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裂变和核聚变(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原理)

点击阅读全文

本文目录一览:

  • 1、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区别是什么?
  • 2、核聚变和核裂变有什么不同?
  • 3、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区别
  • 4、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区别
  • 5、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区别是什么?

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区别是什么?

1、性质不同:常用的聚变一般是氘和氚聚变成氦的过程,常用的裂变有铀,钚等的裂变。

2、从控制的角度不同:裂变容易控制和引发,只需控制中子流的密度,而聚变不容易控制,需要上亿度的高温,但聚变却是在宇宙中最常见的核反应。

3、从环境的角度不同:裂变更加污染环境,而聚变相比较就要好很多。

扩展内容:

需要注意核聚变默认为热核聚变,其产物不是一般化学反应生成的H原子,而是裸露的原子核、以高温等离子态聚集,没有电子,就不会形成化学键,也不会发生化学反应。高温等离子体降温以后,H核如果得到了电子变成H原子,那么这时候可以和氧发生化学反应,产物就是水。如果核聚变中断,D和T还有剩余,也可以生成水。

核聚变最常见的是D-D(氘-氘)或者D-T(氘-氚)聚变,主要产物是He(氦)。事实上过程比较复杂,也会生成H(氕,也就是普通氢)。其中He不参与任何化学反应,永远不会跟氧反应。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核聚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核裂变

核聚变和核裂变有什么不同?

核裂变与核聚变其实就是对核反应的一种分类方式,核裂变对应于重核分裂,核聚变对应于轻核融合。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较重的(原子序数较大的)原子,主要是指铀或钚,分裂成较轻的(原子序数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核聚变,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或聚变反应,是将两个较轻的核结合而形成一个较重的核和一个很轻的核(或粒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由于太阳引力非常大,使得中心不断压缩,内核的温度高达1500万度。这样就产生了核聚变,即由四个氢原子聚变成一个氦原子的热核反应。

太阳的核聚变中每秒有400万吨的物质将转化为能量,产生的能量需要1000万年才能到达表面。由于质量过于庞大,因此这对于太阳来说几乎是微乎其微,所以它才能一直存在这么久。

扩展资料:

核裂变是在1938年发现的,由于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需要,核裂变被首先用于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武器——原子弹。

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就是来自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见下方解释)。战后,人们除了将核裂变用于制造原子弹外,更努力研究利用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为人类造福,让核裂变始终在人们的控制下进行。核电站就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

原子弹(Atomic bomb)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

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强中子放射以杀伤人员(如中子弹)。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 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其中主要利用铀235(厬U)或钚239(厱Pu)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通常称为原子弹;主要利用重氢(氘)或超重氢(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热核武器或聚变武器,通常称为氢弹。

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区别

核裂变是一个核分裂成两个或以上,核聚变是两个或以上原子核聚合成一个。从数量上说,一个是少变多,一个是多变少。具体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

核聚变(nuc ear fusion),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聚变反应或热核反应。核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只有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让两个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

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2. 产生的能量不同:核裂变虽然能产生巨大的能量,但远远比不上核聚变。核聚变要在近亿度高温条件下进行,地球上原子弹爆炸时可以达到这个温度。

3.作用不同:

裂变堆的核燃料蕴藏极为有限,不仅产生强大的辐射,伤害人体,而且遗害千年的废料也很难处理,如:原子弹或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就是核裂变。其中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热中子轰击铀-235原子后会放出2到4个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铀-235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

核聚变的辐射则少得多,且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氛),中子质量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也能够在这个碰撞过程中逃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大量电子和中子的释放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释放。

核能(nuclear energy)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现,这离不开早期西方科学家的探索发现,他们为核能的发现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可一直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电子开始,人类逐渐揭开了原子核的神秘面纱。

核能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人们开发核能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重元素的裂变,如铀的裂变;二是轻元素的聚变,如氘、氚、锂等。重元素的裂变技术,己得到实际性的应用;而轻元素聚变技术,也正在积极研究之中。可不论是重元素铀,还是轻元素氘、氚,在海洋中都有相当巨大的储藏量。

