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是985还是211(南京理工大学是211 还是985)

点击阅读全文

本文目录一览:

  • 1、南京理工大学是985还是211
  • 2、南理工是211还是985?
  • 3、南京理工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院校?
  • 4、南京理工大学是985还是211?
  • 5、南京工业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 6、南京理工大学是985院校吗?

南京理工大学是985还是211

南京理工大学是211大学,不是985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江苏省共有两所985大学,分别是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可以说是一所很不错的重点院校,号称“国防七子”之一。位于南京市,隶属工信部,国家211工程院校、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院校,享有“兵器技术热人才摇篮”的称号。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4月,南京理工大学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

以及钱学森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京理工大学

南理工是211还是985?

1. 南京理工大学是211工程大学,不是985工程大学。

2. 江苏211大学名单如下: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3. 江苏985大学名单如下: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拓展资料:

1.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2. 南京理工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111计划”、“卓越计划”、“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入选高校之一,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

3. 1953年,南京理工大学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先后经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为现名。学校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校园占地311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98万平方米。

4. 南京理工大学是江苏唯一连续四届获得“江苏省十大专利金奖”和“十大专利发明人”称号的单位,并创办有全国第一个依托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5.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6.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简称“东大”,位于江苏省会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著名的建筑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学院之一,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并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主要成员。

南京理工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院校?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类院校,有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工业设计等专业,建校69年。

学院介绍

“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专利工作试点示范高校等,是全国18所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B8协同创新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

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南京校区、江阴校区和盱眙校区(筹建),总占地4315亩,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设有19个专业学院;图书馆收藏280余万件印刷型文献;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有教职工3400余人,专任教师2100余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4月,南京理工大学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以及钱学森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4月,南京理工大学有教职工3200余人,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20人,外国院士4人,“万人计划”专家2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其中召集人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双创计划”“江苏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400余人。拥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9个、江苏省创新团队26个。学校具有教授任职资格整体审定权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批权。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共10门课程获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对外交流

为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南京理工大学先后与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100多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各类交流合作。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举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机器人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30多所海外知名高校签署了联合培养人才协议,每年选派300多名学生到海外短期学习交流或攻读学位。

南京理工大学注重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先后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建立了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与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俄罗斯乌法航空技术大学、白俄罗斯戈梅立国立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每年来校开展合作研究、讲学等学术交流活动的境外专家学者达400人次之多。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工信部重点学科9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覆盖38个本科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6个。

学术研究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1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

科研成果

“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3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5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共发表论文12660余篇,其中,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CI)和工程索引(EngineeringIndex,简称EI)收录论文数分别达到1562篇、2886篇;出版学术著作281部;获得专利授权456项,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文化传统校徽

南理工校徽底色为紫色,校徽边框为同心圆,图案中心由盾牌、橄榄叶、校门缩影构成;盾牌是学校常用的代表图形,寓意守护正义、捍卫知识、勇于战斗,也与南京理工大学的兵工国防特色相吻合,而盾形之中的校门更是学校的直接象征,将校门纳入盾牌之中,也提醒着学子们时刻需要捍卫母校、捍卫母校的尊严与荣光;盾形之外采用交织的橄榄枝,橄榄枝体现了学校乐于与各国各校合作的办校心境,也体现了学校对于和平的期许。

校训

进德修业,志道鼎新

南京理工大学是985还是211?

南京理工大学只是211高校,不是985.

目前南京只有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是985.

南京工业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南京工业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江苏有11所211大学,2所985大学,目前教育部门不再接受211和985大学申报,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南京工业大学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简称南工,位于“六朝古都”——江苏南京,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全国百强省属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2001年5月,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原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新模范马路校区和江浦校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30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40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人才132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3个,省部级重点高层次人才139人次、省部级重点高层次团队35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江苏省品牌专业8个、江苏省特色专业10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涵盖30个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软件类)试点专业2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

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

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

江苏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生物化工、化工过程机械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6个):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生物技术与医药制造、公共安全与节能、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先进能源技术与装备、土木工程防灾与节能、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

重点专业:

江苏省品牌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制药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江苏省特色专业: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应用化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环境工程。

江苏省重点专业类:机械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地质类(勘查技术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安全工程、消防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工业工程)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软件类)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6月,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开办本科专业91个。

科研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科研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部级研究中心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5个。

2020年,学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93篇,其中Nature子刊7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4项(含重点项目3项、优青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8项;国家社科基金11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石化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等省部级奖21项,中国专利奖2项。获批江苏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1项,省杰青项目2项、省优青项目4项。

南京工业大学校徽标志采用欧洲传统盾形徽章纹样,总体结构由工业大学的简称“T”和“U”组成。内部图案分别有龙、虎、青铜鼎、人形纹、“1902”和书本图样。

龙和虎代表该校所在地南京(南京素有“龙盘虎踞”的美誉),同时表达了南京工业大学人才荟萃,藏龙卧虎之义;青铜鼎是江苏省人民政府2002年为祝贺南工办学百年所赠,象征着该校踏实严谨的学风与雄厚的科研实力,并传达了“一言九鼎,诚实守信,努力拼搏,问鼎科学巅峰”的治学精神。

鼎内部的人形纹由“工”和“大”组合而成,又形似汉字“天”,传达“教育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并蕴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内涵,1902传达该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书象征着教育机构。中文字体采用“毛体”,雄浑有力,符合该校的定位;英文字体采用“古罗马体”,古朴大方。

211工程和985工程简介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需要,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江苏211大学名单(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985大学名单(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985/211工程的不同

定义不同

985大学即参加“985工程“的大学,即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大学即参与“211工程”的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实施时间不同

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1995年11月,211工程正式启动。

涵盖大学不同

985大学都是211大学,但211大学不一定是985大学。

建设内容不同

“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

“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

南京理工大学是985院校吗?

南京理工大学是211大学,不是985大学。人们也简称叫南理工,位于南京市,学校目前被选为国家211工程、双一流和世界一级学科建设高校,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古都南京,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该校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全国18所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南理工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军工人才,比如:任新民,著名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科院资深院士,被誉南理工第一杰出校友。

王泽山,含能材料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罕见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冠王”。

潘德炉,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海洋遥感专家,1968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

学校下设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以及钱学森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覆盖38个本科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6个。

江苏省品牌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

                       
上一篇 2022年11月17日 pm11:18
下一篇 2022年11月17日 pm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