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嘉兴学院的住宿条件是怎样的?
- 2、嘉兴学院怎么样?
- 3、嘉兴学院怎么样?
- 4、浙江中医药大学嘉兴学院怎么样
嘉兴学院的住宿条件是怎样的?
嘉兴学院的住宿条件挺好的。
如下:
Part1女生:宿舍
床铺为上下床,有8个床位,6人一间,无独立卫生间,无空调,有公共卫生间,公共浴室,有热水(需刷卡使用)。有洗衣机,投币使用。
Part2女生:宿舍
宿舍中的高级宿舍,上铺为床,下铺为桌子,四人一间,无独立卫生间,无空调,有公共卫生间,公共浴室,有热水(需刷卡使用)。有洗衣机,投币使用。
Part3男生:宿舍
较为苦逼,情况跟上面差不多。
宿舍的好处就是,大家可以一起蹲坑,一起刷牙洗脸,热闹温馨,学长学姐都是这么熬过来的。
扩展资料
嘉兴学院的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10月,该校共有教职工1600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近500人,正高职称教师1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0人;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3人;省级重点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5人。
嘉兴学院怎么样?
1、嘉兴学院,毕竟也算是嘉兴唯一一所比较好的大学了。不能说特别好,但至少在嘉兴人的口碑里面还算蛮不错的。至少如果没有去外地读大学的话,在嘉兴学院能读一个二本,也是很不错的。老校区感觉所有的设施都相对有一些陈旧,虽然有一些有翻新过,但是的话还是整体有一些看上去旧旧的,后来新扩展的校门感觉还蛮气派的。
2、这个学院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所以学习氛围还是比较好的,尤其是考研教室,去晚了都找不到座位,学院的交通还是很方便的,出了校门就可以搭车。学院的食堂特别多,可以有不同的口味和价格的选择,另外,学生公寓也是比较不错的,有独立的卫生间,洗个澡也是比较方便的。
3、嘉兴学院学校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女生很多,男孩子的天堂,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每个老师都是硕士起步的。各路精英都有,成就了不少社会精英人士,食堂便宜,外面吃饭也超级方便,专业老师都很认真负责,亦师亦友,学风也很好,有时间去看看一号楼,基本上一楼的教室都会有学生在自主的上自习,老师也都很负责,虽然也会有个别的老师可能存在浑水摸鱼的状态,但是也只是个别。
4、这几年学校发展很快,硬件软件设施不断改善,学校地理位置比较好,交通便利,住宿条件良莠不齐,不过正在改善,老校区有些宿舍比较破,新校区都是公寓,住宿条件比较好。
5、学校食堂比较多,伙食蛮好,另外学校大门口,小吃也很多,嘉兴学院老校区的财会类专业历史悠久,比较强势,经济学10年开始在浙江省一本里招生,新校区的工科类就业率比较高。
嘉兴学院怎么样?
嘉兴学院还不错,从办学成果来分析,该校多次获得相关荣誉,从师资方面来说,该校师资力量丰富强大。
1、办学成果
截止2020年4月,该校共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7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在一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0余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800余篇,到校科研经费逾亿元 。
2、师资力量
截止2020年4月,该校共有教职工1600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近500人,正高职称教师1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0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3人;省级重点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5人 。
历史发展
1914年,在今浙江省宁波市创办的“宁属县立甲种商业学校,解放初时名为宁波市立财经学校。
1954年,更名为重工业部宁波工业会计统计学校。
1955年,又易名为冶金工业部宁波工业经济学校。
1960年,举迁浙江省建德县,先后命名为建德冶金工业学校、浙江冶金工业学校。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大专,定名为浙江冶金经济专科学校,同年校址迁至嘉兴市。
1992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调整为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
1998年,在国家对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实行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划归浙江省管理。
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和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嘉兴学院。
2000年后,平湖师范学校、嘉兴卫生学校、浙江会计学校和嘉兴市粮食干部学校等四校相继并入。
2020年8月27日,加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嘉兴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嘉兴学院怎么样
还行。
嘉兴学院浙江省排名19,全国排名294。
浙江中医药大学(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
学校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投入使用。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共有滨文、富春两个校区,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下设17个二级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设本科专业32个,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五大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人(含独立学院),其中本科生14042人、硕士生2178人、博士生273、学历留学生700人;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30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和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