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被誉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谁?
- 2、谁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谁
- 4、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
- 5、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魏源还是林则徐?
被誉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谁?
被誉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扩展资料: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则徐
谁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被誉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扩展资料: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则徐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谁
林则徐。
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简要叙述了世界大五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
在林则徐的影响下,后来产生出一批研究世界地理的学者。此书实为开风气之先的创举;而作者林则徐也被后人称为开始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个人简介。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
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我们从中国国际法学史角度看,他在鸦片战争中,不仅是维护国际法原则的中流砥柱,而且也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的开山者。
扩展资料:
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 促使林则徐“ 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 。
林则徐赴广州主持禁烟后,在与侵略者斗争的实践中意识到自己对西方知识的贫乏、国人对王朝之外世界的无知,他急于改变“沿海文武大员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历” 的状况,于是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外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以求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加深朝廷、国人对“西洋”的了解。
通过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
他萌生出“师敌长技以制敌“的思想,他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他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考消息”。
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
为了适应当时对敌斗争和对外交涉的需要,着人迅速编译了《国际法》,这在中国国际法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标志着西方国际法著作开始正式传入中国,标志着近代国际法开始在我国应用于对外交涉,标志着中国近代国际法学史的开端。
从理论上说,林则徐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先行者、中国国际法学的开山者。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魏源还是林则徐?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林则徐。
林则徐是学界一致公认的“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尽管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促使林则徐“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还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先行者、中国国际法学的开山者。海国图志》是其好友魏源将林则徐及其幕僚所翻译的文书合编而成,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林则徐早年经历
林则徐四岁时,父亲已经将他带入书堂,教他识字,在林则徐七岁时,他已经熟练文体了,在当地,他的父亲也算是非常有名的一位教书先生,林天瀚的教书方法不同于其他的教书先生,他始终讲究因材施教,注重品格修养。
在他教书的十五年当中,中举考上进士的多达十几人,其中最杰出的就是他儿子林则徐了,在林则徐八岁时,就写出了“海到无涯天作岸边,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
在林则徐十二岁时,就被选入福建当时的最高学府“鳌峰书院”中读书,其学院的院长就是刚正不阿的郑光策,在郑光策的悉心教导下,学习了诸子百家,在读书期间,林则徐认识了汉学家陈寿祺,之后两人交往频繁,立下了经国救世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