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至圣”指的是谁?
- 2、至圣是谁
- 3、至圣指的是哪位圣人
- 4、“至圣”是谁?
- 5、至圣,诗圣,曲圣,书圣,文圣,词圣,史圣,画圣,他们分别是谁?
“至圣”指的是谁?
至圣
至圣的“至”字有最高的,顶端的,完美的,不可逾越的意思。
至圣——简单来说,就是最高的圣人的意思。
因为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世间的影响太大,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行为规范等等。
(另外补充
至圣是伏羲,《周易参同契》上写着,至圣伏羲,庶圣孔子,圣雄文王,孔子在老百姓中,是圣人,但前人伏羲,文王所做的事,不只在老百姓中,其它方面也是了不起的。)
至圣是谁
至圣指的是孔子,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至圣是谁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至圣指的是哪位圣人
至圣指的是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北尊奉为“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
“至圣”是谁?
0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曾向老子求教学问,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受到重创。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重新兴起。
由于儒家的封建统治者眼中的特殊地位,孔子及其门人与再传子弟,被后世帝王封公封圣,享受了莫大荣誉。其中,孔子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去世一百多年后,又出现了个孟子并将孔子的学说发扬光大,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因而,后世将其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除了孔子与孟子外,儒家的代表人物中,还有三位“称圣”者,分别为“复圣”、“宗圣”与“述圣”。那么,复圣宗圣述圣分别是谁呢?复圣为颜回,宗圣为曾参,述圣为子思(孔伋)。
颜回,字子渊,别称颜子、颜渊,春秋末期鲁国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孔子曾这样评价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是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首,《论语》编撰者之一。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也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曾参,字子舆(后世称之为曾子),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另外,曾子还给后留下了“曾子烹彘”的故事——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由于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子思就是孔伋,孔子的嫡孙、孔鲤的儿子。孔伋是孔子的高足曾参的学生,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至圣,诗圣,曲圣,书圣,文圣,词圣,史圣,画圣,他们分别是谁?
酒圣:杜康; 书圣:王羲之;
草圣:张旭; 史圣:司马迁;
至圣:孔丘; 文圣:欧阳修;
亚圣:孟轲; 医圣:张仲景;
武圣:关羽; 乐圣:李龟年;
茶圣:陆羽; 棋圣:黄龙士;
诗圣:杜甫; 画圣:吴道子;
词圣:苏轼 曲圣:关汉卿。
另外的十圣
茶圣: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3卷。
诗圣: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草圣:张旭,汉朝书法家,他擅长草书,造诣很深。
史圣: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书的作者。
医圣: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大。
画圣:吴道子,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
酒圣:杜康,即少康。古代传说中酿酒术的发明者。
书圣:王羲之,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书法家,作品有《黄庭经》《兰亭序》等。
文圣:孔丘,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尊他为圣人,影响甚远。
武圣:关羽,三国蜀汉大将。重义气,精武艺,他的事迹长期在民间流传,被世人尊为“关圣”“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