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新高考下志愿填报和录取的变化有哪些
- 2、新高考如何划线录取
- 3、14个省份新高考录取变化 志愿填报模式是什么
- 4、新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的变化有哪些
- 5、2022新高考有什么变化
新高考下志愿填报和录取的变化有哪些
志愿填报的单位不同,招生计划编制模式不同,投档分数线及志愿填报数量不同。本科批次以院校专业组(“院校+专业”)为单位进行招生录取。
志愿填报和录取的变化
本科批次以院校专业组(“院校+专业”)为单位进行招生录取。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设置,是本科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一所院校可设置若干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必须相同。
相比老高考,院校+专业志愿方式使得某个学校的好专业和差专业的录取名次差距在拉大,即好专业的录取名次在进步,差专业的录取名次在退步。相对老高考,院校专业组志愿的方式对录取名次的影响不大。新高考下,志愿个数的增加使得好学校(或好专业)录取名次在进步,但影响程度不会太明显。
新高考下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先弄清自己可以填几个志愿无论是批次合并还是取消批次,都会对考生填报志愿产生一定影响,而志愿设置等变化更为明显。
以河南和北京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为例。河南省之前本科二、三批次都可填报1-6所高校志愿,2017年本科二、三批合并后,二批可填报1-9所高校志愿,每个学校志愿可填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北京市本科二批志愿设置也有所增加,今年本科二批可填报10所平行志愿高校,每所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及是否服从院校专业调剂。批次合并后,本科二批志愿院校数量增加,考生可选择的院校、专业也相应增加。
除了搞清楚自己可以填报几所高校、几个专业以外,还要知道你的填报科类、填报时间、填报方式和录取规则。不同志愿的填报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考生要弄清楚你属于哪一类,在什么时间段填报等。所以,建议今年志愿设置有调整省份的考生,一定要先弄清你省的填报政策和志愿设置情况,认真阅读当年本省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意见》和填报志愿办法。
新高考如何划线录取
1、平行志愿投档到院校变为投档到院校专业组投档
在传统志愿填报过程中,考生按照平行志愿的原则,一所院校填报几个专业,按志愿顺序录取。
新高考改革后,每个院校有自己的专业组,一个院校专业组就是一个志愿,举例来说,考生填报了湖南大学专业组1(金融学、会计学)和专业组2(统计学、经济学),那么这就算是两个志愿,按照志愿填报顺序先后投档。
如果考生对指定院校情有独钟的话,考生可以全部填上指定院校的专业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院校的录取概率。
2、校内调剂变组内调剂
传统志愿中,如果考生的第一志愿是湖南大学的会计专业,但因某些原因没有被该专业录取,而考生又选择了“服从调剂”,那么该考生将有机会被调剂到湖南大学的其他专业。
在新高考改革后,考生的志愿调剂范围仅限于一个院校专业组内,不会出现被调剂至该专业组外的,同校其他专业中去的情况。
14个省份新高考录取变化 志愿填报模式是什么
实施新高考的14个省份中,山东、浙江等5省份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进行志愿填报。北京、天津、上海、等9省份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进行志愿填报。
新高考省份录取有变化
在目前实施新高考的14个省份中,山东、浙江、河北、辽宁、重庆等5省份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进行志愿填报,考生可优先从专业的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
北京、天津、上海、海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等9省份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进行志愿填报,即每个大学将自己的专业分成几组,按“大学+专业组”的方式在各省进行投放,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独立志愿。
比如,北京考生在本科普通批可以填报3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江苏考生在本科普通批可以填报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还下设若干专业。
分数线下降对于中等生不是好事
高考录取分数线下降,那么对于成绩并不是很好的中等生来说,就有可能会滑档,一分之差有可能和自己填报的院校失之交臂,只有可能捡漏的可能了,因此对于中等生来说在志愿填报的时候,一定要格外注意,一定要谨慎,细心,切不可大意,不然真的有可能和理想院校失之交臂,若出现失误或不细心,那么给自己带来的将是致命的。最后祝愿考生都被自己理想大学所录取,开启新的征程。
新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的变化有哪些
志愿填报的单位不同,招生计划编制模式不同,投档分数线及志愿填报数量不同。本科批次以院校专业组(“院校+专业”)为单位进行招生录取。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设置,是本科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
新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变化
本科批次以院校专业组(“院校+专业”)为单位进行招生录取。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设置,是本科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一所院校可设置若干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必须相同。
