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矛盾(社会矛盾运动)

点击阅读全文

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社会矛盾
  • 2、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 3、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什么是社会矛盾

社会矛盾是指社会各阶级或阶层基于不同的利益关系或财产分配关系所产生的种种冲突和不和谐现象。

社会矛盾具有各种各样的性质和类型,可以是受到限制和调节的,也可以是利益对抗和彼此冲突的。

社会矛盾起源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阶级矛盾是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其他矛盾是阶级矛盾的补充或延伸。因为社会的进步,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社会矛盾迭起,所以要看清社会矛盾的本质,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美好生活既是指物质生活的丰富,也是指精神生活的不断提升。植根于当下的中国现实,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变革,社会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面貌发生了极大的改善,如今人民已经从短缺经济时代对物质需求的高度依赖转向了对精神领域的需求和提高上。这也就意味着现代社会中精神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是美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换言之,物质需求是我们实现美好生活的先决条件,而精神文化决定了我们能不能走得更远。培养每个人高尚的理想信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对单纯感官上娱乐的一种摒弃。个人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也是受益者,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感受既来自于社会现实发展现状,也来自于主体自身的解读。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相对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来讲的。就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境遇而言,社会发展呈现出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生产不充分的客观状况,这种境遇和状况是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是我国社会矛盾发生的内在根源。

一方面,我国社会整体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升,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富足;另一方面,人们对高品质、高智能、高领域的追求得不到满足。从短期来看,我们在某些领域的成果稳居世界第一,但也有些领域远远落后,造成了严重的供求失衡。从长期来看,人们的需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被更新和超越,而供给端无法持续有效地为需求端提供保障,导致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存在一个长期性。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几个领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巨大的提高,但其它领域的发展无法快速跟上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联动效应,导致一定程度上人们只注重金钱、利益。社会要保持平衡性,首先要实现这五个领域的动态平衡,这是我们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

发展不充分可以概括为:社会发展在质量和总量上无法达到充分的程度。表现为生产领域中传统制造业方面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虽然我国在很多大型科技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甚至在某些领域达到世界第一,但在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等领域占有率较低。资源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也只处在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于198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扩展资料: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具体体现:

1、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3、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4、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5、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6、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7、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上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am3:01
下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am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