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
-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4、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
- 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 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什么
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
1、战争爆发是德法矛盾、德英矛盾、德日矛盾、德俄矛盾、俄奥矛盾发展的结果。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纷纷增加军事预算,扩大军队,制订作战方案,一步步走上战争道路。同时,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宣传机器也配合煽动沙文主义情绪,如,资产阶级御用学者竭力宣扬战争可以解决人口过剩问题,挽救工商业危机等反动谬论,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另外,19世纪末西方政治思想方面的一些内容也是促使大战爆发的原因。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由于帝国主义的本性导致的,是几十年来帝国主义各国疯狂掠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政策的继续。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产阶级追求最大利润的欲望推动各国政府瓜分殖民地与势力范围,从而引起了各国间的矛盾。另外,由于二十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各国对内压榨和对外掠夺的加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因此,转移国内人民斗争的视线,以瓦解国内革命运动和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也是这次战争爆发的又一个原因。
3、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事件。但发生这一事件的原因还是各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先发展成熟,已形成主宰世界格局的局面。而德意志后来居上,要求打破英法主宰的格局。于是英法与德的矛盾激化,成为一战前各国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正是它们之间矛盾的发展才导致了这次规模空前的战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联盟体系、民族主义愿望。我主要谈一下后两点。
战争缘起:
(1)“英德矛盾,英德在重分世界问题上的矛盾,是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这是导致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18世纪70年代以来英德关系的演变过程表明,英德冲突对于一战爆发所起的作用虽然不是唯一重要的,但不能低估。海军竞争和协约国的形成与发展是英德矛盾的两个主要表现形式,二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终于成为导致一战爆发的主要因素。
(2)“法德矛盾,从实际情况考察,“英德矛盾主要说”并不全面。英国把德国作为主要对手,而德国没有从国策方面把英国作为主要敌人,只是在具体政策和海军竞赛上把英国作为主要对手,因此,两国之间的矛盾构不成主要矛盾。德国最大的敌人是法国,无论从欧陆的霸权地位或德国的发展来看都是如此。
(3)“俄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说”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一战前英德之间在殖民地问题上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不存在严重的冲突,俄德矛盾远比英德矛盾尖锐、突出。如果说一战是由于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引起的,那么显然俄德矛盾是更直接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1、起因: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指的是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发生的世界范围的战争,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涉及国家主要有: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和希腊王国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2、严重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帝国主义国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的奥斯曼帝国也宣告解体。3、战争后期,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4、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资本主义把大量土地集中在个别国家手里,把最后一块土地都分割完了,再要瓜分,再要扩大领土,就只有牺牲别人,为了一个国家而牺牲另一个国家。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使用武力,因此,世界掠夺者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这是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扩展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战争史中首场总体性的战争。它从1914年8月4日英德宣战算起,至1918年11月11日德国向协约国签署停战协定止,历时4年又3个月。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共15亿人口约占当时世界人口2/3卷入了战争。
战争行动中心在欧洲大陆,波及亚洲、非洲和大西洋、北海、地中海以至太平洋等广大海域。双方动员参战军队共6540多万人,死亡2100多万人。物质财产损失3300多亿美元,其中各交战国的战费共达1863亿美元,相当于自拿破仑战争到1914年的100多年全球所有战争开支总和的10倍。
战争的规模、力度、烈度和影响的深度,都是历史迄此所没有的。它标志着人类战争历史运动进入到一个无限化总体战争的时代。
由于战争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各主要交战国的军队都走向组织大型化、编制合成化、机动摩托化。陆军发展成包括步、骑后来则为坦克、炮、工程和通信诸兵种合成的作战兵团。战争的激烈性和残酷性,促使交战国把一切科技发明广泛迅速用于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使人类战争,从平面发展为包括空中和海底的立体战争,从单纯由军队在前方作战发展为没有严格的前、后方之分的全面战争;在人们面前展示了无限化总体战争时代的主要特点。这是人类战争历史运动前所没有的高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一战”导火线:斐迪南大公萨拉热窝遇剌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1、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发生时间还是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战争起因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右图)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同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
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的关系,加入到了协约国方面作战。
