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青岛农业大学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 2、青岛农业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多不多
- 3、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有哪些专业
- 4、青岛农业大学专业
青岛农业大学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一、青岛农业大学王牌专业介绍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园艺。
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动物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植物保护、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园林、传播学、生物技术、应用化学、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
山东重点建设学科
山东省重点学科(8 个):果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植物病理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植物营养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药学
青岛市市校共建重点学科(3 个):作物学、畜牧学、生物学(培育)
二、青岛农业大学简介
青岛农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建有城阳、平度、莱阳、蓝谷四个校区和胶州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学校总占地面积522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99亿元。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铸就了“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形成了“矢志三农、勤奋求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被评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重点建设大学,被列为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价值追求高尚、专业精神执着、作风严谨扎实、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拥有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8个学科门类,设有24个教学院部,78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
学校现有高级职称教师951人,获得博士学位987人。学校拥有双聘两院院士5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韩国翰林院院士2人、教育部“*”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专家4人、国家“*”专家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1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专家)1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1人、山东智库高端人才3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创新团队人才培育计划带头人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4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7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60人。
学校建有山东省重点学科8个,水产学科为山东省一流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6个,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7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2个。建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研发与培训基地)9个,省部级创新平台(研究中心与基地)2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科技合作基地23个。
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设立研究课题,面向生产实际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1978年以来,累计获得19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其中11项国家级科技奖励、25项省部级成果一等奖,获奖数量和层次在山东省属高校位居前列。20世纪70—90年代,连续首创全国北方小麦、夏玉米、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夏花生大面积超800斤栽培理论与技术,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和油料作物增产、促进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世纪以来,在植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与品种改良、现代农业装备研发、生物制药技术、三农政策研究、现代传媒技术研发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十二五以来,年度科研经费一直保持在1亿元以上,2011-2018年科研总经费达9.97亿元,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中国高校科技经费排名中,我校排名全国高校第161位,列山东省属高校第5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计266项,居于山东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积极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社会服务成果显著。成立我国第一家合作社学院。学校服务区域实现山东省全覆盖,并延伸到新疆、海南等20个省市自治区,与36个市(县、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建设37个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研究院,在500余家企业和合作社建立分布式服务站和专家工作站。 十二五以来,70余项技术和品种被国家和省市确定为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实现农业技术转移379项,转让科技成果42项,累计转让金额2091万元。2016、2017连续两年获青岛市技术转移机构年度考核第1名。学校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先进单位。
学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德育评估优秀高校、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培育和打造了“网络文化节”“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微电影节”“国旗护卫队”等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校园文化品牌,被评为“青岛市文明校园”“第一届山东省文明校园提名学校”。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教务处电话 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青岛农业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青岛农业大学招生电话
青岛农业大学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在哪里
青岛农业大学教务处电话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青岛农业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
青岛农业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多不多
青岛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多,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代文论。
古典文献学、马克思主义文论、美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比较文学、西方文论、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外语言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
相关知识:
截止2021年7月24日,青岛农业大学没有升为一本,仍为二本类高校。青岛农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建有城阳、平度、莱阳、蓝谷四个校区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学校总占地面积522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6.07亿元。
学校积极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社会服务成果显著。成立我国第一家合作社学院。学校服务区域实现山东省全覆盖,并延伸到新疆、海南等20个省市自治区,与56个市(县、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汉语言文学
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有哪些专业
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有经济与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产权、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秘书学、英语、日语、朝鲜语、广告学、传播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生物科学等专业。由于专业设置可能会变动,正式填报时需要以学校官网公布的数据为准。
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位于平度市南村镇海信路以东、北村社区以北、朱诸路以西。校区占地约1000亩,其中一期占地800亩,包含29个单体建筑,规划建筑面积约28.7万平方米。
校区建有学生公寓8栋,按每四人一间标准设计,配有空调;建有公共教学楼4栋,全部为智慧多媒体教室;建有高标准体育场、游泳馆、体育馆和餐厅2座,运动场所充足、就餐环境舒适。
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完全满足学生学术交流、文化活动和创新创业需求。校区建筑、景观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融入最新规划思路和宜居理念,校园环境的整体优美程度、舒适便利性都达到目前国内高校一流水平。
介绍
配合校区建设,学校及时成立了平度校区管理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全面负责建设工程交接、配套工程建设等工作。学校还将制定青岛校区、平度校区之间的班车运行方案,确保师生舒畅、自由往返两校区,最大程度使用两个校区资源,以双倍资源和空间助力成长成才。
新校区建成后,全新的现代化教学和实践环境,不仅能充分拓展办学空间,为师生打造学习生活的最佳场所,同时也将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先进的科研场所,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充分保障。
以上内容参考:
平度校区-校区简介
青岛农业大学专业
青岛农业大学专业:
1、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研究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传统的农学、园艺、植保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进行植物的育种、栽培、保护和新品种研发等。
2、海洋资源与环境主要是以现代海洋生物资源管理技术和海洋学、生态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以解决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以开发、保护海洋资源、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为主。
3、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培养学生可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供热、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与研发制造等方面技术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的加工贮藏与食品安全卫生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
5、环境设计专业是人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建筑工程技术与人文艺术科学,以及城市景观等领域,主要是进行室内外人居环境设计研究与环境营造实践。
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系统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全球化视野,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高层次应用型设计人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岛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