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1、核裂变

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原子弹或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就是核裂变。其中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热中子轰击铀-235原子后会放出2到4个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铀-235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

2、核聚变

核聚变(nuclear fusion),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聚变反应或热核反应。核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只有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让两个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

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氦),中子虽然质量比较大,但是由于中子不带电,因此也能够在这个碰撞过程中逃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大量电子和中子的释放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释放。

二、原理不同

1、核裂变

裂变释放能量是与原子核中质量-能量的储存方式有关。从最重的元素一直到铁,能量储存效率基本上是连续变化的,所以,重核能够分裂为较轻核(到铁为止)的任何过程在能量关系上都是有利的。如果较重元素的核能够分裂并形成较轻的核,就会有能量释放出来。

然而,很多这类重元素的核一旦在恒星内部形成,即使在形成时要求输入能量(取自超新星爆发),它们却是很稳定的。不稳定的重核,比如铀-235的核,可以自发裂变。

快速运动的中子撞击不稳定核时,也能触发裂变。由于裂变本身释放分裂的核内中子,所以如果将足够数量的放射性物质(如铀-235)堆在一起,那么一个核的自发裂变将触发近旁两个或更多核的裂变,其中每一个至少又触发另外两个核的裂变,依此类推而发生所谓的链式反应。

这就是称之为原子弹(实际上是核弹)和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通过受控的缓慢方式)的能量释放过程。

2、核聚变

核聚变,即轻原子核(例如氘和氚)结合成较重原子核(例如氦)时放出巨大能量。因为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而核聚变是发生在原子核层面上的,所以核聚变不属于化学变化。

三、起源不同

1、核裂变

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和奥托·哈恩(Otto Hahn)同为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Kaiser Wilhelm Institute)的研究员。

作为放射性元素研究的一部分,迈特纳和哈恩曾经奋斗多年创造比铀重的原子(超铀原子)。用游离质子轰击铀原子,一些质子会撞击到铀原子核,并粘在上面,从而产生比铀重的元素。这一点看起来显而易见,却一直没能成功。

他们用其他重金属测试了自己的方法,每次的反应都不出所料,一切都按莉泽的物理方程式所描述的发生了。可是一到铀,这种人们所知的最重的元素,就行不通了。整个20世纪30年代,没人能解释为什么用铀做的实验总是失败。

从物理学上讲,比铀重的原子不可能存在是没有道理的。但是,100多次的试验,没有一次成功。显然,实验过程中发生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事情。他们需要新的实验来说明游离的质子轰击铀原子核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最后,奥多想到了一个办法:用非放射性的钡作标记,不断地探测和测量放射性的镭的存在。如果铀衰变为镭,钡就会探测到。

2、核聚变

核聚变程序于1932年由澳洲科学家马克·欧力峰(英语:MarkOliphant)所发现。随后于1950年代早期,他在澳洲国立大学(ANU)成立了等离子体核聚变研究机构(FusionPlasmaResearch)。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聚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裂变

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区别是什么?

1、性质不同:核裂变是由重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而核聚变是由质量小的原子,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2、起源不同。核裂变起源于德国,由德国的迈特纳和哈恩研究发现,而核聚变起源于澳洲,由澳洲科学家马克·欧力峰所发现。

3、反应不同:核聚变反应和核裂变反应刚好相反,核裂变是重原子核分裂为轻原子核,而核聚变则是让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从而释放能量,可控核聚变的能量要比可控核裂变大的多,并且也不会产生核辐。

扩展内容:

当物质达到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的超高温时,聚变物质完全电离成等离子体。在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中,剧烈的热运动使一部分轻核获得足够的动能而在碰撞中达到十分接近的距离,从而发生聚变。

在地球上,尽管核聚变的原料氢比核裂变的原料铀要丰富得多,但通常难以获得引发核聚变的超高温和超高压,唯一已实现并能释放大量核能的人为核聚变是氢弹爆炸。氢弹是通过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来引发氢核聚变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核裂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核聚变

                       
上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am1:58
下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am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