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江至此分支得名的地方是的简单介绍

点击阅读全文

本文目录一览:

  • 1、蜀江至此分枝得名的城市是
  • 2、蜀江至此分支得名的地方是
  • 3、因蜀江至此分支得名的地方是

蜀江至此分枝得名的城市是

蜀江至此分枝得名的城市是枝江市。枝江历史悠久,周称丹阳,属楚,秦因“蜀江至此如乔木分枝”而得名,西汉元年始设县治,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枝江市

枝江市属湖北省宜昌市代管县级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缘,北靠当阳市,西南接宜都市,西北靠猇亭区、夷陵区,介于东径111°25′-112°03′,北纬30°16′-30°40′之间。

枝江也是大溪文化的中心分布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为三国蜀汉名臣董和、董允父子的故里。

枝江市位于江汉平原的西缘,地势由西北丘陵高岗,逐渐倾斜至东南部平原。

蜀江至此分支得名的地方是

因“蜀江至此如乔木分枝”得名的地方是湖北省枝江市(县级市),枝江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同时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蜀江”是古时称谓,指的是流经四川境内的长江。

古人描写蜀江的诗词:

《荆门浮舟望蜀江》李白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

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竹枝词》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一络索·送蜀守蒋龙图》陈凤仪

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此去马蹄何处。沙堤新路。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著、西楼否。

因蜀江至此分支得名的地方是

“蜀江至此分枝是枝江。枝江市在长江三峡的东边,以前叫作丹阳,在秦朝的时候,因为“蜀江至此分枝”而得名,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枝江也是大溪文化的中心分布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为三国蜀汉名臣董和、董允父子的故里。

枝江市属湖北省宜昌市代管县级市,它是大溪文化的中心分布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为三国蜀汉名臣董和、董允父子的故里。枝江市下辖马家店街道1个街道和安福寺镇、白洋镇、顾家店镇、董市镇”。

扩展资料:

地形地貌:

枝江市位于江汉平原的西缘,地势由西北丘陵高岗,逐渐倾斜至东南部平原。全市有平原、岗地和低丘三种基本地貌形态。枝江市有平原495.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相对高差小于10米,集中分布在沿长江南北两岸,由东到西,平原面积由宽逐渐变窄。

岗地总面积385.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8%,岗地海拔在50—100米之间,相对高差10—30米,坡度小于15度。低丘面积490.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海拔在100—207米之间,坡度小于20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枝江

                       
上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am2:18
下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am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