相比老高考,院校+专业志愿方式使得某个学校的好专业和差专业的录取名次差距在拉大,即好专业的录取名次在进步,差专业的录取名次在退步。
相对老高考,院校专业组志愿的方式对录取名次的影响不大。新高考下,志愿个数的增加使得好学校(或好专业)录取名次在进步,但影响程度不会太明显。
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一、理性选择,综合定位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
二、筛选并优化志愿,形成合理梯度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
三、结合自身实际,规避风险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2022新高考有什么变化
2022新高考有什么变化
2022新高考有什么变化,众所周知,我国又有八个省市加入新高考队伍中,实行3+1+2的新高考,除三大主科剩余三门科目由学生自己选择,2022新高考有什么变化。
2022新高考有什么变化1
1、不分文理科,改为“3+3”模式
高考科目将由3门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自选3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组成。PS: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上述6科,还增加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科目。
2、录取模式改为“两参考、一依据”
之前的高考录取模式为“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录取,新高考后录取模式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3、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度
大部分省的总分为750分,也就是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选考的3门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度,考生按照自己所在的等级,来获得分数。
4、考试时间更改,英语可考2次
考试时间由原来的6月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改为分两次进行,自选的3个科目一般在每年的10月和4月,英语也有两次考试机会,一次10月(也有的在4月),一次6月,只有语文和数学维持6月考试不变。
2022新高考有什么变化2
根据官方数据,近几年来,高考人数在不断增加,从2019年的1031万,到2020年的1071万,再到2021年的1078万,到了2022年高考,考生人数会不会上升到新的高度?
经过专家对各省复读率以及往年高考人数的预测,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极有可能突破新高,人数很有可能达到1100多万,高考人数激增,大学数量却没什么变化,高考难度极有可能升高,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众所周知,2021年迎来了“新高考年”,我国又有八个省市加入新高考队伍中,实行3+1+2的新高考,在3+1+2新高考下,除语数英三大主科,剩余三门科目由学生自己选择,在物理和历史任选其一,在剩余四门科目中任选其二。
美其名曰是选科自由,但是考生们的选科情况,会对接下来的填报志愿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在历史和物理两门科目中,选择物理的考生,大部分院校的大部分专业都能都能选择,但选择历史的考生,只能选择少部分院校中的少部分专业,填报志愿时很受限制。
到了2022年,填报志愿模式又迎来了新变化,学生想要报考某个专业,就必须在选科中选择了该专业对应的两门科目,比如学生要报考公安专业,就必须选择公安专业对应的历史和政治,每个专业对应的两门科目都是不同的。
这样一来,填报志愿的难度可就越来越高了,学生们在高考之前,就必须考虑好想报考的专业,再从专业出发,选择对应的两门科目,这个变化可以说是突破,也可以说是高考给考生们新增的“考试内容”。
2022新高考有什么变化3
按照近年来的高考分数线来看,2022高考录取分数线变化幅度应该不大,对于那些想要考取二本大学的学生来说,文科的二本各省分数线在380到480左右,而理科各省的.分数线也会在350到450分左右,一本文科分数线应该在500分左右,而理科则是会需要达到480分左右。
2022年新增本科专业37个,本科专业740个。因此,招生计划会增加,相应的录取分数线也必然下降。
2022年是独立学院和三本院校的开学第一年,新建本科院校和部分高职院校。为吸纳生源,提高本科录取率,有必要增加招生计划。从目前的高考报名人数来看,各省的报名人数与去年持平,因此,降低录取分数线必然会进行。
2022年高考分数线会是多少
文科450-500分之间,理科400-450分之间。
从大数据上显示,2021年大多数省市本科分数线中文科线都在450分以上,理科线都在400-450分之间,还有少数一些省市的分数线在400分以下。所以为了稳妥起见,估计2022年高考至少要达到理科440分以上、文科470分以上。
2022高考难度趋势
2022年复读相对来说是会比较难一些,首先是要适应“新高考”的3+3考试规则(即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统考科目加在六个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考生自选的三个科目),各选修学科专业性增强,考试难度也随之提升,复读考生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考试风险。
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建议同学们还是最好不要复读,能拼这几个月,一定要努力。但非一定不要想着复读,如果觉得复读会令自己考的更好,那也是一个选择。多去了解一下复读的相关事宜,看看是不是合适自己的。
如果你因为高考分数不够,而错过了心仪的大学,那真的太遗憾了。原学校里的老师也是带着成绩不一的学生上课,落后的学生也不一定跟得上,学生学起来也会很吃力。有条件的话可以尽早选择靠谱的高三全日制机构,复课后有针对性地跟着老师冲刺一把也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