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水土流失的原因。
- 2、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 3、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
- 4、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 5、水土流失的原因
- 6、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原因。
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因素造成的。
人为原因主要指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引发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有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开矿、修路、采石等。[
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有很多的,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仅供参考。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⑴气候:所有的气候因子都会对水土流失产生影响,其中暴雨是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直接动力和主要气候因子,暴雨雨滴大,降雨动能大,溅蚀力强,形成的径流来势猛,历时短,强度大。
⑵地形地质:地面坡度、坡长、坡型等对水土流失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岩石性质影响风化物和土壤类型的形成,同时影响风化物和土壤的抗蚀能力。此外,岩层的倾斜度对水土流失也有影响。
⑶植被:植被是控制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几乎在任何条件下植被都有阻缓水蚀和风蚀的作用。良好的植被,能够覆盖地面、截持降雨、减缓流速、分散流量、过滤淤泥、固结土壤和改良土壤,能减少或防治水土流失。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就会产生和发展。
人为因素
人口增长快,环境人口容量严重超载,不断破坏植被开垦荒地,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耕地(主要是坡耕地)比例过大,农业经营粗放,生产水平很低,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退化严重,不能发挥生态防护效益,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二是“越穷积累越少,积累越少越穷”的恶性循环。另外,滥挖、滥伐等人为破坏活动和近年来生产建设项目不注意水土资源、自然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保护,人为造成新增水土流失。
我国水土流失的危害
1.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土壤中流失的氮、磷、钾肥估计达4000万吨,与中国当前一年的化肥施用量相当,折合经济损失达24亿元。
2.淤积河道、湖泊、水库。浙江省虽然水土流失较轻,可是省内有8条水系的河床普遍增高了0.2—0.1米,内河航行里程当前比60年代减少了1000公里。。湖水面积由1954年的3915平方公里到1978年已缩减到2740平方公里。更为严重的是洞庭湖水面已高出湖周陆地3米,这就丧失了它应承担的长江的分洪作用。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3.污染水质影响生态平衡。当前,中国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江、河湖(水库)水质的严重污染。水土流失则是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江水质正在遭受污染就是典型例子。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可分为自然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一)自然因素
包括降水、地形、土壤、地质、植被、风等方面。
(1)降水
包括降雨和降雪。降水对水土流失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年降水量,降水量的年内分布、降雨强度及一次降雨量。一般来说,年降雨量多的地区,发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就大。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的,发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也大。中国西北黄土地区虽然年降水量不大,但由于年内分布不均匀且多暴雨,因此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1977年7月5日,延安地区发生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安塞县实测24小时最大降雨为215毫米,延安市王家坪洪峰流量为7200立方米/秒。
(2)地形
地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愈多,流速愈大,水土流失也愈严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坡度增大4倍,水流速度增大1倍。水的流速增大1倍,其侵蚀力增大4倍。侵蚀量大致与坡度的0.8~3.4次方成正相关,当坡度增加到一定限度之后(30°~40°)侵蚀量反而减小。坡长与水土流失也有密切的关系,坡面越长,水土流失越严重。据美国、原苏联一些观测资料,土壤流失量大致与坡长的0.6~1.6次方成正比。坡形对水土流失量也有影响。直线形及凸形坡面,它的下部因受水流冲刷,土壤流失量最大。凹形坡面上部受冲刷,下部产生淤积。台阶形坡面,既可以增强土壤渗透性,减少地表径流,又能减低径流速度。此外阳坡光照强,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少,植物生长不良,土壤流失严重。阴坡一般蒸发量小,土壤水含量大,植被覆盖好,不易发生水土流失。
(3)土壤
土壤的透水性取决于土壤孔隙率,而孔隙大小又取决于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和土壤松紧度。土壤抗蚀力取决于土壤种类和土壤结构。结构良好的土壤,例如,水稳性团粒结构,团粒不易分散,因此土壤不易为径流所分散,也不易被带走。
(4)母质和基岩
成土母质的性状影响水土流失。基岩的岩性及其风化程度等对水土流失均有影响。中国南方风化层深厚的花岗岩地区,由于土壤中石英砂粒过多,凝聚力很小,加上组成岩石的物质膨胀系数不同,在冷热变化条件下,岩石容易崩解,造成水土流失。此外,岩层倾斜、土层又薄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滑坡。
(5)植被
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流失越轻微。植被的蓄水保土作用主要表现为截持降雨的作用、延缓径流产生的作用、水源涵养作用(吸收地面径流的作用)、根系的固土作用。
(6)风的作用
风蚀与水蚀不同,虽也受地貌条件的影响,但不以分水线为界。风蚀的强弱,取决于风速和土壤表面的粗糙度、土壤质地、水分和其他物质的影响。
(二)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滥砍滥伐、毁林毁草;②滥垦滥牧,陡坡开荒种地;③不合理的耕作技术,例如,顺坡耕种、顺坡开垄;④开矿、筑路、修建水电站以及其他基本建设,因破坏地表植被,随意倾倒废土矿渣,不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均能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⑤挖掘根用药材如人参、当归、地黄、大黄、甘草等,如果不回填土坑,也会造成水土流失;⑥农村掏矿、开石、挖瓷土等副业生产,如果挖后不填坑,缺少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也会造成水土流失;⑦在坡地全面整地造林和烧山整地造林或幼林、经济林林地管理不善,也会造成水土流失;⑧铲草皮积肥或作燃料。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我国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我国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明显不同。
黄土高原:①自然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②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和砍伐)。
南方丘陵:①自然原因:地表的起伏有利于流水冲刷,降水量大且时间长;②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砍伐利用)。
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土质疏松
④植被稀疏。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
②过度开垦
③开矿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1、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2、土质疏松。
3、降水量大并集中夏季,多暴雨。
4、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1、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2、开矿。
3、土地利用不合理。
4、植被遭到破坏。
关于治理水土流失的建议:
(1)根据当地土地状况,因地制宜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2)修梯田、修挡水坝、挖鱼鳞坑等适当改善的地势起伏情况。
(3)退耕还林还草,禁止陡坡开荒
(4)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5)加强对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主要表现为:
1.降水量;一般说来,降水量愈大,水土流失量愈多;
2.地形;地形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而坡度的大小、坡长、坡形等都对水土流失有影响,坡度的影响最大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大,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3.土壤;土壤是侵蚀作用的主要对象,因而土壤本身的透水性、抗蚀性和抗冲性等特性对土壤侵蚀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土壤质地越松,越易被侵蚀;
4.植被;植被破坏使土壤失去天然保护屏障,成为加速土壤侵蚀的先导因子,植被覆盖面积越大,土壤受侵蚀越小,反之越大。
人为因素则是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植被破坏(如滥垦、滥伐、滥牧)和坡耕地垦植(如陡坡开荒、顺坡耕作、过度放牧),或由于开矿、修路未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等,都会加剧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参照土壤侵蚀,基本一样。
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