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684分截肢少年:清华梦从未调整过(清华回应截肢少年)

点击阅读全文

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安徽截肢少年高考684分一事,清华是如何回应的?
  • 2、身残志坚截肢少年高考684分,他有哪些学习的小妙招?
  • 3、庞众望清华毕业后现状如何
  • 4、母亲残疾,父亲患有精神分裂,小孩744分考上清华后现状如何?
  • 5、7年前,684分摘状元上清华,想让父亲早回家的河南男孩,现状如何?
  • 6、684分考入清华的农村娃为什么感人?

关于安徽截肢少年高考684分一事,清华是如何回应的?

一年一度的高考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事情,在高考这场人生比赛中,每个学子都尽力的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为自己的人生拼一回。有这样一位身残志坚的少年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和坚强在此次高考中取得了684分这样可喜可贺的成绩,清华大学已经向该截肢少年抛出了橄榄枝,他也即将实现自己的梦想,进入这样一座理想学府求学。

一、安徽的截肢少年

在高考成绩出来的当日,截肢少年获得684高分这一新闻顿时在网络上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这位截肢少年相比于正常人来说,在身体上有很多不方便之处,为自己的学习也带来了许多不便。但是他本人非常的有毅力,坚强的面对着命运给予他的挫折,勇敢的与命运相对抗,刻苦学习,不断努力,终于取得了这一成绩。

二、截肢少年的坎坷人生

这位来自安徽的少年本来就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在高二的时候,他曾经有一个提前参加高考的机会,但是却因为一场不幸的车祸事故,让左腿受伤,从此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便坠落下来,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他曾经经历过8场手术,对于一般人来说,一定觉得人生已经从此是黑暗一片了,但是这位少年却并未对命运屈服,在住院期间依然孜孜不倦地读书,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梦想而拼搏。

三、努力奋斗,自强不息

人活一生都应该有自己要追求的目标和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即使前路坎坷,前路曲折也不能轻易言弃,一定要坚持。如果坚持不下去,就想一想这位安徽的截肢少年,他是何等的勇敢,面对这样一个人生厄运,他凭借着自己的毅力,在家人的细心呵护下,终于走出了人生阴霾,希望这位少年能够收获更美好的未来。

身残志坚截肢少年高考684分,他有哪些学习的小妙招?

高考成绩这几天在陆陆续续的放榜了,有人欢喜有人愁,三年的努力在这一天终于可以看见曙光和结果了,而有一则消息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个叫做周桐的学生,虽然残疾但是高考684分,而且清华的招生组也表示进清华问题不大,其实在这之前他就可以参与清华的招生,但是因为一场车祸导致截肢并且住了好几个月的院才出院回到学校上课,和清华失之交臂,但是又重新振作努力学习,再一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入院的这段时间,也没有放弃过自己,那么他都有哪些学习的小妙招呢?

一 坚持

不管是学习还是坚持都是最重要的,周桐在医院的时候就开始一直持续的看书,连医生都让他稍微休息一会儿,但是他害怕自己丢下了进度,所以还是坚持学习,回到校园就更不用多说了,他真的对于自己非常的自律,也正是因为他一直持之以恒的去做一件事情,所以才能有这样子的回报,学习其实是一件挺枯燥的事情,所以能够坚持这么去做是非常的了不起的。

二 清醒自强不息

当人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容易就放弃自己了,更何况是他这种遇到了比较艰难的事情,很多人会接受不了想不开甚至放弃自己,但是他完全没有,他相当的清醒,反而比之前更为冷静辛苦的去学习,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不要发泄在学习上,反而坚持学习才有可能是打败挫折的方法。

三 抓弱点去攻克

不管是学霸还是学渣,都会有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只是学渣的表现比较的明显而已,大家面对这种会下意识的逃避,但是他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好,那么就要主攻英语,把落后的补上来,就算是休息时间也要继续学习,但是其实他的英语已经比普通人好很多了,所以大家如果偏科的话千万不能就这样越来越偏,在保证自己擅长的前提下去攻克自己不会的。

从这个男孩子身上真的可以学习到很多,他虽然遭受了挫折但是完全不怨天尤人,他拥有这样的自制力还愁什么事做不成呢?也希望大家在学历累了的时候想想他,或许会变得更有信心一点,这样子的男孩身上拥有很多的美好品格。

庞众望清华毕业后现状如何

高中期间,学校得知庞众望的家庭情况,给他免除了三年的学费,高中三年虽然艰苦,但也熬过来了。

高考那年,他考出了684分优异的成绩,又因为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获得了农村专项计划清华大学60分加分,以744分的成绩成为了河北沧州的理科状元。