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具体原因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帝国主义国家三对矛盾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固有的矛盾;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亚欧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及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英法执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
影响:
民族国家的兴起,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四大帝国覆灭。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捷克、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欧洲削弱美日兴起: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而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这场大战也削弱了法、意、德;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
共产革命的蓬勃发展: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共产革命,使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从此共产主义便开始在世界各国扩散,世界各地相继建立共产政党或政权,直至冷战结束,这情况才有所改变。
德国复仇:《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悉数推给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还被解除武装,德国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且不许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因而引发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德国人为摆脱《凡尔赛条约》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有了联合国,二战的胜利为以后的苏美冷战,两大军事集团成立埋下了伏笔
具体:
或许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学到的惨痛教训,西方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并没有向战败国要求索赔。相反,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的“经济复苏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要求美国国会拨款上百亿美元,用于欧洲的重建。马歇尔计划使西欧恢复了经济繁荣,使西欧成为美国的坚定盟友,从而有效地阻止了苏联势力的扩张。但是被苏联控制的欧洲部分并无法享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仅南斯拉夫获得援助)。在《巴黎和约》中,苏联的敌人匈牙利、芬兰和罗马尼亚必须向苏联及其卫星国支付3亿美元(根据1938年的价值)的赔偿,而义大利则必须赔偿3.6亿美元。意大利的赔款主要在苏联、希腊和南斯拉夫三个国家之间分享。
苏联是这么解释赔款要求的:苏联遭到了战争的最大蹂躏。俄国在冷战前的150年中三次遭到侵略: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些战争中上千万俄罗斯人丧生。苏联也依此为借口占领东欧,以创造一个防止西欧进犯的“缓冲区”。与此同时,美国和苏联加强了两国在欧洲的军事力量,以防备可能的侵略。立场反共的丘吉尔在多次演讲中强调苏联对欧洲安全的威胁,并认为“铁幕”已经在欧洲降下,苏联与“民主国家”之间的一场新冲突、即冷战,已经开始。日本同时与48个国家签定了多边的《旧金山和约》,另与撤退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在台北签定《台北和约》。日本的战败以及之后美国对其的占领导致了日本的现代化,而这可以说是二战最大的影响。日本现在拥有一个十分类似西方民主的政治体制,并且开始非常倚赖美国,无论是政治上、军事上还是经济上。
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的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战争的结果使得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极权国家轴心国被打倒,“解放全人类”与大东亚共荣圈梦想破灭;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被削弱;美国和瑞士等“中立国”,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损失,瑞士也因为在二战中永久中立国的角色而使世界的金融、银行大国,以及欧洲人纷纷将钱存于瑞士。美国继续保持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只死亡了30万军人,苏联成为唯一可以在军事上抗衡美国的国家,战前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以美苏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所取代;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通过苏共中央的指示,在二战中在各国积极发展兵力,使用军事手段达到政变目的,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也从二战前的5万人发展到了100万人,中国等一批欧亚国家相继建立了效法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范围由一个国家扩展为一个阵营;印度等殖民地利用其宗主国在大战中被削弱的机会实现了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八月爆发的。起因是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暗杀,而根本原因是在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美国等国。
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的关系,加入到了协约国方面作战。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1)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地赔款!普法结怨!
(2)互相对立阵营的成立,同盟国和协约国!
(3)殖民地争夺激烈!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要求重新分配殖民地,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形成冲突!
(4)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5)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6)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又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深厚的导火线。
一战的影响
1、造成了人力,财力巨大的损失和破坏,对欧洲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
2、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俄罗斯,奥匈,德意志帝国瓦解,英国法国地位下降,美日兴起;
3、战争导致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爆发,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促进了半殖民地,殖民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5、促进了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军事科学技术;
6、战后成立了相关的国际联盟来维护全新的世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