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魏国被谁所灭?
- 2、魏国为什么会灭亡?
- 3、三国的魏国怎么灭亡的
- 4、魏国怎样灭亡的?
- 5、战国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 6、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魏国被谁所灭?
春秋时期的魏国于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
战国时期的魏国于公元前225年被秦国将军王贲攻破灭亡;
三国时期的魏国: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魏国为什么会灭亡?
三国魏国的灭亡原因主要是心。具体指的就是司马家族叛变。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承曹操,公元226年,曹丕病逝,传位曹睿,拜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可因中蜀汉参军马谡的离间计,将司马懿削职回乡,后因蜀汉攻城将司马懿还职,诸葛亮也病逝五丈原。曹睿病逝后,传位曹爽,曹爽遭司马懿谋杀,司马懿掌握兵权,钟会、钟毓、邓艾投奔魏国,曹爽之子曹芳软弱,魏国危在旦夕,司马懿死后,司马昭继承,司马昭死后,司马师继承皇位,司马师病逝后,司马炎继位,公元263年,灭了蜀汉。姜维离间和挑拨钟会与邓艾,但司马炎怀疑,设计将三人杀害。公元265年,司马炎逼曹奂让皇位,改国号为晋,改元为泰始元年。咸宁4年(公元278年),老将羊祜上奏说吴国后主孙皓残暴,不攻自破,并让杜预为镇南大将军。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龙骧将军王睿与杜预攻至吴国首都建邺,孙皓投降。正是:分分合合华夏史,其中大势是统一。
三国的魏国怎么灭亡的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司马懿及子司马师、司马昭陆续压平了起自淮南的王凌(嘉平三年,公元251年)、毋丘俭(正元二年,公元255年)、诸葛诞(甘露二年,公元257年)的军事叛乱和其他朝臣的反抗,巩固了司马氏的统治。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一批玄学名士对司马氏持消极反抗态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马氏以非毁名教和欲助毋丘俭为乱之罪名杀害。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在魏末晋初都陆续归服于司马氏。此外,与吴蜀交兵仍频, 三国鼎立图尤以蜀汉姜维为甚,号称“九伐中原”,双方互有胜败。公元260年(甘露五年),魏帝曹髦不甘司马氏威胁自己帝位,亲率亲兵讨伐,司马昭遂使亲信贾充派遣刺客成济杀害曹髦,事后仅成济被处死,而司马氏家族则没受牵连。随着蜀汉国力日下,公元263年(景元四年)魏朝司马氏展开攻汉计划,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攻伐蜀汉,结果汉主刘禅出降,蜀汉亡国。后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于公元266年(咸熙二年)逼曹奂禅让,改国号为晋,曹魏遂亡。曹奂禅让后,被司马炎封为陈留王,享有使用天子旌旗,行曹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特权。作为曹魏“后续”的陈留国(265年—479年)历经两晋、刘宋,传至南齐,享国214年。
魏国怎样灭亡的?