03

考上清华大学之后,庞众望相关事迹被各路媒体曝光。一些爱心人士得知了庞众望一家的情况,表示要资助他上学,提供一些帮助。

但都被庞众望和母亲婉拒了,庞众望说,他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更知道赚钱有多不易,那些钱也是别人通过辛苦得来的。清华大学有勤工俭学的机会,也有贫困生补助。何况他现在还做着家教,有劳动能力,再接受他人的捐赠,心里会过意不去。大学四年自己只需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考上清华的机会,不被白白浪费。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大学里依然刻苦学习,还担任了团支书职务,学习之余,他还进行勤工俭学。经过4年的努力,庞众望圆满完成学业。毕业后获得了直接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的资格。

他继承了母亲的乐观,母亲虽然生活困顿,但脸上从来都是洋溢着阳光,从没有饱经苦难的忧戚神色,把最好的一面给了孩子。

庞众望说他从来没觉得羡慕别人,就是出身在这样的家庭,他也觉得比其他孩子幸运,想见到自己的妈妈,随时都能见到。只是生活方面困难了些,亲情方面比别人收获得更多。

医生说,母亲庞志琴的寿命要比普通人短一些,所以庞众望想好好学习,未来好好工作,做出一番成就,尽快让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庞众望的母亲在去年因病去世,没能看到她期盼已久的儿子穿上学士服的样子。这也成了庞众望心中最大的遗憾。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多数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内心自卑且不够勇敢,然而在《面对面》栏目的采访中,庞众望的目光始终从容且坚毅。

在采访中,主持人问他:“很多在这样的家庭生长的孩子,会特别害怕和别人去讨论这样的事,不喜欢和很多人去讲。”

而庞众望则一脸平静地回答:“我没有觉得我的家庭有哪一点拿不出去的,有哪一点不值得去讨论的。我妈妈那么好,我姥姥姥爷也那么好。我的每一个亲人都那么好,我的家庭哪里是拿不出去讨论的呢?我觉得他们应该羡慕。”

出生在苦难的家庭,体验过贫穷和艰难,却从未被命运打败,也从未抱怨过家庭和父母,反而心怀感恩,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母亲残疾,父亲患有精神分裂,小孩744分考上清华后现状如何?

2017年9月,清华大学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学生,这个学生名叫庞众望。18岁的他以684分的高考成绩和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60分加分,获得了744分的高考成绩。同时还获得了河北省沧州市理科状元的称号。

01理科状元背后的特殊家庭

在这个理科状元的背后,则是有一位瘫痪的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父亲,和一个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家。庞众望的妈妈名叫庞志芹,因为患有先天性脊柱裂,而导致下肢发育不全。

庞众望

在加上长时间的磨损,双腿截肢。26岁时,庞志琴嫁给了同村的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1999年,庞众望出生在了这个特殊的家庭。然而原本健康的庞众望,却在6岁那年,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这无疑给这个原本特殊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还得继续,为了给儿子治病,庞志琴让儿子推着她,挨家挨户地借钱。终于凑齐了4万多块钱的手术费,幸运的是,庞众望的手术很成功。

庞众望和母亲

转眼到了上学的年纪,一天学没有上过的庞志琴,坚持地送儿子上学。希望孩子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要像她一样大字不识几个,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从那以后,庞众望不仅每天都要早早地起床,照顾妈妈的饮食起居,同时还有打理家中的大小事物。这对还是小学生而言的庞众望,小小的年级,就要撑起一个家庭的重任,肩上的单子确实难以想象。

02自强不息,如愿考上清华大学

庞众望

庞众望的父亲,每天起早贪黑的打工挣钱,母亲每天在家做点零活还外债,还在上小学的庞众望,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懂事的庞众望开始捡垃圾来贴补家用。

2002年,庞众望开始上初二时,母亲因为严重的贫血住进了医院,他只能一边上学,一边在医院的周边一家小饭店打零工。而且每天早起去菜市场捡烂菜叶吃,再买上一些非常便宜的蔬菜。

庞众望和母亲

买来的菜,庞众望借着打零工饭店的锅给母亲做饭吃。寒门出贵子,2014年,庞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吴桥高中。上学的高中离家足有50多里地,这也让庞众望犯了难,只能每月回家一次。

孝顺的他,为了不让母亲在家感到孤独。这个大暖男,总是会提前写好30封信,让姥爷每天给母亲念一封。就这样,庞众望度过了高中宝贵的三年时光,并顺利地通过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审核和笔试以及面试的环节,获得了最高分60分的加分。

