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满分,却在80年代制糖(唐文忠刘超)热门小说大全_免费小说大全化学满分,却在80年代制糖唐文忠刘超
唐文忠刘超是都市小说《化学满分,却在80年代制糖》中的主要人物,梗概:【都市种田】 【重生】 【穿越】唐文忠,一个平平无奇的现代青年,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大学时那总能维持在95分上下的化学成绩。一觉醒来,他竟意外回到了物质匮乏的1982年,成了一个一穷二白、连糖罐子都见底的待业青年。依靠自己现代人的高度提纯的蔗糖技术,从一袋袋“雪晶糖”积累第一桶金,到抓住机遇兼并小厂,建立自己的食品王国;他的产品一步步填满百货公司的柜台,成为百姓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明争暗斗,偶尔使用不那么光彩的手段,他深知慈不掌兵、义不理财的道理。赖候,一个没有正经的工作的小偷,他过得都是撬门溜锁,人人喊打的日子,直到遇到唐文忠,人生的转折点来了。李丽娟,原本是普通公司的文员,因为要帮弟弟凑数十万的手术费,选择去来钱快的夜店上班,她不惜出卖身体,只为救弟弟的命,直到遇到唐文忠,她体会到了人性的光辉,照亮她前方不知还有多少黑暗的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故事的背后,展现出鲜活的个性。…
完整版都市小说《化学满分,却在80年代制糖》,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唐文忠刘超,是网络作者“剑破孤寒”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果然,第二天,作坊的木门就被敲响了。来的不是往常那个蹬三轮的送货小伙,而是食品厂供销科的一个小干事,叫陈子恒,他此刻脸上堆着谄媚的笑,身后跟着一辆板车,上面堆满了上好的甘蔗粗料,甚至还有几袋精炼过的初级糖浆,这原本是王副科长卡着不肯给的。小干事搓着手,点头哈腰的说:“唐同志,之前都是误会,厂里工作疏…
精彩章节试读
警车的尾灯消失在街角,扬起的尘土缓缓落下,看热闹的人群意犹未尽地散去,交流着各自听来的小道消息,语气里带着猎奇的兴奋和事不关己的轻松。
唐文忠把最后一口烟吸尽,用鞋底仔细碾碎,转身走进身后那间临时租来的小作坊。
里面几个年轻伙计立刻围了上来,脸上还带着未褪的惊惶和一丝解气的兴奋。
“唐哥,刚才那警车…王科长真给抓走了?
咱的原料…”唐文忠摆摆手,打断他们的问话,对他们说:“没事了。
最晚明天下午,之前断掉的料,会有人乖乖送回来,只多不少。”
他走到那几口咕嘟冒泡的大锅前,拿起一根长的木棍,慢条斯理地搅动着锅里粘稠的糖浆。
空气中弥漫着那令人迷醉的甜香,与外面世界铁锈煤灰的味道格格不入。
他的动作很稳,专注地看着糖浆色泽和气泡的变化…伙计们面面相觑,不敢再多问。
这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唐哥,身上有种让他们敬畏的东西。
不只是因为他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手艺,更因为他那种似乎不符合他这年龄阶段的冷静。
果然,第二天,作坊的木门就被敲响了。
来的不是往常那个蹬三轮的送货小伙,而是食品厂供销科的一个小干事,叫陈子恒,他此刻脸上堆着谄媚的笑,身后跟着一辆板车,上面堆满了上好的甘蔗粗料,甚至还有几袋精炼过的初级糖浆,这原本是王副科长卡着不肯给的。
小干事搓着手,点头哈腰的说:“唐同志,之前都是误会,厂里工作疏忽了!
王某人以权谋私,己经被严肃处理了!
这是厂里的一点补偿,以后您的原料,我们厂优先保证,价格就按出厂价,您看…”唐文忠正蹲在门口刷牙,满嘴泡沫,闻言只是撩起眼皮瞥了那板车一眼,含糊地“嗯”了一声,继续不紧不慢地刷牙。
陈子恒站在那里,额头上渗出了细汗。
他可是得了新指示,无论如何要稳住这个姓唐的,不能再出岔子。
上面的人精着呢,王副科长倒台倒得又快又蹊跷,虽然没证据,但谁都猜得到跟这“雪晶糖”的作坊主脱不了干系。
这年头,这种手眼通天的角儿,惹不起。
唐文忠漱了口,吐掉水,才慢悠悠地道:“搁那儿吧。
钱找小刘结。”
说完转身就进了屋,多一个字都没有。
陈子恒如蒙大赦,赶紧指挥人卸货,灰溜溜地走了。
原料危机不仅解除,供应反而比之前更顺畅、更廉价。
作坊的产量瞬间提了上来。
唐文忠趁机又招了两个老实肯干的学徒,扩大了熬糖的锅灶。
“雪晶糖”如同灰色的溪流,更快更广地渗入市场的毛细血管。
百货公司的刘主任亲自找上了门。
他没敢摆架子,甚至没让司机把小车开到巷口,自己步行进来的。
他穿着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但眼里的热切却藏不住。
“唐同志,真是…年轻有为啊!”
刘主任握着唐文忠的手,用力晃了晃,眼睛却不住地往那晶莹剔透的糖粒上瞟。
唐文忠笑了笑,递过一杆黄铜小秤和一张油纸看着刘超说:“刘主任亲自来,是信不过我这小作坊的货?”