历史上有很多政权以“魏”为国号。
1.春秋初期的古魏国,姬姓,是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攻灭。
2.战国时期魏国,姬姓,魏氏。即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因国都在大梁,也叫梁国。君主的祖先是晋献公时期的大臣毕万,毕万的祖先是周武王的异母弟毕公高。毕万因在灭古魏国的战争中有功,晋献公将魏地封给毕万,子孙就以魏为氏,毕万的儿子魏犨曾跟随晋文公流亡多年。魏氏后在晋国成为六卿之一,公元前453年联合韩、赵两家灭智氏,前403年始列为诸侯。前225年秦将王贲以水淹攻破大梁,魏王假被迫投降,魏国灭亡。
3.秦朝末年魏国,姬姓,魏氏。秦朝末年,魏国后裔魏咎参加陈胜的反秦造反,被立为魏王,魏国复国。魏咎自杀后,其弟魏豹又被项羽封为魏王。汉二年(公元前205年)秋,被韩信攻击,魏豹被迫投降,魏国灭亡。
4.三国时期魏国,曹姓。即曹魏,奠基人为东汉权臣曹操。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曹丕称帝,建立魏国。249年,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消灭掌权的大将军曹爽等曹氏亲族,司马氏逐渐掌握魏国实权。263年,魏国派钟会、邓艾进攻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魏国灭亡。
5.东晋十六国时期冉氏魏国,即冉魏。后赵石虎有个养子叫石瞻,本名冉良。石虎去世后,诸子争立,后赵陷入混乱。石瞻的儿子石闵在混乱中逐渐掌握大权,350年石闵废杀皇帝石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魏,不久恢复冉姓,史称冉魏。352年,冉闵在与前燕的战争中被俘杀,不久魏国的都城邺城被前燕攻破,太子冉智投降,冉魏灭亡。
6.东晋十六国时期翟氏魏国,即翟魏。388年,丁零人翟辽称王,建立魏国。392年后燕皇帝慕容垂攻占都城黎阳,君主翟钊只身投降西燕,翟魏灭亡。
7.南北朝时期北魏,元氏,也叫元魏。公元376年,鲜卑人拓跋氏建立的代国被前秦攻灭。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崩溃时机,自称代王,建年号登国,同年四月改称魏王,即北魏,拓跋珪即北魏道武帝。北魏孝文帝时期进行汉化改革,改姓元氏。但孝文帝改革,导致北魏末期发生六镇起义,朝政被权臣尔朱荣篡夺。尔朱氏被消灭后,大权逐渐被六镇将领高欢和宇文泰掌握。534年,北魏末代皇帝孝武帝不甘心被权臣高欢控制,向西投奔长安的宇文泰。高欢在邺城拥立元善见为皇帝,史称东魏;孝武帝被毒死后,宇文泰另立元宝炬为皇帝,史称西魏。北魏由此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逼迫魏孝静帝元善见禅让,高洋称帝,建立北齐;557年,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逼迫魏恭帝拓跋廓禅让,立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为王,建立北周。元氏魏国由此灭亡。
8.隋朝末年魏国,李氏。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关陇贵族李密被瓦岗军领袖翟让等人推举为魏公,建立魏国,同年将翟让杀害。618年魏国在与王世充的战争中失败,李密被迫向唐朝投降,魏国灭亡。
战国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战国魏国的灭亡是由于战争频繁,大量削弱了魏的实力,多年来,在强秦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不断割地求和,魏国大河以北领土被吞食殆尽,经3个月战争,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在战国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为“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当天,明帝去世。 这是个转折点 明帝死后 齐王曹芳即位年仅八岁,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曹爽排挤司马懿,司马懿已经没有实权.
正始九年(248年)三月,黄门张当私自把内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给曹爽,曹爽、何晏乘机与张当勾结,谋危社稷。曹爽及其同党也担心是司马懿装病。同年冬,河南尹李胜要到荆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司马懿假装病重,让两个侍婢扶持自己,要拿衣服,拿不稳,掉在地上,还指着嘴说渴。侍婢献上粥来,他用口去接,汤流满襟。李胜说:“众情谓明公旧风发动,何意尊体乃尔!”司马懿故意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年老枕疾,死在旦夕。君当屈并州,并州近胡,善为之备。恐不复相见,以子师、昭兄弟为托。”李胜说:“当还忝本州(李胜是荆州人),非并州。”司马懿故意错乱其辞:“君方到并州。”李胜又说:“当忝荆州。”司马懿说:“年老意荒,不解君言。今还为本州,盛德壮烈,好建功勋!”李胜回来对曹爽说:“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过几天,他又说:“太傅不可复济,令人怆然”(《晋书·宣帝纪》)。曹爽等从此便不再防备司马懿。
嘉平元年(249年)春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永宁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都,然后劝曹爽投降,曹爽欲信其言,桓范等人援引古今,百般劝谏,从晚上一直劝到第二天黎明。劝到最后,曹爽投刀于地,说:“司马公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晋书·宣帝纪》)。
于是大局以定,大权落到司马懿手里,至于什么时候废魏自立为帝,只是时间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