庞众望

2017年6月23日,庞众望查到了自己的高考分数684分,凭借着加分,他如愿进入清华大学。主修工科实验班和机械航空与动力类专业读书,希望实现一直以来的航空梦。

7年前,684分摘状元上清华,想让父亲早回家的河南男孩,现状如何?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诗》

父母一生为儿女操心,儿女也希望能在父母未老之时,一举登科,衣锦还乡。

7年前,河南男孩孙寒泊,高考以684分摘得省理科状元,考上了清华大学,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出一个心愿:“我想让捡破烂的父亲早点回家团圆。”

一、寒门贵子,姨夫姨妈参加家长会,考上清华希望父亲早日回家

1995年,孙寒泊出生于河南周口市郸城宜路镇的一个小农村里,家庭一般。为了维持生活,父亲常年在山西收破烂,母亲在家里负责种地。

孙寒泊喜欢看科学类书籍,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就陪伴着他长大。

他渴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渴望通过读书去实现他的梦想,所以他的学习一直都很好。中考的时候,他就以585分的高分考上了淮阳中学。

由于姨妈姨夫在淮阳县城工作,父母便叫孙寒泊住在他们家。从那以后,每次开家长会都是姨妈姨夫代替父母来参加。

更庆幸的是,孙寒泊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年级前20名,和同学关系也非常好。因此,姨妈姨夫每次来参加家长会都特别的高兴,脸上写满了幸福的笑容。但是,在他心里更希望父母可以来参加家长会。

因此,在高中三年中,他特别努力学习。他的学习方法就是有效掌控时间,每晚十点准时睡觉,及时反省自己,经常查漏补缺。除此之外,他还会打打乒乓球,坚持每天跑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高考,孙寒泊考了684分的高分,摘得了河南省理科状元,不负众望考上了清华大学。

一时间,他成为了河南省的红人,但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出一个心愿:“我想让捡破烂的父亲早点回家团圆。”

二、现状如何?

2013年的夏天,孙寒泊正式成为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3级本科生,经过努力学习,并在2017年成为了一名研究生。目前他最大的成就,是于2019年在“忆阻器计算系统设计”专利科研成果转化中收益比例达到了14%。

在大三暑假,他曾进入深鉴科技算法组实习,从实证性的角度验证技术的可行性。他的导师是兼深鉴科技联合创始人汪玉教授。在汪玉教授的指导下,孙寒泊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文献阅读到前沿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研究问题的方法。

2019年,他参加了第十四届电子设计大赛,他沉浸在调整BUG的“使命感”中,一连好几个通宵。最终的比赛结果,虽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但他依然有些失落,俨然是一位为科研而生的人才。

不难看出,孙寒泊的未来可期,他对家人的愿望也将在不久之后会实现。

三、结语

努力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孙寒泊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努力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而读书更是寒门子弟最好的途径。

相信我们身边都有很多人就是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的,也许读书未必会让我们大富大贵,但是至少可以让我们在社会立足,可以让我们明心见性,可以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

对于孙寒泊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684分考入清华的农村娃为什么感人?

现在的状元、成绩好的一般都是家里条件又好又厉害的。2017年高考,理科出身的庞众望以684分的成绩通过了清华的“自强计划”,预被清华录取。庞众望的经历完全打破了这么说法,这个孩子的故事感动了所有人。值得每一位父母都看。

庞众望来自吴桥县庞庄村,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孩子,跟其他孩子一样,庞众望爱笑、很阳光、也很开朗。这个看起来跟其他孩子一样的男孩,却有着一个让人心酸的家庭。

庞众望父亲精神上有问题,母亲下肢瘫痪已经完全失去劳动能力,家里还有年迈的姥姥和姥爷。他的家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庞众望的出生,它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所以取名众望,当别人家四五个家长照顾一个孩子的时候,这个坚强的少年却用自己小小的身躯扛起了整个家。

命运总是在跟我们开玩笑,7岁的众望又被查出得了先天性心脏病,无疑对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里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但是坚强的妈妈从来都没有犹豫过给孩子治病,四处筹钱,小众望终于在大家期盼中康复起来。

当别家的孩子尚在甜甜的梦乡时,小众望已早早起床,扫地、烧水、收拾房间,照顾妈妈洗漱、方便、清洗便盆……在别人孩子眼中的苦与累,在小众望这里却寻不到一丝烦恼,只要能天天跟妈妈在一起,他就觉得很幸福。平时,他很少在外面嬉戏玩耍,而是静静地陪在妈妈身边,同妈妈聊天,打理妈妈的日常生活。

小众望用亲身的经历诠释了什么叫做不抛弃,不放弃,命运给了他沉痛的打击,他却给了命运一记漂亮的回响!

                       
上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am12:07
下一篇 2022年11月18日 am12:08