲的教育部审验合格的企业,每年可接纳3000余名工科学生教学实习,学校另有固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60余个。学校积极推进与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培养研究生工作,利用国家及研究院所具有的先进仪器设备及实验手段、高级别的重点项目和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的多学科工程硕士培养基地。目前学校已与多家研究院所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学校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积极改善培养结构,提高培养质量,从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在校期间发展高水平学术论文等环节入手,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督和保证体系。
四、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学校现有科研及科技开发机构 26个,研究领域涉及材料加工工程、机械设计和制造、车辆工程、计算机控制、经济管理等领域,其中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在全国冶金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工程及工程机械等方面地位十分重要,特色优势明显,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七五”、“八五”、“九五”及“十五”,学校连续承担国家重大攻关课题 15项。与一重、二重、太重、柳工、徐工、山推及西重所、国家工程机械质检中心、国家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等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合作,圆满完成了300MW和600MW电站大锻件制造和质量控制、三峡工程中的1200吨起重机设计制造、秦皇岛港务局三期工程的1200MM气垫皮带机和10吨门机制动系统设计制造、宝钢二期和三期工程中的2050MM热连轧机、1580M热连轧机改造、西气东输工程的大型吊管机、推土机设计制造等30余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家重点技术工程任务。学院还负责组织或参与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发展规划中的“大型轧机成套设备研制”等12个项目的编写工作,牵头编制了“重型机械设计标准”“起重机设计规范”等10余项国家标准。先后获得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4项科技奖励。
近五年来,我校共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和省部级科研课题494项,发表论文4712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395篇;出版学术专著97部、译著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1项,获发明专利33项。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2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1项,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山西省产学研先进单位。
五、师资队伍
太原科技大学现有教职工1865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7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18人,教授110人,副教授308人,具有博士学位82人,具有硕士学位355人。师资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12人,山西省拔尖人才2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20人,省部级学术骨干60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42人,两名兼职工程院院士在我校工作。此外,学校还聘任有75名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担任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