“哪里话!
唐同志的手艺,是这个!”
刘超翘起大拇指,压低了声音,“实不相瞒,我这次来,是想代表市百货公司,跟唐同志谈个正式的合作。
你这‘雪晶糖’,放在我们百货大楼的柜台里,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价格好商量,肯定比你现在…零散着卖,要划算得多!”
这是要收编,要正规化。
挂上百货公司的牌子,销路、名声、利润,都将迎来质的飞跃。
几个伙计在旁边听得呼吸都急促了,眼巴巴地看着唐文忠,等着他点头。
唐文忠却没立刻答应。
他拿起一小撮糖,在指尖捻着说:“挂百货公司的牌子,是好。
不过,刘主任,我的糖,以后还姓唐吗?”
刘超一愣,随即笑道:“当然,当然!
我们可以专门给你设一个柜台,就叫‘文忠雪晶糖’!
怎么样?”
唐文忠摇摇头,笑容不变,话却带着骨头:“叫不叫我的名,不打紧。
关键是,这方子,这生产,得我说了算。
百货公司只管卖,怎么卖,卖多少钱,我们商量着来。
但厂子里的事,谁也不能插手。”
刘超脸上的笑容淡了点。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胃口这么大,条件这么硬。
他原本想着,先把渠道握在手里,慢慢再把技术和生产捏过来。
“唐同志,这…不合规矩啊。
进了百货公司的柜台,就得按公司的章程来,质量、卫生、标准…我的标准,就是标准。”
唐文忠打断刘超的话,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刘主任喝过我的糖水,百货公司里摆着的那些,有这个味儿吗?”
刘超噎住了。
他没有。
两人对视着,空气里有些无声的较量。
小作坊里只有糖浆咕嘟冒泡的声音。
半晌,刘超先妥协了。
他实在舍不得这糖带来的巨大利润和吸引力。
他咬咬牙:“成!
就按唐同志说的办!
我们先签三个月的试销合同!
你的作坊,我绝不干涉!
但货必须优先保证我们百货公司!”
“合作愉快。”
唐文忠伸出手说。
合同签了。
唐文忠的雪晶糖摆进了市中心百货大楼那明亮的玻璃柜台里,价格又翻了一番,购买甚至需要专用的“糖票”,瞬间成了紧俏中的紧俏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唐文忠的腰包以惊人的速度鼓胀起来。
他换了个更大的院子,添置了更专业的设备,虽然核心的提纯环节还是他亲自掌握,但初步的加工己经可以交给手下人完成。
他成了这一片有名的“糖王”。
但树大招风。
很快,先是街道居委会的大妈们开始旁敲侧击,询问他雇工的人数,原料的来源,暗示他这属于“资本主义尾巴”,要割一割。
接着,税务所的人上门了,态度客气,但查账查得极其仔细,鸡蛋里挑骨头。
甚至有几个一看就不是善茬的青皮,开始在作坊附近晃悠,眼神不善。
唐文忠心里明镜似的。
刘超那边合作愉快,王副科长的余毒也己清除。
那这新的压力,来自何方?
他让一个机灵的学徒去打探。
学徒回来,脸色发白:“唐哥,打听到了,是‘为民食品厂’的赵伟民厂长,他小舅子也在西街开了个糖坊,咱的糖进了百货公司,把他家的生意顶黄了,外面都传,说赵厂长放了话,要让你这作坊开不下去。”
“为民食品厂”是个集体厂子,规模不小,赵伟民厂长在区里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关系盘根错节。
伙计们又紧张起来,这次对手来头更大,可不是一个副科长能比的了。
“唐哥,要不…咱们找刘主任说说?
或者给赵厂长送点礼?”
唐文忠眯着眼,看着窗外。
送礼?
示弱?
那只会被吃得骨头都不剩。
他轻轻笑了一声,透着冷意:“街道?
税务?
混混?
这赵厂长,手段倒是比那个姓王的高明,知道多管齐下。”
他点上一支烟,默默抽了半支。
然后,他把烟掐灭,对那个机灵的学徒勾了勾手指,低声吩咐:“去,打听打听。
赵伟民厂长管着那么大个食品厂,经手那么多粮食、糖油…就真那么干净?
尤其查查,他那个小舅子,开糖坊的原料是从哪来的,账目又是怎么走的。”
学徒眼睛一亮,立刻点头去了。
几天后,学徒带回了消息。
赵厂长的小舅子是个幌子,真正眼红生意,甚至可能从中参股的,是赵厂长本人。
他那小舅子的糖坊,用的很多原料,根本就是走了食品厂的账,挖了集体的墙角!
而且做账做得颇为潦草,漏洞不少。
唐文忠听完,点了点头。
他回到屋里,再次拿出了纸笔。
不过这次,他写的不是化学公式。
他写了一封举报信,内容详实,条理清晰,首接指出“为民食品厂”厂长赵某利用职务之便,侵占集体资产,为其亲属开办的私人作坊输送利益,造成国家财产损失。
信末,他同样没署名。
但他没有立刻寄出。
他在等。
等到第二天,税务所的人再次上门,态度明显强硬,甚至威胁要贴封条的时候。
唐文忠才不慌不忙地将那封举报信投进了邮筒,寄往了区纪委和市轻工局。
又是一场雷厉风行的调查。
证据确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