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翻译
-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翻译是什么?
-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的“晖”是什么意思?
- 4、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翻译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翻译
翻译: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这句话出自《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庆历三年(1043),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庆历五年(1045),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皇祐四年(1052),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翻译是什么?
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该句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所在段落原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文学鉴赏: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
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的“晖”是什么意思?
一、“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中“晖”是日光,此作形容词,指阳光灿烂的。
出自于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原句: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释义: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二、”晖“的古代释义:
(huī,)huī
1、名词,阳光。《岳阳楼记》:“朝~夕阴,气象万千。”
2、名词,光辉。《周易?未济》:“君子之光,其~吉也。”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云润星~,风扬月至。”
晖素:月光。
扩展资料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晖”是阳光,此作形容词,指阳光灿烂的;“阴”指阳光少见或天色阴暗的。下半句即言“气象万千”,则“朝晖夕阴”应看作互文。
全句大意为:早晨阳光灿烂,傍晚暮色苍茫;(有时则)早晨雾霭朦胧,傍晚云霞璀璨。简言之,(一天里)或早或晚阴晴变化。
注:1、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2、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
3、晖:日光。
4、气象:景象。
5、万千:千变万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朝晖夕阴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翻译
(随着)一天中早晚阴晴的变化,(洞庭洞的)风光景物变化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